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6 题号:2061604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守岁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 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 少年犹可夸。

[注]①1061年,朝廷任命苏轼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遇到年终,写了这首诗寄给弟弟苏辙,苏辙此时在京师侍奉父亲。②挝:击,敲打,此处指更鼓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把“垂尽岁”比成“赴壑蛇”,化虚为实,用游向幽壑、势不可挡的长蛇喻指华年已逝、容颜衰老的人。
B.“儿童强不睡”,描写儿童被强迫着遵循守夜的风俗,后来还是相守着在夜间笑语喧哗。
C.诗人善于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且”“畏”二字将诗人守岁时的心理状态写得细致入微,表达了时光流的无奈。
D.诗歌语言晓畅,情感富于变化,最终表达出诗人愿与弟弟共惜年华,积极奋发,不让志向抱负付诸东流的愿望。
2.清代纪昀称此诗写出了“真景真情”,请分析本诗中的“真景”对表现“真情”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

苏轼

上已日作。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郑淇水入城。

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注】 ①东武:此处指密州治所诸城。②相将:相随,相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写微雨蒙蒙、树林山岗上花叶狼藉的暮春景象,将“红”“碧”活用为名词,代指花、叶,十分形象和精练。
B.词人眼见“枝上残花吹尽”而与友人试着向江边寻春而不得,体现出被贬密州之后内心的极端痛苦之情。
C.“官里事”四句,写词人感叹官衙事务纷繁,自然界又多风雨,清闲而明丽的日子竟没有多少,说明聚会流杯亭是很难得的。
D.“满城争出”渲染出全城百姓观看曲水流觞现场的盛况。“满”“争”二字,描绘出万人空巷的热闹情景。
2.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2022-02-01更新 | 18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新城道中二首

苏轼

其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其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注】①新城:杭州属县之一,在杭州西南。神宗熙宁六年(1073)的春天,在宋朝激烈的新、旧党争中,苏东坡无法在朝廷立足,请求外调杭州任地方官,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②钲:古代乐器,又名“丁宁”,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击之而鸣。③搜林斧:比喻政敌的迫害。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一首联写春风吹走积雨天放晴,有领起下文描写晴日山村风物、山人生活的作用,也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
B.诗二继写道中山行。诗人在饱览山光水色之余,想到了霏霏春雨给茶农带来的喜悦,想到了自己为官清廉,庆幸将在这里为官。
C.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山村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诗一是由“西崦人家”其乐无比的生活引发的,诗二则是因对时政失望而向往田园。
D.两首诗以时间先后为序,描绘道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格律纯熟,自然贴切。诗一主要写景,景中含情;诗二着重抒情,情中有景。
2.诗一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请简要分析。
2018-09-16更新 | 6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送王缄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注]①王缄是苏轼亡妻王弗的弟弟,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王缄到钱塘看望作者,作者作此词相送。②传舍:《汉书·盖宽饶传》云“富贵无常,忽则易人。此如传舍,阅人多矣。”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忘却”句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不思量,自难忘”表达的情感相似。
B.“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一句,承上启下,由思妻之情转到对自身孤独处境的感叹。
C.“坐上别愁君未见”中的“君”是指作者亡妻王弗,意指除妻子外自己的心思无人能懂。
D.全词的中心句是“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写出词人渴望早日结束漂泊的内心憧憬。
2.本词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表达丰富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2022-10-22更新 | 3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