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2058818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①元丰五年张舜民贬谪郴州,途经岳阳楼,登楼而作本词。②长安,代指宋都汴京。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A.君山落叶纷飞,洞庭湖水天一色,辽远空阔,此景作为离别宴会的背景,蕴藏着词人无尽的幽思。
B.“敛芳颜”指收起笑容,变得严肃,用一个细节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凝重、悲伤。
C.“天淡云闲”描绘了一幅天气晴好、浮云悠闲的画面,体现出词人从被贬的忧愤情绪中解脱的心理感受。
D.“何人此路得生还”概括出古往今来无数迁客的命运,倾吐了词人压在心底的心声,具有悠久的历史感。
2.本词结尾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夕阳”“长安”两个意象进行分析。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曹操《短歌行》完成下面问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是曹操晚年所作,表现出诗人渴望得到贤才、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B.“青青子衿”以下八句写思念贤才,忧思绵绵;“明明如月”以下八句写得到贤才,热情款待。两部分,一正一反抒发了对贤才的渴望。
C.“山不厌高”以下四句,诗人以借代和引用手法,深化了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得到贤才、统一天下的雄心。
D.通篇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中比喻用得多而贴切,化用《诗经》成句自然而不露痕迹。
2.本诗抒情言志过程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两种,分析其运用及作用。
2023-10-29更新 | 42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注:王逢原:北宋诗人王令,字逢原,是王安石莫逆之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蓬蒿”,泛指野草,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展现出了一幅凄怆悲凉的画面。
B.颔联中的“妙质”一词指卓异的资质和才德,此句言世人不能真正理解王逢原。
C.颈联追忆当年与王逢原读书饮酒的豪情逸兴,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事的叙述融为一体。
D.此诗通篇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出之,如对故友倾诉肺腑至情,因而读来恻恻感人。
2.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3-09-10更新 | 11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


【注】①张十二阁老使君:即张贾,时任华州刺史,故称使君,此诗写于淮西大捷后。②相公:指平淮大军统帅、宰相裴度。③蔡州:淮西试图造反的吴元济的巢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从荆山到华山,展现大军凯旋之速,开笔有力,为全诗奠定雄壮的基调。
B.第二句作者抓住日出、潼关古塞等形象来展现迎师凯旋的壮丽景象,气象廓大。
C.第三句“莫辞”意为请不要推辞,以这样的方式告知刺史犒军,态度恭谨谦卑。
D.本诗刚直中有开合,有顿宕,于短小篇幅中见波澜壮阔,富有个性,饶有韵味。
2.本诗第四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2-12-06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