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选自李密《陈情表》)

【材料二】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材料三】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1.材料三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余自齐安A舟行适B临汝C而长子迈D将赴饶之E德兴尉F送之至湖口G因得观H所谓石钟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与“才力不逮”中“逮”意思相同,都翻译为“及、至”。
B.“除臣洗马”中“除”的意思是授予官职,与“拜臣郎中”中“拜”意思相同。
C.“取诸怀抱”中“诸”与“烽火戏诸侯”中的“诸”意思和用法都不同。
D.“不能喻之于怀”中“喻”的意思是“比喻,打比方”,与“不可理喻”中“喻”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李密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像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上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B.材料一中表达了三种感情:对晋武帝征召之殷的不满情绪;对祖母刘的孝情;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愤恨之情。
C.王羲之论述对人生的看法时,引用了《庄子·德充符》的名言“死生亦大矣”,阐述了自己内心痛苦的深刻原因。
D.王羲之置身山水间,极尽笔墨之能事,抒发了对生命的珍爱之情,表现了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有豁达乐观之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5.李密《陈情表》与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达的痛苦是否一样?请简析。
2024-05-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竹,又有清流潋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茂林          修:高大
B.列坐其       次:旁边
C.言一室之内       悟:悔悟
D.不能之于怀       喻:明白
2.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译文: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一起。
B.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译文: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吹来,使人心情舒畅。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所有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已经变为旧迹了。
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译文:纵使时代不同,世事不同,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2024-04-2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金谷诗序

【西晋】石崇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

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

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游斜川诗序

【东晋】陶渊明

辛酉岁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尔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

【注】①元康,西晋惠帝年号。②南阜,南山,指庐山。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时征西大将军祭酒A王诩当还B长安C余与众贤D共送往E涧中F昼夜G游宴H屡迁其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列坐水滨”与《兰亭集序》“列坐其次”中的“列”含义相同,都有“排列”的意思。
B.“感性命之不永”与《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中的“之”含义和用法都不同。
C.“好事者”与《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中的“好事者”含义相同。
D.“率尔赋诗”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率尔而对”的“率尔”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崇《金谷诗序》和陶渊明《游斜川诗序》都写到了天地山川之美、群贤聚会,更有音乐笙箫相伴,登高赋诗,颇具雅趣。
B.石崇、陶潜文中所以记述同游诗作及年里、名号,为的是留记当日那一段欢悦时光,据以抵免凋落遂往的悲慨。重在抓执今朝、是日之“乐”,而有意忽忘明日其或一世、千载之“忧”。
C.陶渊明的“欣对不足”,在游斜川时的“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也在二三邻曲的亲和随意,这与石崇的多重官职在身,注重感官享受相比,则别有一番超然醇和意味。
D.石崇与宾客,陶渊明与邻曲,在聚会赏景之余,皆赋诗述怀,且为诗集作序,其中情感转承,由“乐”而“悲”,可谓一脉相承。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
(2)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
5.结合上面两篇诗序,从内容、写法、写作目的这三个方面总结诗序的基本特征。
2024-04-0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安顺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停云(节选)

陶渊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注】①此诗从首句中摘取二字为题,本诗为节选部分。②敛翮:收敛翅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写东园之树繁茂葳蕤,眼前美好的景色使诗人产生愉悦之感。
B.“人亦”四句写岁月飞逝,人生苦短,盼望能与朋友促膝而谈,细诉平生。
C.诗歌用词精练,“竞”写出了园树的生机,“促”表现出朋友之间的亲密。
D.整首诗情感真挚朴素,“念子实多”“抱恨如何”间接地表达了思友之情。
2.请赏析“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四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居环堵之内,席三经之席,七日不食,藜羹不糁,弟子皆有饥色,读诗书治礼不休。子路进谏曰:凡人为善者,天报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以祸。今先生积德行,为善久矣。意者尚有遗行乎?奚居隐也!孔子曰:由,来,汝不知。坐,吾语汝。子以夫知者为无不知乎则王子比干何为剖心而死以谏者为必听耶伍子胥何为抉目于吴东门?子以廉者为必用乎?伯夷、叔齐何为饿死于首阳山之下?子以忠者为必用乎?故夫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众矣,岂独丘哉!贤不肖者才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有其才不遇其时,虽才不用,苟遇其时,何难之!故舜耕历山而逃于河畔,立为天子则其遇尧也。伊尹,有莘氏媵臣也,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则其遇成汤也。伍子胥前多功,后戮死,非其智益衰也,前遇国庐,后遇夫差也。芝兰生深林,非为无人而不香。故学者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也,忧而不衰也,此知祸福之始而心不惑也,圣人之深念独知独见。舜亦贤圣矣,南面治天下,唯其遇尧也;使舜居桀纣之世,能自免于刑戮固可也,又何官得治乎?故君子疾学修身端行,以须其时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杂言》)

材料二:

孔子厄于陈,弦歌于馆。中夜,有一人长九尺余,着皂衣,高冠,大吒,声动左右。子贡进问:何人耶?便提子贡而挟之。子路引出,与战于庭。有顷,未胜。孔子察之,见其甲车间时时开如掌。孔子曰:何不探其甲车,引而奋登?子路引之,没手仆于地,乃是大鲲鱼也,长九尺余。孔子曰:此物也,何为来哉?吾闻物老,则群精依之,因衰而至。此其来也,岂以吾遇厄绝粮,从者病乎?夫六畜之物,及龟、蛇、鱼、鳖、草、木之,久者神皆凭依,能为妖怪,故谓之五酉。五酉者,五行之方,皆有其物。酉者,老也。物老则为怪,杀之则已,夫何患焉?或者天之未丧斯文,以是系予之命乎?不然,何为至于斯也弦歌不辍。子路烹之,其味滋,病者兴。明日,遂行。

(节选自干宝《搜神记》)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子以夫知者A为无不知乎B则王子比干何为剖心C而死D以谏者E为必听耶F伍子胥何为抉目G于吴东门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经,指《周易》《诗经》《礼记》等经典,与《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所指一致。
B.鼎俎,古代祭祀、燕飨时陈置牲体或其他食物的礼器,这里指炊具。与《鸿门宴》“人为刀俎”中的“俎”词义不同。
C.疾学,指努力学习,“疾”的词义与《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中的“疾”相同。
D.属,指类别,与《过秦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中的“属”的词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处境艰难,子路认为肯定是因为孔子行善积德做得还不够,孔子趁机对子路作了一番解说。
B.材料一中,关于“时”,孔子认为光有才能还不够,还必须遇到明主,才能施展抱负,成就功业。对于这一点的论述,孔子举了舜、伊尹、比干、伍子胥等的例子。
C.材料二里,子贡、子路忙着与黑衣人打斗的时候,孔子冷静观察,看出了黑衣人的武功破绽,《搜神记》这则故事里的孔子颇有高手风范,多了一份江湖漂泊的潇洒。
D.材料二里,五酉,是指龟蛇草木等动植物老了后被神秘的东西附着,成了妖怪,又因对应着五行的方向,故称之。
4.把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其才不遇其时,虽才不用,苟遇其时,何难之有!
(2)或者天之未丧斯文,以是系予之命乎?不然,何为至于斯也?
5.《说苑》与《搜神记》都记录了孔子被困陈蔡的故事,虽然内容、风格都有所不同,但都借孔子之口告诉人们面对人生逆境甚至在旁人认为非常倒霉的时候要乐观,要积极而为,请结合两则材料分别概括孔子的具体做法。
2024-03-30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6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①

谢灵运

殷忧②不能寐, 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 朔风劲且哀。

运往③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注: ①这首诗作于晚年(他死时年仅四十九岁),谢灵运是一个自视甚高而性格偏激的贵族文人。他不仅受到排挤,出为永嘉太守,而且因自己的“横恣”与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遭杀身之祸。②《诗经·邶风·柏舟》有“耿耿不寐, 如有隐忧”之句。③运往,四季更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忧”包含下文“年逝”之悲,诗人用“殷忧”两字, 是为了抒发对自然寿命的忧虑。
B.一二两句,以夜不能寐托出忧思之深,用一“苦”字传出不堪禁受长夜难眠的折磨之状。
C.五六句写到随着时间的运行,四季的更迭,一切景物都不能长留,人的年岁也迅速消逝。
D.诗人将叙事、写景与抒情交融汇合,浑然一体;整首诗歌中的迟暮之感显得沉郁凝重。
2.本诗“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两句被评论家推为“古今胜语”的代表, 请从视听的角度简要分析。
2024-03-0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四句抒写离开官场后的感想,反映诗人个性与其既往人生道路的矛盾。
B.诗人以“羁鸟”“池鱼”比喻自己官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喜爱。
C.“狗吠”“鸡鸣”的场景描写,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表现乡村的喧闹嘈杂。
D.诗人以白描手法描绘方宅、草屋、榆柳等乡村风物,突出田园生活的恬静。
2.请简要分析“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暧暧”“依依”叠字的表达效果。
2024-02-2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杂诗(其十一)

陶渊明

我行1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鹍2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注释:【1】行:行役。元兴三年春,陶渊明东下任镇军参军。【2】鹍(kūn):一种像鹤的鸟。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行”两句写自己离家不远,回顾过往经历如惨风般悲凉。
B.“春燕”两句写燕子应着节拍起舞,高飞拂起了屋梁上的灰尘。
C.“边雁”两句写迁徙途中的大雁居无定所,随季节之变回归北方。
D.诗的最后两句写春夜漫长,诗人的愁思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2.“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两句表达了作者羁旅之愁,下列诗句中的“愁”所表达的情感与此句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鸟”在陶渊明诗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本诗中的“离鹍”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2024-02-2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节选自陆游《放翁家训》)

材料二:

告俨、俟、份、佚、佟诸子: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

《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节选自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注释】①四友:孔子的学生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四人。②二仲:指汉代的两位隐士羊仲、求仲。③莱妇:老莱子的妻子。春秋时楚国的老莱子,在蒙山之南隐居躬耕。楚王用重礼来聘请他做官。他的妻子竭力劝止他说:“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老莱子便与妻子一起逃隐于江南。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训以宽厚恭谨A勿令与B浮薄者C游处D自此E十许年F志趣G自成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学,泛指先秦时期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B.靡,文中意为“没有”,与《曹刿论战》中的“望其旗靡”和《氓》中的“靡有朝矣”的“靡”字意义相同。
C.败絮,原指破棉絮,后引申为内在的才能或品质不足。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败絮”就取其引申义。
D.没齿,古人认为动物和人的牙齿掉落意味着衰老,原句与成语“没齿难忘”中的“没齿”都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游认为世风日渐败坏,令人担忧的事很多,虽然自己已年老将死,也绝不再出来做官,但还是对子孙后代有诸多期许。
B.陆游认为才气过人的年轻人最容易误入歧途,做父母兄长的不可以以他们的才气为喜,应当以之为忧,并经常对其加以约束。
C.陶渊明性格刚直,又无逢迎取巧之能,与社会人事多不相合,辞去官职,致使孩子们从小就过着贫穷饥寒的生活。
D.陶渊明列举鲍叔和管仲、归生和伍举等人的事例,劝告家族后人要效仿名士,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来成就功业。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
(2)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5.请概括陆游、陶渊明二人对家族后人的要求有何异同。
2024-02-1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人事:指与人交接来往。②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③披:拨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野外罕人事”与“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作者摆脱世俗束缚后的轻松愉悦。
B.“墟曲”写出了战乱过后到处都是废墟的景象,作者只能拨开荒芜的草,和村子里的乡邻来往,生活很艰辛。
C.诗歌写作者与乡邻相见,谈话的主要内容是田园桑麻的长势,表现出作者与乡邻友好、淳朴的关系。
D.作者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写出了乡村的幽静及自己心境的恬静。
(2)请分别概括《归园田居(其一)》与本诗所抒发的情感。
2024-01-3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