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范晔(398-445) > 《后汉书》编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2024249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式仕为郡功曹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不见吾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痿,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书于框上,哭别而去。其兄弟闻之,寻求,不复见。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不应。

(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有删改)

1.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并把相应标号涂黑。
式仕为郡 功曹 后元伯寝 疾笃 同郡郅君章 殷子征晨夜 省视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古代国立最高学府。东汉时,太学生又称“诸生”,入太学学习可称“游太学”、“受业太学”。
B.“共克期日”的“克”是约定的意思,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能克终者盖寡”的“克”含义不同。
C.“恨不见吾死友”的“恨”是遗憾的意思,与《出师表》中“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的“恨”含义相同。
D.“辟”指汉代高级官员自行任用属吏的制度,《陈情表》里说“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就遵循这一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时,范式说两年后会来拜见张劭的父母,并看望他的孩子,张劭对此深感怀疑。
B.张劭卧病在床,病势沉重,两位友人从早到晚看护他,张劭认为他们是自己的生友,范式是可共生死的死友。
C.张劭死后,范式号哭着前来奔丧,亲自执绋引柩,并且留下修好坟墓,后才离开。
D.范式没有把陈平子的灵柩送到陈家,而是在即将送到之前提前离开。
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
(2)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
5.《独行列传》开头说:“其名体虽殊,而操行俱绝,故总为《独行篇》焉。”请简要概述范式“操行俱绝”的表现。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恢皦不污于法,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归,恢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诸公其行,连辟之,遂皆不行。

②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交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耿,子己为郎中。

(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诸弟子皆以通关被(        )                                (2)诸公其行(       )
(3)其不测(       )                                                  (4)子己为郎中(       )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事博士焦永B.恢谢不与交通C.帝始亲事D.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诸公多                                               无忘乃父之志
B.称疾乞骸骨                                           今其智反不能及
C.宪兄弟放纵,忿其不附己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白章
D.窦宪是风厉州郡迫胁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2)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5.本文表现了乐恢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021-03-24更新 | 3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里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遂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弭,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父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林宗闻而        让:责备
B.请功曹                  署:代理
C.滂后事                 释:释放
D.以利刃齿腐朽            齿:割除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就慑于他的廉直刚正,弃官而逃。
B.范滂因为弹劾的人数非常多,受到了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如果检举的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的人,甘愿接受死刑。
C.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仅上书揭发欺压百姓的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豪二十余人,而且曾在休息的时候拒绝召见为乡里人所鄙弃的外甥李颂。
D.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不忍拘捕范滂,县令郭揖要与范滂一同出逃,他们的行为,表现了对朝廷此举的不满,也表现了对范滂为人的敬仰。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
(2)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
4.请根据文章二三段内容,概括范滂为官特点。
2019-11-11更新 | 7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也。林少好学沈深,家既多书,又外氏张竦父子喜文采,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初为郡吏。王莽败,盗贼起,林与弟成及同郡范逡、孟冀等,将细弱俱客河西。道逢贼数千人,遂掠取财装,褫夺衣服,拔刃向林等将欲杀之。冀仰曰:“愿一言死。将军知天神乎?赤眉兵众百万,所向无前,而残贼不道,卒至破败。今将军数千之众,欲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遵覆车,不畏天乎?”贼遂释之,俱免于难。隗嚣素闻林志节,深相敬待,以为持书平。后因疾告去,辞还禄食。嚣复欲令强起,遂称笃。嚣意虽相望,且欲优容之,乃出令曰:“杜伯山天子所不能臣,诸侯所不能友,盖伯夷叔齐耻食周粟。今且从师友之位,须道开通,使顺所志。”林虽拘于嚣,而终不屈节。建武六年,弟成物故,嚣乃林持丧东归。既遣而悔,追令刺客杨贤于陇坻杀之。贤见林身推鹿车,载致弟丧,乃叹曰:“当今之世,谁能行义?我虽小人,何忍杀义士!”因亡去。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明年,大议郊祀制,多以为周郊后稷,汉当祀尧。诏复下公卿议,议者佥同,帝亦然之。林独以为周室之兴,由后稷,汉业特起,功不缘尧。祖宗故事,所宜因循。定从林议。后代王良为大司徒司直。林荐同郡范逡、赵秉、申屠刚及陇西牛邯等,皆被擢用,士多归之。十一年,司直官罢,以林代郭宪为光禄勋。内奉宿卫,外总三署,周密敬慎,选举称平。郎有好学,辄见诱进,朝夕满堂。后皇太子疆求乞自退,封东海王,故重选官属,以林为王傅。从驾南巡狩。时诸王傅数被引命,或多交游,不得应诏;唯林守慎,有召必至。余人虽不谴,而林特受赏赐,又辞不敢受,帝益重之。二十二年,复为光禄勋。顷之,代朱浮为大司空。明年薨,帝亲自临丧送葬,除子乔为郎。

(节选自《后汉书•杜林传》)


【注】①隗(kuí)嚣:天水成纪人,出身陇右大族,西汉末年割据一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霸王之事规:谋求B.嚣乃林持丧东归听:听闻
C.于陇坻杀之遮:拦截D.由后稷祚:福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愿一言死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今将军数千之众斧斤时入山林
C.郎有好学大臣无罪夷灭数十家
D.余人虽不遣君既若
3.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
B.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
C.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
D.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
4.下列句子全都表现光武帝对杜林满意器重的一组是( )
①且欲优容之②京师士大夫成推其博洽③定从林议
④士多归之⑤故重选官属,以林为王傅⑥而林特受赏赐,又辞不敢受
A.③⑤⑥B.④⑤⑥C.②③⑤D.①③⑥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林少年时好学沉稳,家中藏书丰富,学识渊博,时人称他为“通儒”。
B.杜林亲自推着弟弟的灵柩车为其送丧,令刺客也感动于他的道义,不忍行刺。
C.杜林代替郭宪担任光禄勋,办事周到严密,恭谨小心,推举贤才公正无偏私。
D.杜林随从皇帝南巡,忠于职守,有召必到。其他王傅都受到批评,唯独他受到赏赐。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现代汉语。
(1)隗嚣素闻林志节,深相敬待,以为持书平。
(2)林虽拘于嚣,而终不屈节。
(3)明年,大议郊祀制,多以为周郊后稷,汉当祀尧。
7.结合文言文内容,概括杜林为人、为官的优点。
2021-07-28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