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0 题号:207976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晏子使于鲁,比其返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晏子至,已事,公延坐,饮酒乐。晏子曰:君若赐臣,臣请歌之。歌曰:庶民之言曰:‘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歌终,喟然叹而流涕。公就止之曰:夫子曷为至此?殆为大台之役夫!寡人将速罢之。晏子再拜,出而不言,遂大台,执朴鞭其不务者,曰:吾细人也,皆有盖庐,以避燥湿,君为一台而不速成,何为?国人皆曰:晏子助天为虐。晏子归未至而君出令趣罢役车驰而人趋。仲尼闻之,喟然叹曰:古之善为人臣者,声名归之君,祸灾归之身,入则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则高誉其君之德义,是以虽事惰君,能使垂衣裳,朝诸侯,不敢其功。当此道者,其晏子是耶!

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从嗜欲,诸侯不说,百姓不亲。公患之,问于晏子曰:古之圣王,其行若何?晏子对曰:其行公正而无邪,故谗人不得入;不阿党,不私色,故群徒之卒不得容。德行教训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公曰:然则何若?对曰:请卑辞重币以说于诸侯,轻罪省功以谢于百姓,其可乎?公曰:诺。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与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之必存,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晏子A归B未至C而君出D令E趣F罢役G车驰H而人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复事”与“克己复礼为仁”(《〈论语〉十二章》)两句中的“复”字含义不同。
B.“遂如大台”与“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两句中的“如”字含义相同。
C.“不敢伐其功”与成语“矜功自伐”中的“伐”字含义相同。
D.“以其所有共我”与“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共”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景公让百姓为自己建造大台,百姓痛苦不堪,受冻挨饿的人每个乡都有,他们将劝谏的希望寄托到晏子身上。
B.齐景公问古代圣明君王的品行,晏子说他们公正、不偏私;对诸侯采取施恩和打压两种策略,而对百姓有恩惠。
C.要改变齐国不利的局面,晏子认为需要齐景公放下身段,用丰厚的财物,取悦诸侯;减轻刑罚、减省劳役,来向百姓致歉。
D.齐景公以忠爱君主为由要厚葬梁丘据,但晏子认为,只有一个梁丘据忠爱君主是有问题的,劝止了不合理的厚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从嗜欲。
(2)不阿党,不私色,故群徒之卒不得容。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之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诚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怏怏,因辞去,不复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拘,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宁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释】①城旦:古代徒刑,此处作“徒刑”苦役的代称。②屏(bǐng)居:隐藏行踪而居。③锾:古代重量单位,一锾等于六两。
1.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一夜博赌千金立。 尽:完
B.而自歌以之。            偿:回报
C.公子盍之。               叩:询问
D.因辞去,不复        通:通信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姬“能辨别士大夫贤否”眼光的一组是( )
①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
②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
③王将军贫,非结客者。
④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亦铮铮。
⑤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
⑥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⑥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姬因母亲贞丽与阳羡陈贞慧交往密切,被陈贞慧收为养女,李姬深受他们影响,也有侠义之心,聪明有才智,还略知诗书,能辨识士大夫贤佞。
B.侯生在金陵之所以能保持清白的名声,是与李姬的规劝分不开的,正是由于李姬的及时规劝,侯生才断绝了同佞人阮大铖的交往。
C.李姬对侯生一片真情,希望侯生要始终做个才学与品行皆优的人,侯生失意远行之际,置酒送行,唱《琵琶》词、说蔡中郎事告诫他。
D.李姬不仅“侠而慧”,有辨识力,能明辨贤佞,而且忠于爱情,有忠贞气节,不为田仰的权势、重金所动,不愧是歌伎中的奇女子。
4.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姬叹曰:“田公宁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2017-03-14更新 | 5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德宗贞元元年,陕虢都兵马使达奚抱晖杀节度使张劝,代总军务,邀求旌节,且阴召李怀光将达奚小俊为援。上谓李泌曰:“若蒲、陕连衡,则猝不可制。且抱晖据陕,则水陆之运皆绝矣。不得不烦卿一往。”辛丑,以泌为陕虢都防御水陆运使。上欲以神策军送泌之官,问“须几何人?”对曰:“陕城三面悬绝,攻之未可以岁月下也,臣请以单骑入之。”上曰:“单骑如何可入?”对曰:“陕城之人,不贯命,此抱晖为恶耳。若以大兵临之,彼闭壁定矣。臣今单骑抵其近郊,彼举在兵则非敌,若遣小校来杀臣,未必不更为臣用也。且今河东全军屯安邑,马燧入朝,愿敕燧与臣同辞皆行,使陕人欲加害于臣,则畏河东移军讨之,此亦一势也。”上曰:“虽然,朕方大用卿,宁失陕州,不可失卿,当更使他人往耳。”对曰:“他人必不能入。今事变之初,众心未定,故可出其不意,夺其奸谋。他人犹豫迁延,彼既成谋,则不得前矣。”上许之。泌见陕州进奏官及将吏在长安者,语之曰:“主上陕、虢饥,故不授泌节而领运使,欲令督江、准米以赈之耳。陕州行营在夏县,若抱晖可用,当使将之。有功,则赐旌节矣。”抱晖觇者驰告之,抱晖稍自安。庚戌,加泌陕虢观察使。出潼关。抱晖不使将佐出迎,惟侦者相继。泌宿曲沃,将佐不俟抱晖之命来迎,泌笑曰:“吾事济矣!”去城十五里,抱晖亦出谒。泌称其摄事保完城隍之功,曰:“军中烦言,不足介意。公等职事皆按堵如故。”抱晖出而喜。泌既入城视事宾佐有请屏人白事者泌曰易帅之际军中烦言乃其常理泌到自妥贴矣不愿闻也由是反仄者皆自安明日,召抱晖至宅,语之曰:“吾非爱汝而不诛,恐自今有疑之地,朝廷所命将帅皆不能入,故丐汝余生。汝为我赍币祭前使,慎无入关,自择安处,潜来取家,保无它也。”抱晖遂亡命,不知所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卷四十七》,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泌既入城视事/宾佐有请/屏人白事者/泌曰/易帅之际军中烦言/乃其常理/泌到/自妥贴矣/不愿闻也/由是反仄者皆自安/
B.泌既入城/视事宾佐/有请屏人白事者/泌曰/易帅之际/军中烦言/乃其常理/泌到/自妥贴矣/不愿闻也/由是反仄者皆自安/
C.泌既入城/视事宾佐/有请屏人白事者/泌曰/易帅之际军中烦言/乃其常理/泌到/自妥贴矣/不愿闻也/由是反仄者皆自安/
D.泌既入城视事/宾佐有请屏人白事者/泌曰/易帅之际/军中烦言/乃其常理/泌到/自妥贴矣/不愿闻也/由是反仄者皆自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陕城之人,不贯逆命”与“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蜀道难》)两句中的“逆”字含义不相同。
B.“此特抱晖为恶耳”与“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特”字含义相同。
C.“主上以陕、虢饥”与“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两句中的“以”字含义不相同。
D.“恐自今有危疑之地”与“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两句中的“危”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达奚抱晖杀害了张劝,又勾结李怀光手下的将领达奚小俊来作自己的后援,德宗对此感到担忧,决定派李泌处理此事。
B.李泌认为陕州的地势险峻峭绝,易守难攻,因此进城之人不宜多,并陈述了自己单独前往的理由,德宗最终答应了他。
C.李泌召见了陕州派来上奏的官员以及从长安来的官吏,告诉他们如果达奚抱晖有才能,自会让他率领将士,达奚抱晖知道后,内心稍安。
D.李泌告诉达奚抱晖,让他在祭奠前任节度使后,不要再进入潼关,自己去找个安身之所,然后找机会暗中把家人接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然,朕方大用卿,宁失陕州,不可失卿,当更使他人往耳。
(2)泌宿曲沃,将佐不俟抱晖之命来迎,泌笑曰:“吾事济矣!”
2022-07-28更新 | 16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开,字应祥,普州安居人。登元符三年进士第。大观二年,权辟雍正。用举者改秩,即尽室如京师,与四方贤俊游,因诇知天下利病所当罢行者。如是七年,慨然有通变救弊志。宣和七年,除讲议司检详官。开善心计,自检详罢,除成都路转运判官,遂奏罢宣和六年所增上供认额纲布十万匹,减绵州下户支移利州水脚钱十分之三,又减蒲江六井元符至宣和所增盐额,列其次第,谓之鼠尾帐,揭示乡户岁时所当输折科等实数,俾人人具晓,乡胥不得隐匿窜寄。旧制买马及三千匹者转一官,比但以所买数推赏,往往有一任转数官者。开奏:请推赏必以马到京实收数为格,或死于道,黜降有差。比及建炎四年冬,茶引收息至一百七十余万缗,买马乃逾二万匹。张浚以知枢密院宣抚川蜀,素知开善理财,即承制以开兼宣抚处置使司随军转运使,专一总领四川财赋。开见浚曰:蜀之民力尽矣,锱铢不可加,独榷货稍存赢佘,而贪猾认为已有,互相隐匿。惟不恤怨詈,断而敢行,庶可救一时之急。初,钱引两料通行才二百五十万有奇,至是添印至四千一百九十余万,人亦不厌其多,价亦不削。宣司获伪引三十万,盗五十人,浚欲从有司议当以死,开白浚曰:相君误矣。使引伪,加宣抚使印其上即为真。其徒使治币,是相君一日获三十万之钱,而起五十人之死也。浚称善,悉如开言。时浚荷重寄治兵秦川经营两河旬犒月赏期得士死力费用不赀尽取办于开开悉知虑于食货算无遗策虽支费不可计而赢赀若有余绍兴七年,复右文殿修撰、都大主管川陕茶马。开已病,累疏丐去,诏从所乞,提举太平观。十一年卒。

(节选自《宋史·赵开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浚荷重寄/治兵秦川/经营两河/旬犒月赏/期得士死力/费用不赀/尽取办于开/开悉知虑于食货/算无遗策/虽支费不可计/而赢赀若有余/
B.时浚荷重寄/治兵秦川/经营两河/旬犒月赏/期得士死力/费用不赀尽/取办于开/开悉知/虑于食货算无遗策/虽支费不可计/而赢赀若有余/
C.时浚荷重寄治兵秦川/经营两河/旬犒月赏/期得士死力/费用不赀/尽取办于开/开悉知/虑于食货算无遗策/虽支费不可计/而赢赀若有余/
D.时浚荷重寄治兵秦川/经营两河/旬犒月赏期得士死力/费用不赀尽/取办于开/开悉知虑于食货/算无遗策/虽支费不可计/而赢赀若有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秩,改变官吏的职位或品级,多指提升,文中赵开通过举荐改变官职级别。
B.茶引是茶商缴纳茶税后获得的茶叶专卖凭证,类似现代的购货凭证和纳税凭证。
C.黥,又称墨刑,以刀刻凿人面(体)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
D.绍兴七年,用的是年号纪年法,从汉武帝起,每个皇帝都使用一个年号纪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开进士入仕,颇有志向。他在元符三年考中进士,大观二年权辟雍正,后全家迁居京师,过了七年,树立了通变救弊的志向。
B.赵开擅长心计,关注国事。他做讲议司检详官时,上奏请罢免宣和六年所增上供认额纲布十万匹,减免水脚钱、盐额,制作“鼠尾帐”。
C.赵开善于理财,总领财赋。张浚宣抚川蜀时,任命赵开兼任宣抚处置使司随军转运使,专门总管四川财赋,他建议从贪猾官吏下手增加财力。
D.赵开敢于进言,一举两得。张浚准备处死制造假钱引的盗贼,他进言张浚让盗贼制造钱币并加盖宣抚使印章变成真的,满足需求。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2)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2021-05-02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