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2037955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太史公传循吏,自春秋尽周末几数百年,然为之传者,四五人而已。何其难也?盖有其人而事不传者多欤?如麴令、何易于,使无人焉见于诗歌文字,亦没没于后世矣。居高明者易彰,而卑困者寡述,势固然欤?或曰:循吏者,心乎民而已,智名勇功非其所屑计也。任峻、邓艾、杜元凯之流,其兴利与召信臣等,而功名之意居多焉。君子亦探其心,而不欲与以是名,则副乎循吏之名者,盖其难哉!

近今之世,吾得一人焉,曰石家绍,字瑶臣。翼城人,道光二年进士,官江西知县,终铜鼓营同知。自大吏僚友、搢绅先生、士民卒隶,无不以君为循吏也。入都时,除夕饮余斋中,论《史记》不绝口,问君所行事,则笑谢不自言。及卒,见其友所为传,皆为民吏者所当为,人或怠焉伪焉,独力诚行之以尽其心。

江西尝大饥,钱粟未办,而饥民集西山者已数万,齐声呼赈,巡抚署屋宇皆震,大吏不知所为。或曰:“急檄石令。”石令至,万众皆迎伏跪拜曰:“愿听处置。”是赈也得缓而无变。夫啼呼抢攘之时,见一人则帖然服者,惟婴儿于慈母则然,而君能得之数千万汹汹饥迫之众。且君之于民,非能解衣而遍衣之,推食而遍食之也。而若此何哉?夫殊尤卓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然而非父母其心者,则不能为,此君所以得此于民者欤!

尝自记曰:“吏而良,民父母也;其不良,则民贼也。父母吾不能,民贼也则吾不敢,吾其为民佣者乎!”故自号曰“民佣”。嗟夫!父母之保抱其子者,盖曰为佣而不自知也,是则君所以自处者矣。

(选自梅曾亮《柏枧山房文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殊尤卓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
B.夫殊尤卓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
C.夫殊尤卓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
D.夫殊尤卓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史公,指司马迁,其著作《太史公书》至东汉末年才被称为《史记》。
B.知县,一县之长,掌管一县政治、经济、科举等,没有掌管军事的权力。
C.搢绅,也作“缙绅”,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D.巡抚,明代指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指掌管一省的军政大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瑶臣虽然被官民认为是一个循吏,却拒绝谈论自己尽心为百姓所做的事情。
B.在江西遭遇严重的饥荒、官府缺少钱粮赈灾时,石瑶臣主动到来,平息民愤。
C.石瑶臣认为好官员就像百姓的父母一样,并进一步标明自己甘为民佣的想法。
D.本文夹叙夹议,刻画了一个不图名利、爱民如子的循吏形象,表达赞美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循吏者,心乎民而已,智名勇功非其所屑计也。
(2)父母吾不能,民贼也则吾不敢,吾其为民佣者乎!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隋文帝开皇九年,春,正月,乙丑,陈主朝会群臣,大雾四塞,入人鼻,皆辛酸,陈主昏睡,至晡时乃寤。

是日,贺若弼自广陵引兵济江。先是弼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买弊船五六十艘,置于渎内。陈人觇之,以为内国无船。弼又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广陵,于是大列旗帜,营幕被野,陈人以为隋兵大至,急发兵为备。既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又使兵缘江时猎,人马喧噪。故弼之济江,陈人不觉。韩擒虎将五百人自横江宵济采石,守者皆醉,遂克之

时建康甲士尚十余万人,陈主素怯懦,不达军士,唯日夜啼泣,台内处分,一以委施文庆。文庆既知诸将疾己,恐其有功,乃奏曰:“此辈怏怏,素不伏官,迫此事机,那可专信!”由是诸将凡有启请,率皆不行。

庚午,贺若弼攻拔京口,执南徐州刺史黄恪。弼军令严肃,秋毫不犯,有军士于民间酤酒者,弼立斩之。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贺若弼乘胜至乐游苑。诸门卫皆走弼夜烧北掖门入闻韩擒虎已得陈叔宝呼视之,叔宝惶惧,流汗股栗,向弼再拜。弼谓之曰:“小国之君当大国之卿,拜乃礼也……无劳恐惧。”“入朝不失作归命侯,无劳恐惧。”既而耻功在韩擒虎后,与擒虎相诟,挺刃而出。

辛酉,命贺若弼登御坐,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公。贺若弼、韩擒虎争功于帝前。弼曰:“臣在蒋山死战,破其锐卒,遂平陈国。韩擒虎略不交陈,岂臣之比!”擒虎曰:“臣以轻骑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执陈叔宝,据其府库,倾其巢穴。弼至夕方扣北掖门,臣启关而纳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与臣相比!

弼位望隆重,兄弟并封郡公,为刺史、列将,家之珍玩,不可胜计,婢妾曳罗绮者数百,时人荣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隋记》)

【注】①内国:中原之国。②交代:交接、代替,即换防。③台:台城,也称苑城,即建康宫。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诸门卫A皆走B弼C夜烧D北掖门E入F闻G韩擒虎H已得I陈叔宝J呼视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朔,农历每月初一。古时常以“朔”“望”“晦”分别表示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与最后一天。“既望”指农历每月的十六。
B.晡时,十二时辰之一,即酉时。古代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以地支来标示。
C.京口,今指江苏镇江。中国地名常有不同的称谓,如南京别称“金陵”“建康”“石头城”等,扬州别称“广陵”。
D.敕书,指皇帝颁发的诏书。敕,诏令。文中的“敕书”是指隋文帝向被释放的六千多陈朝将士发布的命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若弼足智多谋。他以军中老马为本钱大量购买破旧的船只,并把它们停泊在小河内来迷惑敌军。
B.贺若弼军纪严明。他严肃军纪,秋毫无犯,其手下有士卒在民间买酒,贺若弼当即下令将他斩首。
C.贺若弼执着名利。他为隋灭南陈立下汗马功劳,但为抢夺战功,他甚至当着皇帝的面与韩擒虎争吵。
D.贺若弼位高名重。南陈覆亡后,他被授予上柱国之职,封爵宋公;其兄弟也加官晋爵,隆恩日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韩擒虎将五百人自横江宵济采石,守者皆醉,遂克之。
(2)臣启关而纳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与臣相比!
5.宋神宗认为,《资治通鉴》一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请结合文本,概述南陈王朝灭亡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
2024-01-18更新 | 2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枢,字纪圣,御史大夫裴寅子,咸通十二年登进士第。宰相杜审权出镇河中,辟为从事,得秘书省校书郎,再迁蓝田尉,直弘文馆。大学士王铎深知之,铎罢相失职,枢亦久之不调。从僖宗幸蜀,中丞李焕奏为殿中侍御史,迁起居郎。中和初,王铎复见用,以旧恩徙为郑滑掌书记、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入朝历兵、吏二员外郎。龙纪初,擢拜给事中,改京兆尹。宰相孔纬尤深奖遇。大顺中,纬以用兵无功贬官,枢坐累为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乾宁初,入为右散骑常侍,从昭宗幸华州,为汴州宣谕使。

初,枢自歙州罢郡归朝,路经大梁,时朱全忠兵威已振,枢以兄事之,全忠由是重之。及枢传诏,全忠皆禀朝旨,献奉相继,昭宗甚悦,迁兵部侍郎。时崔胤专政,亦倚全忠,二人因是相结,改枢吏部侍郎。未几,换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其年冬,昭宗幸华州,崔胤贬官,枢亦为工部尚书。天子自岐下还宫,以枢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出为广南节度使。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录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周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崔胤诛,以全忠素厚,相位如故。从昭宗迁洛阳,驻跸陕州,进右仆射、弘文馆大学士、太清宫使,充诸道盐铁转运使。

哀帝初嗣位,柳璨用事,全忠尝奏用牙将张廷范为太常卿,诸相议,枢曰:廷范勤臣,幸有方镇节钺之命,何藉乐卿?恐非元帅梁王之旨。乃持之不下。俄而全忠闻枢言,谓宾佐曰:吾常以裴十四器识真纯,不入浮薄之伍,观此议论,本态露矣。切齿含怒。柳璨闻全忠言,寻希旨罢枢相位,和陵拊享,拜尚书左仆射。五月,责授朝散大夫、登州刺史,寻再贬泷州司户。六月十一日,行及滑州,全忠遣人杀之于白马驿,投尸于河,时年六十五。初,全忠佐吏李振曰: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诃,永为浊流。全忠笑而许之。

史臣曰:枢因盗而振,盗憎而亡,宜哉!君子守道远刑,盖虑此也。

(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六十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B.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C.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D.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幸蜀”指到蜀地,“幸”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而君幸于赵王”中的“幸”意思不同。
B.“见用”指被任用,“见”与《孔雀东南飞》中“君既若见录”中的“见”意思相同。
C.“兄事”指像对待兄长一样事奉,此与《鸿门宴》中“吾得兄事之”的“兄事”意思相同。
D.“投诸”指投之于,此与《愚公移山》中“投诸渤海之尾”句中的“投诸”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枢中进士后得到权贵人物杜审权、王铎、李焕、孔纬等的赏识,升官一直很顺利,很快做到了给事中、京兆尹等职。
B.裴枢结识朱全忠以后受到赏识,先后担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户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及工部尚书等高级官职。
C.崔胤在朝廷专政,依靠朱全忠,而这时裴枢与朱全忠交好,故裴枢同崔胤二人相交很好,崔胤被贬后,裴枢依然身居高位。
D.裴枢虽因朱全忠而身居高位,却又终因朱全忠而遭遇杀身之祸,可见依附朱全忠这样的“盗”并非全身远祸的良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顺中,纬以用兵无功贬官,枢坐累为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
(2)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3)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4)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2023-05-07更新 | 3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己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 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 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 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 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讲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坟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B.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C.有司进对曰/君了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D.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记录他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是“四书”之一。
B.世家,纪传体史书《史记》为历史人物作传时采用的一种体例,一般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事迹。
C.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其代表作为《道德经》,又名《老子》。
D.侏儒,一般指身材异常矮小的人,文中指表演杂技或以滑稽动作引人笑乐的艺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曾经做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畜牧的小官,都做得很不错,因此得以升任司空:后来他离开鲁国,但在齐、宋、卫等国并没有得到善待。
B.鲁君接受南宫敬叔的建议,与孔子同乘一辆车,带着马匹和童仆去周王室请教礼仪,又拜会了老子,并在离别时得到了老子的赠言。
C.齐景公害怕鲁国任用孔子,将来危及齐国,便邀请鲁定公在夹谷会盟,鲁定公毫无戒备,孔子却认为应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军事准备。
D.在孔子驳斥了四方之乐和宫中之乐后,齐景公受到触动知道自己在道义上不如鲁国,最终主动归还了郓、汶阳等以前侵夺的土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
(2)欲正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022-10-17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