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标点符号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2 题号:20001547
下列破折号的作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周朴园:你——你贵姓?(表示声音延长)
B.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表示语气断断续续)
C.周朴园: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表示解释说明)
D.周朴园: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表示解释说明)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

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B.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C.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D.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夕阳下的风如佛手一般没有声响地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0-12-24更新 | 15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甲】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诗人以精致的语言、优美的形象、浪漫的手法,叙述了这场安史之乱中的悲剧:唐明皇和杨贵妃用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爱情,只能没完没了地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根据当时的传说和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婉转动人的故事。诗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心理的再现,因而能在读者的心里漾起涟漪。

【乙】《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丙】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出来,而是抽丝剥茧,通过笔下诗化的故事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摩、去回味、去感受。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脍炙人口B.蜕化C.因而D.抽丝剥茧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21-10-10更新 | 12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华字典》上新,增补了“初心”“粉丝”“二维码”等100多个新词,引起人们热议,话题一度冲上热搜,网友表示:《新华字典》,_____,越活越年轻。语言文字的更新变化,也是时代发展的一部分。作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新华字典》可以堪称“时代的镜子”,每一次再版和修订,都跃动着现代汉语的更新轨迹,记录着时代最美的音符。词汇之“新”源于中国发展之“新”。今年第12版的《新华字典》,收入新词100多个,还增补了50个字词的新义、新用法。词汇之“变”折射时代观念之“变”。删去动物条目下标注的制衣等用途,展现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为“晒”字增添新释义:“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刻画______的时代情绪。语言创新频繁的今天,许多新词只是______。《新华字典》的多次修订,既反映时代变化,又起着规范语言文字的作用。当我们翻阅《新华字典》时,在1.3万多个单字、3300多个带注解的词语之间,感受到的是历史长河的_____、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

1.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3.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释义”后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爷爷总会找来的。”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中国扩大开放按下“加速键”: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容自由贸易……
D.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2022-07-21更新 | 4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