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岑参(715-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3 题号:20088392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衙郡守还

岑参

世事何反覆,一身难可料。

头白翻折腰,归家还自笑。

所嗟无产业,妻子嫌不调。

五斗米留人,东溪忆垂钓。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就州长史任上。衙:即“衙参”,指下属参谒官长,请示公事。郡守:指虢州刺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世事无常,命运难料,这是诗人参谒郡守之后的感慨,奠定了全诗基调。
B.第三、四句与“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样,作者都以自我解嘲来面对人生困境。
C.第五、六句写家中无产业,家人嫌弃自己得不到升迁,都侧面表现诗人的落魄潦倒。
D.这首五言诗把叙事、议论、抒情有机地融合于一体,语言质朴自然,情感复杂细腻。
2.本诗最后两句“五斗米留人,东溪忆垂钓”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最后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思想情感方面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岑参(715-770)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

关树晚苍苍,长安近夕阳。

回风醒别酒,细雨湿行装。

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

知君市骏马,不是学燕王


【注】①天平何丞:即天平县何县丞,生平未详。天平,唐县名,即虢州湖城县(今河南省灵宝县一带)。②燕王,指燕昭王,战国时燕国国君。燕昭市骏:是指郭隗以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为喻,劝说燕昭王真心求贤的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写“关树”“长安”,暗示“入京”,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勾画出苍茫的远景。
B.阵阵旋风,吹醒饯别之人,蒙蒙细雨,打湿旅人行装,环境与送别自然融合,意境别致。
C.“边尘黑”点明边境战争未息,“塞草黄”点明时序深秋,表达了何县丞此行的目的。
D.全诗紧扣题目表达思想情感,诗的前两句照应题目“入京”,五、六、七三句点明买马。
2.请简要赏析诗的尾联。
2021-11-29更新 | 10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节选)①

岑参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拔,风头如刀面如割。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注】①唐将封常清出兵征讨播仙,时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的岑参写诗为他送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如斗的碎石遍地飞跑,侧面表现出边地九月风的狂暴肆虐,突出环境之恶劣。
B.匈奴趁着草黄马肥发动进攻,报警烽烟同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气氛紧张。
C.“汉家大将西出师”,汉家代指唐朝,大将在诗中指封常清,该句充分照应题目。
D.最后三句虚实结合,想象敌军闻风丧胆,不敢与唐军短兵相接,并预祝唐军凯旋。
2.本诗善于捕捉细节表现人物,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2020-06-03更新 | 13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岑参①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①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②其那:怎奈。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动静结合,“空满耳”与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都是“白白的,徒然”之意。
B.颔联承首联诉平生感慨,“长不用”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心。
C.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D.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E.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叙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
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2018-06-03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