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白(701-76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8 题号:20235492

完成关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题目: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一段运用了衬托手法,与此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2.下列对全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想象奇特瑰丽,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B.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的,这样能更好地发挥他的想象才能。
C.此诗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
D.此诗虽然在最后有一种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宣扬了一种消极意味的思想,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3.《梦游天姥吟留别》开篇两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能不能删掉,改为开门见山的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开头?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以比喻手法突出眼前所见黄河之景气势壮阔的特点。
B.“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达了诗人情绪的逆转。
C.“陈王昔时宴平乐”诗人借用典故慨叹自己与陈王的相似之处。
D.本诗结尾与开篇之“悲”形成照应,“万古愁”的含义更显深沉。
2.诗人常常借“饮酒”来承载自己的情感。下列各句中,与“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所表达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B.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辞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D.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萧萧雨灯声。(陆游《东关》)
3.这首诗思想深沉,情感丰富。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抒发了哪些情感。
2023-01-25更新 | 43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①澄江净如练:谢胀《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此处引其后句,而改动一字。②谢玄晖:即谢脁,其字玄晖,南齐著名诗人。李白非常崇拜他的才华,很多诗作都提到过。

1.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起笔平稳,境界阔大,虽未言情,而墨浓情深,从而为以下所抒发的思古幽情,蓄足了力量。
B.“摇”与“滴”,使整个画面飞动起来,使本属平常的云、水、城、露、月等景物,情态毕露,异趣横生。
C.颔联从仰视的角度,仅仅十四个字,就把秋月下临江古城特殊的夜景,描绘得非常逼真传神。
D.尾联两句,话中有“话”,“澄江净如练”,使李白“长忆”谢脁,感慨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
2.“古来相接眼中稀”道出了“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无人能解的苦闷,试结合本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苦闷的?
2020-12-28更新 | 17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 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2018-11-30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