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科普-自然科学类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2001086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十九世纪末,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做了一次试验;把一头新羽化的天蚕雄蛾,装进一个用纱布缝制的口袋里,在桌上放了一夜,结果有40多头同种雄蛾闯进这间房子,并把那头雌蛾围起来。不动声色的雌蛾,怎么会招来如此之多的雄蛾呢?原来昆虫也有它们自己的语言和通信方式。

②蟋蟀、蝼蛄的雄虫,靠翅膀震动、摩擦发出声音;雄蝉腹部有两片薄膜,进行鼓动鸣叫。这是它们的“声音语言”。蜜蜂不但会用“声音语言”,还能用“舞蹈语言(飞行轨迹)”与家庭成员进行通信联系,然而,更多的昆虫是靠体内腺体分泌一种微量化学物质来进行通信联系的。这种微量化学物质称为信息素。信息素常有特殊气味,在空气中扩散迅速。某一昆虫释放之后,同种的其他昆虫通过感受器接收,就能知道对方所在的方位和所持的要求。这就是昆虫的“气味语言”。

③目前,人们已查明100多种昆虫信息素的化学结构,并根据这些不同化学结构的信息素所引起的不同行为特征分类。如:引起同种异性个体产生性冲动与配偶行为的性别信息素;帮助同类寻找食物,迁居异地指引道路的示踪信息素;召唤同种昆虫聚合过冬的集合信息素;等等。

④据现有研究所知,性别信息素大部分产生于雌性个体,大的有300多种昆虫具有这种本领,它们大多数属于蛾类。还有90多种昆虫的雄虫,也能产生性别信息素。一种雌虫分泌的性别信息素,只对同种雄虫有作用,而对别种昆虫则毫无效果,因此,昆虫不会产生种族混乱的现象。一般来说,雌性昆虫分泌的性别信息素,作用距离较远,引诱力也强;雄性昆虫分泌的性别信息素,引诱距离较近,只起安定雌虫接学交尾的作用。交尾后停止分泌,不产生气味物质。产生性别信息素的腺体,雌虫的多集中在腹部或头部,而雄虫的多分散在胸、腹、足或翅等部位。感知性别信息素的感受器,大多分布在头部触角或口须上。性别信息素的气味,能在大气中维持一两分钟、每当雄虫感知之后,它就像一枚“导弹”,径直射向气味物质分子密度最大的地方,与雌虫交尾繁殖后代。

⑤西德化学家布特拿特经过20多年的研究,于1961年用日本送去的50万头未交尾的雌蚕蛾,提取出12毫克纯性别信息素,定名为家蚕醇。试验表明,一头雄蛾一般只能分泌0.0051.0微克(一微克等于一百万分之一克)性别信息素。就这么一丁点性别信息素,却能诱集100万头雄蛾。

⑥由于性别信息素具有强大的引诱能力,人们就把害虫性别信息素制成诱捕器,设在田间收集成虫,预测其幼虫的出生时期和数量,制定防治对策,指导大面积治虫工作。也正因为性别信息素诱虫能力强,在虫口密度极低的情况下,甚至肉眼难以发现的地方,也能把虫子“叫出来”,因此这种测报害虫的办法很准确。美国防治棉红铃虫,过去采用检查青铃被害率的办法来指导喷药治虫,往往失之过迟。后来用延长防治时间,增加用药次数的办法补救,一般自71日至95日,平均还要用药9.4次,现在应用性别信息素准确测报后,不仅省工90%,而且喷药次数减至5.1次,每英亩节省农药费用30美元。

⑦把性别信息素和粘胶、灯光、水省杀虫剂、化学不育剂等结合使用,也可以消灭大量害虫。美国农业部的科研人员,发现柑橘东方果实蝇性别信息素的类似物——甲基丁香酚有很强的引诱力,用一张浸有甲基丁香酚的纸片,在几天内就诱得雄虫5490多头。此外,采用人为方法释放性别信息素,使田间空气中布满气味物质分子,雄虫因无法辨认雌虫所在方位而找不到雄虫,或者因气味感受器过度疫劳而丧失灵敏的反应,以致干扰害虫正常的交尾活动,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对作物的角害。

⑧应用性别信息素防治农林害虫,使用剂量极微,可把害虫诱集到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甚至不接触土壤和作物,就可以把它们杀死,即使有所接触,也很容易被生物分解,不会污染环境。性别信息素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仅对某一防治对象有效,不误伤有益生物,害虫也不会产生抗性,故有“无公害农药”之称。

⑨为获得性别信息素的天然提取物,需要饲养大量的有关害虫,甚至要在半无菌条件下进行,其难度很大,一般很难办到。近十五年来,科学家们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模拟性别信息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了性别引诱剂,开始在大面积生产上试用。性别引诱剂的合成,为农药事业的发展展示了一个十分诱人的前景。

1979523

(摘编自蔡鑫《昆虫"气味语言"的妙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叙述法布尔做试验的情况,提出问题,引出昆虫也有自己的语言和通信方式这一话题,挈领下文,激发阅读兴趣。
B.第②段中的“声音语言”“舞蹈语言”“气味语言”,这三个短语使用的引号与第④段中“导弹”所用的引号用法相同。
C.第⑥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充分说明昆虫性别信息素所具有的强大的引诱能力,增强真实性和说服力。
D.下面的成果印证了末段的中心观点: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昆虫所协作合成的棉红铃虫性别引诱剂——烯烃酯类化合物,使用效果良好。
3.昆虫性别信息素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应用价值?请根据文本进行概括。
【知识点】 科普-自然科学类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这样,在长期连续的变异过程中,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间细微的特征差异趋于增大,并成为同一属内不同物种间较大的特征差异。新的改良变种必将替代旧的、少有改良的中间变种,并使其绝灭;这样,物种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确定的、界限分明的自然群体了。每一纲中凡是属于较大种群中的优势物种,它更能产生新的优势类型,其结果必然是每一个大的种群在规模上更趋于增大,同时性状分异也就更大。由于地球上的生存空间有限,不可能允许所有的种群都扩大规模,其结果就是优势类型在竞争中打败了较不占优势的类型。这使大类群在规模上不断扩大,性状分异更趋明显,并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物种的绝灭;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仅有极少数大纲在竞争中自始至终占据着优势,而其中所有的生物类型都可以排列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次一级生物群。用特创论的观点完全不能解释为什么在自然系统下所有的生物都可以划归大小不等的类群这一重大事实。

由于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所以,已为新知识所不断证实的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可以用几乎无穷多样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其原因就在于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通过不同方式变异了的构造必须适应一个同样的目的。总之,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但是假如说每一物种却是独立创造出来的话,那就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如何构成了自然界的一条法则。

许多其他的事实,据我看也可用这一理论予以解释。下述现象似乎十分奇怪: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高地上的鹅很少或根本不游泳,但却具有蹼状脚;一种像鹅的鸟却能潜水并取食水生昆虫;一种海燕具有适合海雀生活的习性和构造。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每一个物种总是力求扩大其个体数目,而且自然选择总是要求缓慢变异的后代去努力适应那些自然界中未被占据或尚未占尽的地盘。根据这种观点,那么上述的那些事实,不仅是不足为怪的,甚至是意料之中的。

(节选自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证明》,舒德干等译)

材料二:

以现代的进化思维来看,始祖鸟是一种过渡型动物,其化石是长羽毛的恐龙向鸟类转变的过渡型。但在始祖鸟生活的年代,它并不是什么过渡型或者半成品,它是一种对环境适应得很好的生物。对人类设计者来说,相对于我们对鸟类模样的预期,始祖鸟看上去像一种不完善的鸟,因为我们对鸟类的期望是由今天的鸟类决定的。在始祖鸟自己的年代,它是其生态系统里一个非常完善的竞争者。

近年来一系列的科学发现展现了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之间的过渡,填补了进化故事中的空白,长着羽毛的恐龙就是这类发现之一。转换的精确瞬间几乎不可能找到,但在很多情况下,找到更加广泛的中间类型是有可能的——只要坚持不懈,再加一点巧妙策略。

很多年里,进化科学家因为找不到鱼和陆生动物(例如蜥蜴、鳄鱼和短吻鳄)之间的过渡型而感到沮丧,一直到他们开始思考:这样一种动物应当住在沼泽或湿地里,并且它应当生活在3.75亿年前。当人们发现了一片化石沼泽时,他们去看了,这片化石沼泽由地质板块运动带到北方,到达如今的加拿大东部。尼尔·苏宾就是这样发现了奇妙的提塔利克鱼的,它有着介于鳍和腿之间的过渡特征。在我们的讨论背景下,可以说提塔利克鱼有着半成品的腿,但从这种生物自身的角度来说,根本没有半成品这回事。它所拥有的是某种能够让它爬上陆地、逃避捕食者,也许还能更好地观察潜在猎物的东西。

这个发现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作为科学家以及运用科学方法的普通人,我们要的是预测,想要建立让我们对未来作出预测的理论,这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祖先中间的那些不操心预测未来的人,毫无疑问很快就在竞争中败给那些能预测季节变化、猎物群迁徙、食用植物生长的人。科学家预测能发现提塔利克鱼这样的动物,然后他们真的发现了。

无论是半成品翅膀,还是半成品的足,它们都适应得很好,足以应付其后代在今天飞翔、行走和游泳的需求。每种特征在自己的年代里都必须运作得足够好。它们都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足够好。

(摘编自比尔·奈尔《无可否认:进化是什么》,王艳红译)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习性和构造的多样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使物种能够适应多样广阔的生存空间,以满足其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
B.随着长期的连续变异,特征差异趋于增大的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可能成为不同物种,并形成界限分明的自然群体。
C.由于自然选择产生作用的独特方式,物种所获得的变异均能得到稳定遗传,这使得它们在生存竞争中更占优势。
D.为了生存,种群需努力适应更多样的空间,然而变异过程却是缓慢的,这合理地解释了高地上的鹅有蹼状脚等现象。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物种都有过度繁殖的趋向,地球上生存空间有限,这两个因素是自然选择学说得以成立的前提。
B.自然选择学说与“自然界中没有飞欧”这一格言相符,而这格言被“新知识”不断证实,可见该学说与当时的科学思潮相合。
C.材料二认为始祖鸟是其生态系统中完善的竞争者,否认了“半成品翅膀”的说法,这体现了现代进化思维的科学性。
D.提塔利克鱼化石在加拿大东部被发现,既证实了鱼与陆生动物之间的过渡型物种确实存在,也说明了预测能力的重要性。
3.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一段的行文思路。
4.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为学术论著和科普文章,语言风格各具特色,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023-07-14更新 | 13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手工是一种遗产

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前,人类的需求主要是靠双手来满足的。,从生活的智慧、技术的发明直到审美理想都是由双手来体现的。由于审美进入十指,许多艺术便油然而生,无论是能工巧匠的精雕细刻,还是乡野村夫手中带着泥土与青草芳香的民间艺术。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在相互隔绝和封闭的状态中生活,这就使得手工保持着各自的独特性。在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产。这样我们才会看到各个民族和地域彼此迥然殊别的房舍、小吃、独具匠心的手工制品及其风情特异的乡土艺术。在这中间,中华的手工可谓冠盖全球。其原因,一是历史久远,传承未断;二是民族众多,地域多样;三是文明灿烂,人文深厚。在九州大地上,不管你怎样见多识广,但在田野里跑一跑,准会发现从未见过的美妙之极的东西,其中手工的智巧一准令你称奇。

精湛的民间手工全都是千锤百炼的。但是,在没有专利的时代,手工中至关重要的绝技是世袭或以师徒方式单传的。如果艺人没有后嗣,技艺便可能中断。这就是很多古代制品今人无法复制的缘故。面对三星堆那些“纵目神灵”青铜面具上的方孔,我们已无法知道四千年前古蜀人用什么利器可以切割开这厚厚的青铜;也无法知道他们施用何种技术才能把坚硬的玉石切割成纸板一样的薄片,并打磨得如此细腻与光滑。其缘故,便是这些标志着远古文明高度的手工的传承中断了。

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上。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从人类文明的传承来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所以说,手工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手工是不同地域的聪明才智的各自的见证,也是民族与地域精神传承性的载体。因此,抢救濒危和珍稀的民间手工,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也是人类文明转型期间的全新课题。我们以前没有做过,但现在非做不可。因为,老房子在轰隆隆地与我们告别,缤纷的手工正在不知不觉地成批死亡。

人类放弃手工,使用机器,是伟大的进步。但我们同时还要记忆手工。因为——放弃手工是为了文明的发展;记忆手工是为了文明本身。

1.下列表述,作为“中华手工可谓冠盖全球”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 ( )
A.历史久远,传承未断。
B.民族众多,地域多样。
C.文明灿烂,人文深厚。
D.美妙至极,令人称奇。
2.下列对手工的特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精雕细刻核民间艺术都体现着手工创造者的审美理想。
B.由于交通不便与生活封闭,手工保持着各自的独特性。
C.手工中至关重要的绝技是世袭或以师徒方式单传的。
D.手工传承的中断使三星堆青铜面具上的方孔无法复制。
3.“手工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下列表述,作为划线部分内容的理由,错误的一项是 ( )
A.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产。
B.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口诀上。
C.与工业技术不同的是,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
D.从人类文明的传承来看,手工的文明都是记忆性的。
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工业文明之前,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靠双手来完成的。
B.手工见证了不同地域的智慧,承载着民族与地域的精神。
C.在人类文明转型期间,缤纷的手工正在悄然成批死亡。
D.无论是放弃手工还是记忆手工,都是人类文明的需要。
2019-02-02更新 | 6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2021年12月美国纽约发生一起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亡人火灾后,纽约市消防局(FDNY)便开始禁止FDNY总部停放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残疾人使用的设备除外。到2022年4月,FDNY还限制在一个区域内,停放或充电的电动自行车等交通设备不得超过5辆。此外,英国政府也曾宣布威斯敏斯特宫禁止停放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

根据以往发生的事故,涉及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的火灾通常归因于劣质电池和相关设备。大部分电池在遭遇外力时,一旦内部破损就容易发生燃烧爆炸;在短路后也极其容易发生危险;此外,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如果保护线路老化失效,也可能造成电池燃烧爆炸。因此,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避免锂电池的暴力磕碰和长时间过度充电行为,以保障我们在使用这些带电产品时避免灾难的发生。

当索尼于1991年推出第一款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时,他们就知道其潜在的安全风险。那时,有手机电池产生的高温气体烧伤了一名男子的脸部,一大批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不得不被召回。索尼知道,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的颗粒污染,如铜、铝、铁和镍,可能会导致电池内部短路。

此外,电池制造商往往会在电池中填充很多活性材料,并使电极间的隔膜变得更薄,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等性能。但当电池不幸被刺穿、过充放电或过热时,中间的隔膜就会崩溃,使得正负两个电极相连而发生内部短路。若是轻微的短路,并不会产生太多热量;但如果发生严重的短路,正负极之间就会有相当大的电流,导致温度升高,出现热失控(thermal runaway)。顾名思义,热失控是指锂离子电池内部积聚了太多热量而失控了。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得到提高,而温度升高意味着反应进行得更快,进而产生更多热量。重要的是,这会构成一个指数级正反馈环路,使得电池温度可在几秒内从大约200℃提高至750℃。在这期间,电池隔膜完全崩溃,正负极间出现大面积内短路。与此同时,正极与电解质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其中的金属氧化物会释放出氧气,而氧气可以促进燃烧反应,从而产生更多气体和热量。值得一提的是,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等会在燃烧时自主产生氧气,可能发生复燃,这正是其火灾难以扑灭的一大原因。

如今,电池基本上都有安全系统,因此正常情况下会在电池发生短路时直接断电。但如果是电池内在的固有缺陷,如金属颗粒污染,电池安全系统就很难及时监测并阻止潜在热失控的发生。对此,电池制造商一直在努力减少金属颗粒的存在,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但电池故障率是存在的,比如戴尔和苹果公司制造的笔记本电脑的电池故障率约二十万分之一,导致近60万个锂离子电池组被召回。

除了进一步完善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外,科学家还在尝试其他技术,比如开发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甚至是“水电池”。为了寻找可能着火的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马天一教授领导的团队将目光投向了“水电池”,并于今年2月在《先进材料》(AdvancedMaterials)杂志上发表了最新进展。当然,这里的“水”不是纯净的水,而是水和无机盐的混合物。然后,他们利用锌阳极(该团队还关注镁阳极),并在两极上涂覆氧化铋,进一步提高了水电池的寿命。目前,他们的愿景是将这样的电池用在电动滑板车等无需大量电力的场合中。

(摘编自2023年3月24日《环球科学》)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政府和美国纽约市消防局针对电动自行车等交通设备的停放均有明确限制,但纽约市消防局对残疾人使用的设备有特殊照顾。
B.1991年索尼推出了第一款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他们当时就清楚其潜在的安全风险,于是不得不召回一大批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C.当电池被刺穿、过充放电或过热时,电极间的隔膜就会崩溃,如果正负两个电极相连而发生严重的内部短路,便会出现热失控。
D.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等起火后难以灭火的原因之一是热失控后金属氧化物释放出氧气,而氧气可促进燃烧反应,可能发生复燃。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在分析电动自行车等火灾时将原因归于劣质电池,科学地讲,电池在短路后、遭遇外力时、充电过程中确实都会燃烧爆炸。
B.我们在生活中只要避免了锂电池的暴力磕碰和长时间过度充电行为,就可以避免在使用这些带电产品时燃烧爆炸等灾难的发生。
C.为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电池制造商一直在努力减少电池内金属颗粒的存在,但包括世界知名公司的产品电池故障仍然存在。
D.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马天一教授及团队找到了容易着火的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水电池”,并将其用在电动滑板车等场合中。
3.解决电瓶车电池爆炸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概括。
2024-05-07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