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7 题号:20723393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吴伟业

秋风萧索响空帏,酒醒更残泪满衣。

辛苦共尝偏早去,乱离知否得同归。

君亲有愧吾还在,生死无端事总非。

最是伤心看稚女,一窗灯火照鸣机


【注】①吴伟业(1609-1672年),明崇祯四年参加会试,得第一名。明思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特赐他归里娶亲。顺治四年(1647),妻子郁氏去世,写了这首悼亡诗。②鸣机:织布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借萧瑟的秋风、空荡荡的帐幔、沾满泪水的衣襟,营造了凄凉的氛围,引发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怀念。
B.颔联“偏”突出了诗人对曾经一起患难与共妻子离开的哀痛,“乱离”二字写出了世道混乱,“得”字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
C.颈联写诗人认为自己的苟活愧对曾经的君王。生死的无常,似乎事事都令人生悲。诗人把个人的哀思与时代的悲剧紧密联系,令诗意更为深广。
D.吴诗和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皆为悼念亡妻之名作,语言整体都有平淡自然的特点,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2.北宋著名诗人赵彦材曾说:“一篇之妙在乎落句。”结合本诗的尾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镜湖夜泊有怀

李频

广水遥堤利物功,因思太守惠无穷。

自从版筑兴农隙,长与耕耘致岁丰。

涨接星津流荡漾,宽浮云岫动虚空。

想当战国开时有,范蠡扁舟祗此中


【注】①镜湖:东晋会稽太守马臻所筑,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以水平如镜,故名。②星津:星河,银河。③范蠡:越国大夫。辅佐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泛舟五湖(亦即太湖,地跨今江浙二省)。祗(zhǐ):只,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夜晚泊舟镜湖,因有所见而有所思有所感,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
B.颔联为流水对,两句意思贯串。“版筑”指土木营造,“农隙”指农闲时节。
C.颈联运用夸张手法,极写镜湖面积之大、水量之多,蕴含着孤独渺小之感。
D.尾联想象,倘若战国初即有此湖,范蠡就不必舍近图远,会乘舟归隐于此。
2.诗人在诗歌首联发表议论,抒发感情,指出担任地方官如果尽心尽力,就会受到人们的怀念。诗中谈到哪些担任地方官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2-06-29更新 | 12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初归镜中寄陈端公

唐·方干

去岁离家今岁归,孤帆梦向鸟前飞。必知芦笋侵沙井,兼被藤花占石矶。

云岛采茶常失路,雪龛中酒不关扉。故交若问逍遥事,玄冕何曾胜苇衣。

壬辰寒食

宋·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1.两首诗歌中,“雪龛中酒不关扉”中的“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巾发雪争出”中的“雪”是指__________
2.《初归镜中寄陈端公》《壬辰寒食》这两首诗歌的最后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
2021-05-01更新 | 5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此词是宋室南迁,作者为避金兵流寓湖湘逢端午感怀而作。②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作者用高声吟咏楚辞来庆祝端午节,可以看出他并没有流落他乡时的感伤。
B.作者用鲜艳的榴花和鲜红的舞裙对比,表现了他对往日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与怀念。
C.作者借蜀葵向阳的特性,表达了他虽一身伤老但始终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贞之情。
D.最后三句写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喟以及凭吊屈原所体现出的怀旧心情、爱国情感。
2.“万事一身伤老矣”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情感的抒发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4-02-23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