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2068194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三》

【唐】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山郭:山城,指夔州。②信宿:一宿为宿,再宿为信宿,这里指长期在水上生活的渔人。③匡衡:西汉人,元帝时因上疏议论政事提升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刘向:西汉宣帝时受命传授《五经》,后任命为典校内府五经秘书。④同学少年:指自己同辈人。⑤轻肥:轻裘肥马,《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官宦富贵人家生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日日独坐江楼,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而这种宁静给作者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
B.颔联紧承首联,继续写枯坐江楼所见到的景象,“还”字“故”字,传神地表达出诗人此时复杂的情怀。
C.颈联用两位古人的事迹自比,上句讲学术事业一事无成;下句述政治理想不能实现。
D.本诗前两联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表达其烦闷之情,后两联转入感怀抒情。
2.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知识点】 杜甫(712-770)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诗歌鉴赏

立 春①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②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③,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注】①本诗为杜甫困居夔州时所做,当时国家局势仍动荡不安。古代立春有做“春盘” 的习俗:取韭菜、春饼等置于盘中作为食品,寓迎新之意。②两京:指唐代的京城长安和 东都洛阳。③行白玉:行,赐予。古代立春前皇帝会向大臣赐春盘。④那:“通挪”,移 动。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人看着眼前的“春盘”,忽然想起往年长安、洛阳立春时节的美好情景。
B.颔联写诗人想象此时京城里庆祝立春的热闹,突出了眼前客居他乡的冷清。
C.颈联视线又回到现实,诗人看着巫蛱中那滚滚而来的冰冷江水,悲愁满怀。
D.“呼儿觅纸一题诗”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客居它乡,漂泊无依”的悲苦处境。
E.整首诗语言清新平和,情感真挚,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杜陵远客不胜悲”,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悲伤的原因。
2019-01-10更新 | 6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晓发公安①     杜甫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亦不迟。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

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


[注]①大历三年(768),诗人离开公安前往岳阳。②明星:启明星。③野哭:恸哭、号啕大哭。语出《孔子家语》:“若是哭也,其野哉。孔子恶野哭者。哭者闻之遂改之。”④物色生态:“物色”指物,“生态”指人。⑤转眄(miǎn):转眼。⑥扶:扶持。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击柝”“明星”点明标题中的“晓”字,“复”字说明此前饱闻击柝声。
B.第二句中的“亦不迟”意谓柝声一歇,启明星也出现了,仿佛催人早早出发。
C.全诗叙写晓发公安之见闻感受,以人生感触为主线,景中融情,语言老到。
D.第七句照应颈联,第八句照应颔联,形成尾联分别呼应颈联和颔联的结构。
2019-06-12更新 | 9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晋人殷浩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多”字,可见心情的沉重。下句一“独”字,可见环境的险恶。
B.“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呼应了题目。其中的“舞”字,形象地刻画了雪花随风飞扬的美丽画面。
C.第三联中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写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
D.第四联使用晋人殷浩典故,表现了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2.诗中的老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1-06-19更新 | 1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