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2058126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陶,字元钧,眉州彭山人也,徙居成都,举进士,为绵谷簿,复举制科,试秘阁。会王安石新用事,陶对策有愿陛下不惑理财之说,以慰生民;不间老成之谋,以结公卿;不兴疆场之事,以怀夷狄之语,策入四等。安石颇不悦,乃以为通判蜀州。时议废永康军,陶以永康在西山六州隘口,不可废。知彭州,李杞、蒲宗闵以使事入蜀,议榷茶。陶论:茶园本百姓两税,土地不产五谷,惟种茶,岂可于两税之外立法,更榷其茶,如此则民困矣!坐责监怀安军商税。知广安军,以司门郎中召。哲宗即位,除殿中侍御史,上疏论:蔡确、韩缜、章惇,昔日负先帝,今日负陛下,愿罢出,以正朝廷。于是相继皆罢去。论保甲青苗之法、坊场河度之弊,与其它欠负蠲除未尽者,皆罢之。又言:今聚敛之害虽除,而浮冗之费未节,他时所入不足以备所出,不免复过取于民矣。愿加裁省。苏轼撰策题,朱光庭弹轼讥议先烈,陶奏曰:台谏为天子耳目,当徇至公,不可假借事权以报私隙,轼素疾程颐,所以光庭为颐报怨,臣恐朋党之弊,自此起矣。迁左司谏,上疏论韩维援引亲旧,分布要近。方太皇太后垂帘,不宜大臣如此专恣,维出。御史张舜民乞寝西夏封册,舜民坐左迁,台谏上章营救。陶曰:舜民之言,实不可行。遂为台谏所攻,除京西路转运副使,改梓州、成都府路,召为右司郎中,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使契丹,还拜给事中。哲宗亲政,陶上疏曰:太皇太后保佑圣躬,于今九年,陛下深知本末,尊而报之,皆用其至,然臣于此时犹以无可疑为疑,不必言为言。愿陛下听之,盖自太皇太后垂帘,屏黜凶邪小人,不能无憾,万一或有奸邪不正之言,上惑圣听,谓太皇太后斥逐旧臣,更改政事,今日陛下既亲万几,则某人可复用,某政宜复行,此乃治乱之端安危之机君子小人消长之兆在陛下察与不察耳。始陶奉使,以宣仁后梓宫在殡,辞虏中宴设。西府奏陶不先取旨,除集贤院学士,知陈州,改集贤殿修撰,知梓州,坐元祐党落职,再谪分司衡州居住。元符三年大赦北还,提举玉局观,知邛州,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遂致仕,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东都事略·列传七十七·吕陶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卡。
此乃A治乱之B端C安危之D机E君子小人F消长之兆G在陛下H察与不察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此处指怀柔,是古代统治者对国内少数民族或外国采取的笼络安抚政策。
B.军,文中的“永康军”“怀安军”“广安军”之“军”都是宋代行政区域名。
C.台谏,掌建言的给事中为台官,司纠弹的御史为谏官,两者职责常常相混。
D.寝,“御史张舜民乞寝西夏封册”的“寝”不同于《六国论》中“然后得一夕安寝”之“寝”。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应试者的吕陶,在策问这一环节中,提出了有利朝廷的三“不”主张,排名却只是在第四等,这个排名让刚主政的王安石大为不快。
B.吕陶在彭州知州任上,对有着使者身份,要在州里征收茶叶税的李杞、蒲宗表达了反对意见,因此被贬,到怀安军做管商税的事。
C.朱光庭罗织罪名弹劾苏轼,吕陶上奏朝廷,认为朱光庭利用手中权力报私怨,如果听任这样的事情发生,拉帮结派的坏风气就会形成。
D.当初,吕陶奉朝廷之命出使外族,恰巧宣仁皇后死后入殓停棺以待安葬,在外族设宴盛情款待时,吕陶予以推却,可见他守礼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陛下不惑理财之说,以慰生民。
(2)盖自太皇太后垂帘,屏黜凶邪小人,不能无憾。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宗皋传(节选)

郭宗皋,字君弼,福山人。嘉靖八年进士。擢御史。十二年十月,星陨如雨。未几,哀冲太子薨,大同兵乱。宗皋劝帝惇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帝大怒,下诏狱,杖四十释之。历按苏、松、顺天。会廷推保定巡抚刘夔还理院事,宗皋论夔尝荐大学士李时子,谄媚无行,不任风纪,坐夺俸两月。

二十三年十月,寇入万全右卫,抵广昌,列营四十里。顺天巡抚朱方下狱,擢宗皋右佥都御史代之,寇已去。宗皋言:“密云最要害,宜宿重兵。乞敕马兰、太平、燕河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白杨,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事。请预拟借调之法,令建昌三屯军,平时则协助密云,遇警则移驻居庸。”俱报可。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故事,京营岁发五军谐蓟镇防秋。宗皋请罢三军,以其犒军银充本镇募兵费。又请发修边余银,增筑燕河营、古北口。帝疑有侵冒,令罢归听勘。既而事得白。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俺答三万骑犯万全左卫,总兵官陈凤、副总兵林椿与战鹞儿岭,杀伤相当,宗皋坐夺俸。明年,再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及椿皆战死,宗皋与巡抚陈耀坐夺俸。给事中唐禹追论死事状,因言全军悉陷,乃数十年未有之大衄。帝乃逮宗皋及耀,各杖一百,耀遂死,宗皋成陕西靖虏卫。

隆庆改元,从戍所起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协理戎政。旋进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给事中庄国祯劾宗皋衰庸,宗皋亦自以年老求去,诏许之。万历中,再存问,岁给廩隶。十六年,宗皋年九十,又遣行人存问。是年卒。赠太子太保,谥康介。

(选自《明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
B.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
C.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
D.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狱,奉皇帝命令拘捕犯人的监狱。明代的锦衣卫拥有自己的监狱,称诏狱。
B.夺俸,官吏因过失而被罚扣其俸禄。俸即俸禄,指官吏每年或每月的薪金。
C.兵部,古代官署名,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D.存问,指慰问并进行请教,在古代,多用于君主对臣下的一种关心和虚心纳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宗皋直言进谏,不畏强权势力。他上疏规劝皇帝要改善为政的方法,被廷杖四十;众臣讨论推举保定巡抚刘夔时,他极力陈说刘夔谄媚权势的劣迹。
B.郭宗皋善于思考,常有独特见解。在密云等地的驻兵方式及蓟镇的边防事务等方面,他都提出了创新的做法,这些都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认可。
C.郭宗皋受到追责,戍守陕西边塞。鹏儿岭一战无胜果,大同一战总兵官张达等战死,都使他受到处罚,后来他又受到朝廷追责,戍守陕西靖虏卫。
D.郭宗皋致仕还乡,备享朝廷恩荣。他告老还乡后,皇帝屡次派人前来问候,并送给他粮食和仆人;在他死后,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赠谥号康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宗皋劝帝惇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
(2)帝疑有侵冒,令罢归听勘。既而事得白。
5.郭宗皋以右佥都御史身份担任顺天巡抚时,在军事方面有哪些好的建议得到皇帝认可?根据原文简要概括。
2020-08-11更新 | 17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人。读书过一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年十六,领乡书,再举冠里选。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考官已定埙冠多士,孝祥次之。高宗读埙策皆秦桧语,于是擢孝祥第一,而埙第三。谕宰相曰:“张孝祥词翰俱美。”

上之抑埙而擢孝祥也,秦桧已怒,既知孝祥乃祁之子,祁与胡寅厚,桧素憾寅。于是风言者诬祁有反谋,系诏狱。会桧死,魏良臣密奏散狱释罪,遂以孝祥为秘书省正字。

初,孝祥登第,出汤思退之门,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而思退素不喜汪澈,孝祥与澈同为馆职,激老成重厚,而孝祥年少气锐,往往陵拂之。至是澈为御史中丞,首动孝祥奸不在卢杞下,孝祥遂罢。

寻除知抚州。年未三十,在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孝宗即位,知平江府。事繁剧,孝祥剖决,庭无滞讼。属邑大姓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

张浚自蜀还朝,荐孝祥,召赴行在。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上嘉之。会金再犯边,孝祥陈金之势不过欲要盟。宣谕使劾孝祥落职,罢。复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治有声绩,复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为政简易,时以威济之,湖南遂以无事。复待制,徙荆湖北安抚使。筑寸金堤,自是荆州无水患,置万盈仓以储诸漕之运。

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请祠,以疾卒,年三十八。孝宗惜之,有用才不尽之叹。孝祥俊逸,文章过人,尤工翰墨,尝亲书奏札,高宗见之,曰:“必将名世。”

(节选自《宋史·张孝祥传》有删节)

【注】①埙(xūn):秦桧的孙子秦埙。②卢杞:唐朝宰相、巨奸,曾先后陷害杨炎、颜真卿等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
B.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
C.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
D.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廷试又称殿试,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乡试中选者才能参与,一般由皇帝在殿廷之上亲自主持。
B.诏狱,奉皇帝命令拘押犯人的监狱,一般二千石以上的高官有罪,需要皇帝下诏书才能拘捕人诏狱。
C.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划名称,宋代的路相当于现在的省,此处“路”与“烽火扬州路”的“路”同义。
D.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致仕的一般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官员也可自请退职,如“乞骸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孝祥才思敏捷,颇受赏识。他读书过目不忘,十六岁时,在乡试中入围,又被乡里推荐为第一名;高宗曾称赞他的诗词必将名世。
B.张孝祥治洪有方,造福百姓。他在担任荆湖北路安抚使时,组织修筑了寸金堤,去除荆州水患;又设立万盈仓来储备漕运的粮食。
C.张孝祥仕途坎坷,屡遭罢官。金兵入侵时,他认为金国是想缔结盟约,被宣谕使弹劾而丢官;担任静江府知府时,又因谏官的意见被罢。
D.张孝祥年轻有为,能力出众。他担任抚州知府时,处理事情精明、准确;任平江府知府,不怕事务繁重艰巨,没有留下积压的案件。
4.下列对加点字含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先王之政   ②杀人如不能   ③冀君实或恕也   ④今君实所以教者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和成语中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永保无疆之戚相关)B.君安与项伯有(平白无故)
C.者效其忠(口开河)D.有始者实繁(明眸善睐)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是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心血之作。
B.《鸿门宴》展示了古人的座次安排。在古代,室内座位的尊贵程度是西向为尊,南向次之,北向再次之,东向为最末。项羽将刘邦安排在坐南朝北的位置上,流露出对刘邦的轻视和无礼。
C.《谏逐客书》和《答司马谏议书》是同为议论性的文章,表达了对当下具体政治措施的鲜明立场。
D.古人常使用典故表达强烈情感,如近人林觉民《与妻书》“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忘情也”,就是借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来表达自己革命临别之际内心极度悲伤的心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
(2)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8.汪澈担任御史中丞时,他为什么首先弹劾张孝祥,使其被罢职?请简要说明。
2023-07-20更新 | 9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纁,字伯敬,商丘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永平推官。擢御史,出视西关,按应天诸府。俺答陷石州,将士捕七十七人,斩。纁讯得其诬,释者殆半。

万历初,与张居正不合,引疾归。居正,廷臣交荐,以故官抚保定。获鹿诸县饥,先振后以闻。帝以近畿宜俟命,令灾重及地远者便宜振贷,馀俱奏闻。寻迁南京户部右侍郎,召还部,进左,改督仓场。十四年,迁户部尚书。纁为户部五年,值四方多灾。为酌盈虚,筹缓急,奏报无需时,上下赖之。

吏部尚书杨巍年老求去,及巍去,以纁代之。巍在部,不能止吏奸,且遇事辄请命政府。纁绝请寄,奖廉抑贪,罪黠吏百余人,于执政一无所关白。会文选员外郎缺官,纁拟起邹元标。奏不下,再疏趣之。大学士申时行遂拟旨切责,斥元标南京。序班刘文润迁詹事府录事,时行又劾文润由输粟进,不当任清秩。时殿阁中书无不以赀进者,时行独争一录事。纁知其意,五疏乞休。福建佥事李琯言:“时行庇巡抚秦翟,而纁议罢之,仇主事高桂,而纁议用之,以故小事齮龁,使不得安其位”。帝不纳琯言亦不允纁请无何纁卒官。诏赠太子太保,谥庄敬。

纁凝重有识,议事不苟。石星代为户部,语纁曰:“某郡有奇羡,可济国需。”纁曰:“朝廷钱谷,宁蓄久不用,勿使搜括无余。主上知物力充羡,则侈心生矣。”中外陈奏,帝多不省,或直言指斥,辄曰“此沽名耳”,不罪。于慎行称帝宽大,纁愀然曰:“言官极论得失,要使人主动心;纵罪及言官,上意犹有所儆省。概置勿问,则如痿痹不可疗矣。”后果如其言。

(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一十二》,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帝 A 不 B 纳 C 琯 D 言 E 亦 F 不 G 允 H 纁 I 请 J 无 K 何 L 纁 M 卒 N 官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指判罪,与《苏武传》中“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的“当”意思相同。
B.卒,在“居正卒”和“卒以纁代之”两句中,意思不同。
C.假,指凭借,与《劝学》中“假舆马者”的“假”意思相同。
D.尝,指曾经,与《赤壁赋》中“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尝”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俺答攻陷石州后,七十多名将士被捕将被处死,宋纁审讯得知其中冤屈,释放了近一半人。
B.关于赈灾一事,皇帝认为靠近京畿的地方应该听候诏令,重灾区及偏远的地区就随时酌情救济。
C.宋纁曾因与张居正合不来,借故辞官,张居正死后,众官纷纷举荐他,他又官复原职,任保定巡抚。
D.宋纁有政治才干,历任保定巡抚、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和太子太保等职,皆有卓著政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酌盈虚,筹缓急,奏报无需时,上下赖之
(2)纁绝请寄,奖廉抑贪,罪黠吏百余人
5.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宋纁“有识”?试概括分析。
2023-06-09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