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晋 > 陶渊明(365-42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2 题号:20683003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 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 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溪居:溪指冉溪,在今湖南省永州市,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作者曾于此筑室而居,并改称冉溪为“愚溪”。②南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指永州。③榜:船桨,这里作动词。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诗首两句真诚率直,诗人的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有一种内在的共同之处,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
B.柳诗末两句写诗人独来独往碰不见行人,于是放声高歌,声音清越,在碧空久久回荡;语言清新晓畅,却又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和“夜榜响溪石”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突出了环境的幽静,表达了乡居生活的闲适与满足。
D.陶诗描绘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隐士形象;柳诗描绘了“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的贬谪者形象。
2.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现“闲居”生活的?“闲”的内涵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乞食

陶渊明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通过这首诗,我们了解到陶渊明力耕自食的田园生活,不仅有怡然自适的美好,也有断炊乞粮的辛酸。
B.“驱”字写饥饿如长鞭加身,迫使他出门求食以果腹。“行行”写诗人茫然求食,不知所之。“拙”则写出了他既愧且疑,面对开门相迎的主人不知如何开口。平实的字眼非常有表现力,将诗人乞食的窘态展现的淋漓尽致。
C.善解人意的主人不必诗人多言,即慷慨赠粮,还殷勤挽留诗人坐下相谈,畅饮,一直到日暮时分。
D.既有食物果腹,言谈又得主人投机,困窘多日的诗人终于知道了什么是快乐,欣然言咏赋诗。
E.诗歌最后引用典故,诗人表明自己将来如有机会,一定会像韩信回报漂母那样,回报主人的赐饭之恩。
2.结合诗歌,分析其中所表现的诗人形象
2017-12-02更新 | 11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归园田居(其六)

陶渊明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1】


注释:【1】三益:谓直、谅、多闻。此即指志趣相投的友人。
1.本诗与《归园田居》(其一)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
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不违本心的愿望。
C.两首诗描写的田园画面,都富有生活气息,让人感觉祥和安宁。
D.两首诗都写到了诗人的田园劳作,暗含了劳动的愉悦。
2.“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这两句诗看似平淡,实则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这两句诗谈谈你的理解。
2022-10-19更新 | 10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前六句表达了辞官归隐的渴望,呈现出一种矛盾心态:既爱丘山,又将归隐后的世俗看作尘网,自己本无适应的禀性。
B.诗人归隐后的生活,不单单有方宅、草屋、远村、炊烟的幽静,还有狗吠、鸡鸣的喧闹。以幽静抒写诗人的惬意,以喧闹突出了诗人的欢乐。
C.诗人深感自己没有能力在官场生活下去,只能守拙归园田;归隐之后,又不得不面对乡居生活的清贫:草屋、虚室。
D.结尾一句中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末两句与诗歌开头呼应,揭示出作品的主旨。
2.下列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所运用的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B.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C.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D.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3.这首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在艺术上呈现出似浅实深,似淡实浓的突出特征。请你从语言、形象和情感等角度,结合诗句做具体赏析。
2018-02-05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