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8 题号:2061396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暮春

杜甫

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

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带病滞留在三峡,三峡的拥塞激发了他对洞庭广阔无边的想像。
B.颔联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强调了巫峡一地多风多雨而不宜久居的特点。
C.诗人描绘沙上草阁和城边野池的风光时,紧扣住诗题,表现了春景。
D.诗人看到水鸟携幼鸟在小洲之上自由翩飞的情景,得到了些许宽慰。
2.《暮春》和《登高》都作于杜甫漂泊之时,都抒发了漂泊生涯的无奈,请认真阅读两首诗的颈联,分析其抒情方式的不同。
【知识点】 杜甫(712-770)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六

杜甫

瞿塘峡口曲江头①,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②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③自古帝王州。

注:①瞿塘峡:三峡之一,在夔州东。曲江:在长安南。②花萼,即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兴庆宫内。唐玄宗为方便游赏,自兴庆宫筑夹城复道,直通曲江芙蓉园。③秦中,指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时间与地点,“风烟”既指自然风烟,也指国家的战火风烟。
B.颔联暗含史实,“入边愁”指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震动了玄宗。
C.颈联运用借代的手法,写出了行宫别院建筑的奢华与游船装饰的华美。
D.整首诗虚实结合,中间两联是实写,景色优美,色彩艳丽,对偶严整。
2.诗歌的尾联有何含义?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9-12-10更新 | 11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②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传为楚隐者冠子所戴的羽所制之冠。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下句描述了一个戴着冠隐居于萧条之地诗人形象,是其自画像。
B.颔联上句表达了作者在春来水涨,江流浩漫之时纵情乘船的畅快之情。
C.颈联运用叠词,具有韵律美,写景由近及远,由蝴蝶而鸥鸟,层次分明。
D.尾联总结抒情,描写潭州距离长安有万余里,目的是抒发强烈的思乡之苦。
2.请综观全诗,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愁”的原因
2020-01-20更新 | 10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狂 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②篠:xiǎo,小竹,细竹。③裛(yì):滋润。④厚禄故人: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即沧浪”三字,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的典故,暗示诗人操守。
B.颈联有举一反三之效:故人音信全无,何况新交;幼子尚且面带饥色,家人更不必说。
C.尾联“欲填沟壑”写尽心中的消极与无奈,尽显杜诗思想感情之“沉郁”。
D.该诗将赏心悦目之景与可悲可叹之事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说“老夫聊发少年狂”,请分析苏轼和杜甫“狂”的异同。
2024-03-14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