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6 题号:2040784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愍。隋氏末年,求采无,至于离宫别馆,非幸御之所,多聚宫人。此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且洒扫之余,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省费,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于是后宫及掖庭前后所出三千余人。

贞观二年,关中旱,大饥。太宗谓侍臣曰:“水旱不调,皆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当责朕,百姓何罪,而多遭困穷!闻有鬻男女者,朕甚愍焉。”乃遣御史大夫杜淹巡检,出御府金宝赎之,还其父母。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天不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又《易》曰‘人道恶盈而好谦’。凡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身傥有不是之事,谁肯犯颜谏奏?联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天高听卑,何得不畏? 群公卿士,皆见瞻仰,何得不惧?以此思之,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魏征曰:“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愿陛下守此常谦常惧之道日慎一日则宗社永固无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实用此法。”

贞观七年,襄州都督张公谨卒。太宗闻而嗟悼,出发哀。有司奏言:“准《阴阳书》云:‘日在辰,不可哭泣。’此亦流俗所忌。”太宗曰:“君臣之义,同于父子,情发于中,安避辰日?”遂哭之。

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

(节选自《贞观政要》)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愿陛下A守此B常谦C常惧之道D日慎E一日F则宗社永G固H无倾覆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采无已”的“已”与《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的“已”词义相同。
B.掖庭,亦作“掖廷”,文中“掖庭”指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
C.“出次发哀”的“次”指处所,与《兰亭集序》中“列坐其次”的“次”词义相同。
D.太牢,古代帝王或诸侯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七年,襄州都督张公谨去世,唐太宗知道后悲极而泣,要前去悼唁。有关部门上书说要避讳辰日,太宗反对,不予理会。
B.昔日舜帝告诫禹,不夸耀不骄傲,天下就没有人敢和你争能争功。太宗向大臣提及此言,是认为天子应该保持谦逊恭谨,心怀畏惧。
C.魏征认为,尧舜时代之所以太平,是因为国君谦逊恭谨。他希望君王坚守这种态度,那么国家社稷就会永远巩固。
D.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战高丽,在定州经常抚慰士兵。有一士兵生病,太宗亲自去到他的床前探望,还命令县官给他治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姓何罪,而多遭困穷!闻有鬻男女者,朕甚愍焉。
(2)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身傥有不是之事,谁肯犯颜谏奏?
5.仁恻者,仁爱怜悯之意也。请简要概括三件能表现唐太宗仁恻之心的事情。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亲信。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相配,桀因帝姊鄂邑盖主安女后宫为婕妤,数月立为皇后。父安为骠骑将军,封桑乐侯。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尊盛,而长公主。公主内行不修,近幸河间丁外人。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欲令得召见,又不许。长主大以是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自先帝时,桀已为九卿,位在光右。及父子并为将军,有椒房中宫之重,皇后亲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顾专制朝事,由是与光争权。

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

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迄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光秉政前后二十年。地节二年春,病笃。车驾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

(《汉书·霍光传》)

[注]禁闼:宫门。②鄂邑盖主:汉武帝女,封鄂邑长公主,因嫁盖侯为妻,又称盖主。③婕妤,宫中女官名。④休沐:官员按例休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甚亲信(2)安女后宫为婕妤(3)桀父子既尊盛,而长公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光长女桀子安妻//固知一死生虚诞
B.桀帝姊鄂邑盖主//或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长主大是怨光//加之师旅,因之以饥馑
D.敢有毁者,坐//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
(2)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光不许。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光为人小心谨慎,未曾有什么过错。每次出入,下殿门,停止、前进都有固定的地方;辅佐幼主,政令都由他亲自发出,天下人都很仰慕他的风采。
B.宫中曾出现怪异现象,大臣们一夜间惊扰不安。霍光召来尚符玺郎,想夺取郎官的玉玺,郎官誓死拒绝。第二天,皇上下诏提升这位郎官官阶两级。
C.长公主私生活不太检点,近来宠幸河间郡的丁外人。上官桀父子为了感谢长公主的帮助,想替丁外人求个封爵,被霍光拒绝。上官桀父子因此怨恨霍光。
D.霍光深得昭帝的信任,上官桀等人计划让盖主宴请霍光,埋伏兵士击杀霍光,废昭帝,阴谋败露后,有的被杀,有的自杀。霍光自此威震海内。
2019-10-14更新 | 2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九月乙酉,上面定勋臣长孙无忌等爵邑,命陈叔达于殿下唱名示之,且曰:“朕叙卿等勋赏或未当,宜各自言。”于是诸将争功,纷纭不已。淮安王以房玄龄、杜如晦等专弄刀笔,功居其上,不服。上曰:“义旗初起,叔父虽首唱举兵,盖亦自营脱祸。玄龄等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固宜居叔父之先。叔父国之至亲,朕诚无所爱,但不可以私恩滥与勋臣同赏耳。”诸将乃相谓曰:“陛下至公,虽淮安王尚无所私,吾侪何敢不安其分。”遂皆悦服。

丙午,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曰:“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上患吏多受贼,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B.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C.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D.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酉,为干支之一,干支由十天干跟十二地支依次组合而得,此处用之以纪日。
B.社稷,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的原始崇拜物,此处引申为国家。
C.商旅,语出《易·复》:“商旅不行,后不省方。”此处为在途中的商人和旅客。
D.资荫,指封建时代凭先代的勋功或官爵而取得授官封爵的权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淮安王自矜武功,对房、杜功名位居其上十分不满,唐太宗条分缕析,使淮安王心服口服。
B.群臣谈论止盗之策,有人认为应用重典威慑,唐太宗体察民心,推行惠民之策,使海内升平。
C.戴胄反对太宗处死作假败露的官员,但唐太宗宁自己失信于天下,也要尊重戴胄的执法权。
D.官员敢于直言进谏,既因他们自行秉公执事的为官之道,也因太宗行善纳谏议的为君之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至公,虽淮安王尚无所私,吾侪何敢不安其分。
(2)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5.请就唐太宗处置司门令史受绢一事,谈谈他为政的不足和优点。
2022-02-27更新 | 5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改醮(jiào):改嫁。②烝(zhēng)烝:淳厚的样子。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烝烝之性,遂以成                  疾:大病,重病
B.出为温令,而憎从事               疾:憎恨,厌恶
C.密有才能,常望                  内:向朝内,指京都
D.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在家内,指家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征辟,汉代开始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B.服阕,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古丧礼规定,父母死后服丧三年,期满除服。
C.洗马,即太子洗马。秦始置,汉时亦作“先马”。出行时为太子牵马前导。
D.武帝,皇帝的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有名文人的褒贬或同情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曾在蜀汉任职,多次出使吴国,受到吴人称赞。蜀汉被平定,晋武帝召他做官,他因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未接受官职。
B.李密认为安乐公与齐桓公的遭遇非常相似,两人都因为任用人才得当而使国家兴盛,后来又都因用人不当而遭遇不幸。
C.晋武帝读了李密的《陈情表》后,赞其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D.李密敢于直言,因不满自己职位得不到升迁,曾多次出怨言。比如,曾书“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话,又写“官无中人,不如归田”的诗。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3)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2022-04-15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