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范晔(398-445)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4 题号:2035028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忠字伯始,永初中辟司徒府,三迁廷尉正,以才能有声称。司徒刘恺举忠明习法律,宜备机密,于是擢拜尚书,使居三公曹。忠自以世典刑法,用心务在宽详。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为《决事比》,以省请谳之敞。又上除蚕室刑;解臧吏三世禁锢;狂异杀人,得减重论;母子兄弟相代死,听,赦所代者。事皆施行。及邓太后崩,安帝始亲朝事。忠以为临政之初,宜征聘贤才,以宣助风化。常侍江京、李闰等皆为列侯,共秉权任,帝又爱信阿母王圣,封为野王君。忠内怀惧懑而未敢陈谏,乃作《搢绅先生论》以讽。自帝即位以后,频遭元二之厄,百姓流亡,盗贼并起,郡县更相饰匿,莫肯纠发。忠独以为忧,上疏。元初三年有诏,大臣得行三年丧,服阕还职。忠因此上言:“孝宣皇帝旧令,人从军屯及给事县官者,大父母死未满三月,皆勿徭,令得葬送。请依此制。”太后从之。忠以久次,转为仆射。时帝数遣黄门常侍及中使伯荣往来甘陵,而伯荣负宠骄蹇,所经郡国莫不迎为礼谒。又霖雨积时,河水涌溢,百姓骚动。忠上疏,书奏不省。时三府任轻,机事专委尚书,而灾眚变咎,辄切免三公。忠以为非国旧体,上疏谏。忠意常在褒崇大臣,待下以礼。其九卿有疾,使者临问,加赐钱布,皆忠所建奏。顷之,迁尚书令。延光三年,拜司隶校尉。纠正中官外戚宾客,近幸惮之,不欲忠在内。明年,出为江夏太守,复留拜尚书今,会疾卒。

(节选自《后汉书·陈忠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
B.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
C.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
D.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谳,指古代下级官吏遇到疑难案件不能决断时,请求上级机关审核定案。
B.服阕,指三年守丧期满除服。按制古代为父母服孝三年,期满才可脱孝服。
C.郡国,郡和诸侯国的并称,泛称地方行政区域。汉分天下为郡与国,都直属中央。
D.近幸,指受到帝王宠幸的皇妃和宫女,其往往假借皇威勾结朝臣干预朝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忠才能突出,得到司徒举荐。他担任廷尉正时,就因才能突出获得美好的声誉,司徒刘恺举荐他,建议让他担任机密职官,被提拔担任尚书。
B.陈忠明习法律,执法务求宽大。他主管刑法,执法追求法律的宽大审慎,提出了废除残忍的宫刑、精神失常的人杀人从轻发落等建议。
C.陈忠忧国忧民,不断上疏朝廷。皇帝执政之初,他主张征召聘用贤才;皇帝分封乳母,他上疏坚决反对;面对频繁遭遇的元二之灾,他也为之忧心而上疏。
D.陈忠尊崇大臣,强调制度建设。他对于不符合国家制度的规定,敢于上疏劝谏;因为他的提议,九卿患病,朝廷就派使者前往慰问,增加赏赐钱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姓流亡,盗贼并起,郡县更相饰匿,莫肯纠发。
(2)时三府任轻,机事专委尚书,而灾眚变咎,辄切免三公。
5.文中关于伯荣一事,陈忠上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结果如何?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应劭字仲远。少笃学,博览多闻。灵帝时举孝廉,辟车骑将军何苗掾。中平二年,汉阳贼边章、韩遂与羌胡为寇,东侵三辅,时遣车骑将军皇甫嵩西讨之。嵩请发乌桓三千人。大将军掾韩卓议,以为“乌桓兵寡,而与鲜卑世为仇敌,若乌桓被发,则鲜卑必袭其家。乌桓闻之,当复弃军还救。非唯益于实,乃更沮三军之情。若令靖募鲜卑轻骑五千,必有破敌之效。”劭驳之曰:“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之帅庐落之居而天性贪暴不拘信义故数犯障塞且无宁岁唯至互市,乃来靡服。苟欲中国珍货非为畏威怀德。臣愚以为可募陇西羌胡守善不叛者,简其精勇,多其牢赏。太守李参沉静有谋,必能奖厉得其死力。当思渐消之略,不可仓卒望也。”韩卓复与劭相难反复。于是诏百官大会朝堂,皆从劭议。兴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劭畏操诛,弃郡奔冀州牧袁绍。初,安帝时河间尹次、颍川人史玉皆坐杀人当死,次兄初及玉母军并诣官曹求代其命,因缢而物故。尚书陈忠以罪疑从轻,议活次、玉,劭后追驳之。其议曰:“夫刑罚威狱,以类天之震耀杀戮也;温慈和惠,以仿天之生殖长育也。是故春一草枯则灾,秋一木华亦为异。今杀无罪之初、军、而活当死之次、玉,其为枯华,不亦然乎?败法乱政,悔其可追。”劭凡为驳议三十篇,皆此类也,后卒于邺。

(自《后汉书·应劭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之/帅庐落之居/而天性贪暴/不拘信义/故数犯障塞/且无宁岁/
B.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之帅/庐落之居/而天性贪暴/不拘信义/故数犯障塞/且无宁岁/
C.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之帅/庐落之居/而天性贪暴/不拘信义/故数犯/障塞且无宁岁/
D.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之/帅庐落之居/而天性贪暴/不拘信义/故数犯/障塞且无宁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汉京畿地区的三个地方行政长官合称三辅,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有时也用来指他们所管理的京畿地区。
B.中平,东汉皇帝汉灵帝刘宏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帝王制定。年号由汉武帝首创,一个帝王在位时可以有多个年号,比如“康熙”也是年号。
C.互市,又称“茶马互市”,中央政府与外国或异族之间贸易的通称,始于东汉与乌桓、鲜卑、匈奴等族的贸易。
D.州牧,古代以九州之长为“牧”,有管理人民之意。东汉灵帝时可掌一州军政,割据政权。袁绍曾任冀州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劭博学多闻,受到时人重视。他被推举为孝廉,担任车骑将军何苗的掾吏;与韩卓反复辩论,最终在朝堂上说服百官同意了自己的看法。
B.应劭洞察形势,认清鲜卑本质。他认为鲜卑人天性贪婪残暴,且不守信义;他们暂时臣服,也只是觊觎中原地区的财宝,而非感怀朝廷的恩德。
C.应劭能言善辩,反驳有理有据。韩卓主张招募鲜卑士兵消除边患、他据理力争;陈忠要放过当判死罪的尹次、史玉,他进行条理清晰的驳斥。
D.应劭忧国忧民,不断上疏朝廷。外族入侵,朝内庸人目光短浅,他上疏陈说见解;官员判罚不公,国家法治受到挑战时,他再次上疏朝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愚以为可募陇西羌胡守善不叛者,简其精勇,多其牢赏。
(2)尚书陈忠以罪疑从轻,议活次、玉,劭后追驳之。
5.在征兵对付三辅贼寇的问题上,朝廷百官为什么都同意应劭的建议?请简要概括。
2022-11-12更新 | 4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梁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少为贵戚,逸游自恣。永和元年,拜河南尹。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请以放弟禹为洛阳令,使捕之,尽灭其宗亲、宾客百余人。

未及葬,顺帝乃拜冀为大将军,弟侍中不疑为河南尹。及帝崩,冲帝始在襁褓,太后临朝,诏冀与太傅赵峻、太尉李固参录尚书事。冲帝又崩,冀立质帝。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遂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复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语在《李固传》。

冀用寿①言,多斥夺诸梁在位者,外以谦让,而实崇孙氏宗亲。冒名而为侍中、卿、校尉、郡守、长吏者十余人,皆贪叨凶淫,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徙。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马乘遗之,从贷钱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郡县,认奋母为其守臧婢,云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奋兄弟,死于狱中,悉没资财亿七千余万。

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会公卿,共议其礼。于是有司奏冀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冀犹以所奏礼薄,意不悦。专擅威柄,凶恣日积,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

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又讽众人共荐其子胤为河南尹。不疑自耻兄弟有隙,遂让位归第,与弟蒙闭门自守。冀不欲令与宾客交通,阴使人变服至门,记往来者。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初除,过谒不疑,冀讽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笞徙朔方。融自刺不殊,明遂死于路。

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因小黄门徐璜,陈灾异日食之变,咎在大将军,冀闻之,讽洛阳令收考授,死于狱。帝由此发怒。收冀财货,合三十余万万,以充王府,用减天下税祖之半。散其苑囿,以业穷民。录诛冀功者,封尚书令尹勋以下数十人。


【注】①寿:人名。全名为孙寿,是梁冀的妻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B.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C.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D.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B.“殊典”一是指“不同的规章”,二是指“帝王对臣下的特别的恩典”。本文指后者。
C.“经书”或指儒经,即儒家经典著作。如《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儒家经传,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或指佛经,如《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等。本文指儒家经典。
D.“髡笞”亦作“髠笞”。 古代刑罚,指割头,鞭打身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冀杀了吕放之后,又杀了吕放的弟弟洛阳令吕禹和他们家的宗亲、宾客百余人。
B.扶风人士孙奋家境富裕却很吝啬,梁冀就赠送给他四匹马,然后向他借钱五千万。
C.桓帝因为梁冀对自己有援立之功,就想用特别的礼遇来显示他的崇高地位,可梁冀还觉得礼遇不够优厚,很不高兴。
D.朝廷没收梁冀的全部财产,共获三十多亿,用来充实国家府库,因此减免了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税。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徙。
(2)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
2017-03-14更新 | 11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汉兵起,异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城守,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时从兄孝从光武,因荐异。得召见。异曰:“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光武曰:“善。”异归,谓苗萌曰:“今诸将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曰:“死生同命,敬从子计。”即开门奉牛酒迎。光武署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光武自蓟东南驰,至饶阳无蒌亭,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及至南宫,遇大风雨,入道傍空舍,异复进麦饭。因复度呼沱河,从破王郎,封应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从平河北,诸将并劝光武即帝位,异遂与诸将定议上尊号。时赤眉暴乱三辅,乃遣异讨之。拜为征西大将军,与邓禹共攻赤眉。异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之。异久在外,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帝使以章示异。异上书谢曰:“臣充备行伍,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诏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赐以珍宝衣帛。异稽首谢曰: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明年夏,与诸将攻落门,未拔,病发,薨于军,谥曰节侯。

(节选自《后汉书·冯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B.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C.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D.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
B.从事,文中指官职,亦称“从事掾”,为汉刺史的佐吏;现代指干某项事业。
C.尊号,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文中指刘秀登上帝位之后自封的名号。
D.稽首,古代跪拜礼,头触碰在地上且停留片刻,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礼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异慧眼独具,投身明主。他赞赏刘秀不虏掠的行为,为其风采气度所折服,认定此人值得托付,苗萌深表认同,和他一起归顺了刘秀。
B.冯异领兵有方,鞠躬尽瘁。他带领的队伍,进退有度,军容严整;他为刘秀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在攻打落门时,出师未捷便病死军中。
C.冯异为人谦让,不矜己功。路上遇到其他将领,他主动避让;诸将聚在一起评议功劳,他没有参与而选择独处树下,被誉为“大树将军”。
D.冯异忠心为主,获得信任。有人构陷冯异,冯异得知此事后,上书向皇上表明忠心并且主动认罪,最终刘秀顾念旧日的恩情而宽恕了他。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异久在外,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威权至重,百姓归心。(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023-04-03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