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82 题号:2086904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革命文物,坚持全面保护、整体保护,让革命文物焕发恒久光彩。向全社会征集革命文物史料,是科学保护的基础条件,是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加强对革命文物和革命文献档案史料、口述资料的调查征集工作,做好馆藏革命文物的认定、定级、建账和建档工作,建立革命文物大数据库,推进革命文物资源信息开放共享。对外展示的革命文物,往往需要精细整理与修复。要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着力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修复,让革命文物再现历史原貌,切实把红色资源传承好,更好发挥革命文物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文化传承发展。

革命文物记录着革命历史事件,记录着革命人物的生平,记录着革命历史故事,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力量源泉。强化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需要进一步深化革命文物的研究和阐释工作,不断提升革命文物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教育效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一件件革命文物有血有肉、有神有魂,不仅展现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更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与使命担当。这就要求我们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做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展陈大纲、实物说明、讲解内容,不仅要见物、见景,更要见人、见思想、见精神,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声情并茂讲好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人民群众从这些饱含温度的故事中获得思想感悟和精神洗礼,充分发挥革命文物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

革命文物以无声的形式讲述着“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发挥好革命文物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就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改革创新,让革命文物在人民群众中“热”起来。例如,创新革命文物传播方式,推动革命传统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编纂出版系列革命文物知识读本;用好多媒体资源,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对革命文物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宣传;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运用市场机制开发更多文化创意产品;等等。通过创新传播方式、拓展利用途径,在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革命文物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拓展社会教育覆盖面。

(摘编自李君、乔霖《把革命文物保护好利用好——让文物“亮”起来、“活”起来、“热”起来》)

材料二:

保护是革命文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全国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做出了显著成果。现有3.6万多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在我国广袤大地上星罗棋布。超百万件(套)国有馆藏革命文物,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历史见证。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陆续公布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分两批公布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名单,23个省级文物部门设立革命文物处,革命文物家底丰厚,革命文物保护工作队伍壮大。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每一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都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更好的保护,才有更好的传承,而保护的成果最终要惠及人民。2021年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北大红楼旧址、中共一大会址、遵义会址旧址、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等一批革命遗址重新修缮开放,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感悟初心使命,人民群众崇敬英雄、体验感怀的“大学校”。革命文物在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中,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增强弘扬革命传统的自觉性、主动性。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在守正创新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全面展示党的百年奋斗和伟大精神,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树立正确党史观、大历史观,用心用情讲好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才能让红色精神绽放时代光芒。许多革命旧址通过实施活化利用提升工程,使珍存的旧址会说话、陈列的文物会发声,让红色资源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潮起来。北京市充分运用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和各类纪念设施,就近就便开展体验教学、主题党日等活动,因地制宜开辟“第二课堂”,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北京市西城区通过盘活老胡同等资源打造立体博物馆、开展“骑寻红色地标”活动等,还通过组织专题展览、主题讲座、沉浸式演出等多种活动,让红色文化资源成为革命教育的重要课堂。北京市目前拥有的市级及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经达到206家。其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2家,红色文化类教育基地60余家,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激发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动力和活力,应注重促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建设、旅游提质相结合,与乡村振兴、老区发展相结合,与惠及民生、增进福祉相结合。湘鄂赣、鄂豫皖、闽西等革命老区整合红色资源,激发内生动力与活力,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珍贵的革命文物与游客“面对面”。

许多地方借助互联网化技术,以互联网的手段降低公众参与的门槛,以有利于被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的形式对革命文物进行展示,使其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

(摘编自《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让红色基因代代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革命文物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对于宣传革命文化、教育广大群众具有重要作用。
B.在利用革命文物展开宣传教育工作中,相关人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采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
C.北大红楼旧址、中共一大会址、遵义会址旧址、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都是惠及人民的“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D.北京市对革命旧址进行修缮,并将其改造成党史教室,选用革命史料作为教材,面向干部群众开展党史教育活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革命文物蕴藏着丰富的革命故事,但很多革命故事已湮没于历史之中,需要我们加强研究,努力挖掘。
B.革命文物众多,有些收藏于博物馆、纪念馆等机构,有些则散落于民间,因此有必要向社会征集革命文物。
C.我国各地方已经公布了所有的革命文物名录,这为进一步利用革命文物、开展相关革命文化教育活动打好了基础。
D.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开发红色旅游,让越来越多的革命文物走近游客。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论据的一项是(       
A.长征文化线路数字化展示体验及教育传播试点项目,利用5G、AR(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使人们获得对革命文物的沉浸式体验。
B.敦煌研究院着力打造网上莫高窟,上线“云游敦煌”小程序,推出“飞天专线”虚拟游览线路……让游客在云端就能欣赏莫高窟的艺术瑰宝。
C.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推出52条“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主题线路,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导览图”。
D.《1921》《红船》《信仰者》《我的父亲焦裕禄》等众多红色电影中复原了很多革命文物,让观众能清晰地观看到红色文物。
4.两则材料都谈论了革命文物,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说明。
5.材料一的文章标题中“让文物‘亮’起来、‘活’起来、‘热’起来”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的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即知识拥有者将知识进行筛选和系统整理之后,通过平台向受众传播,而知识接收者则通过支付资金获得知识。作为适应文化市场需要而出现的文化现象,知识付费更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的模式,是媒介技术的发展、用户的知识焦虑、资本对新领域的寻找等“多方合力”的结果。知识付费在当前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中营造了全民学习的氛围,一个知识共同体正在形成。知识传授可转化为市场行为并按市场逻辑进行交易,很显然,这种功利色彩的运作有悖于传统知识生产、传播、接受的逻辑。就碎片化的知识传授、分享模式来说,也很难与传统模式相媲美。从本质上说,知识付费就是消费社会中资本操弄的一种商业现象。它成功地吸引了传统出版机构、新媒体、各大网络平台纷纷涌入这片红海,激烈厮杀。知识需求市场的形成,早已远离了传统知识分享的公益性。

(摘编自陈龙《作为文化奇观的知识付费》)

材料二:

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一些人在报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

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参加培训、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料、音像制品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因此,付费下载论文、付费参加线下和线上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实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现实经验。

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一旦这样,那么媒体的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在这股对于知识付费现象讨论中,最为卖力、最有热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诉求。

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

(摘编自《“知识付费”命题背后的营销焦虑》,有删改。原载《光明日报》)

材料三:

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

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知识收费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结构改变的现实。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

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本质上,是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业;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一起。

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

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举例来说,下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如果通过服务附加价值,比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多的服务费。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

(摘编自《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付费迎合了市场需求,传播手段的进步及用户的知识焦虑,则使其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B.知识付费是一种商业现象,它通过一些渠道把知识变成可以进行市场交易的产品,以实现商业价值。
C.早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因此,今天说“知识付费时代到来”是一个伪命题。
D.当前知识付费和知识免费同时存在,但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这是由其本质特点决定的。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行为,知识付费时代可能带来知识传授的碎片化。
B.有些新媒体混淆概念,将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事物来宣传,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
C.如果公众付费购买的信息真的更加可靠,那么媒体从业人员就有可能违背了最基本的职业规范。
D.“靠软件卖钱,赚的钱越来越少;软件不收钱靠服务收钱,赚的钱越来越多”可作材料三的论据。
3.下列符合材料三中关于“知识服务业态”的论述的一项是(     
A.微信公众号文章的付费阅读、知乎提供付费解锁的后续内容以及百度文库提供的文章付费下载。
B.小陈在喜马拉雅FM上兼职做主播,通过有偿分享课程、付费回答问题、制作付费节目获取报酬。
C.某软件在其官网提供免费下载,用户可以付费加入聊天群获取该软件的素材、教程、后续升级服务。
D.2021年,一些网络剧火爆热播,为了满足观众的追剧热情,视频网站开启“超前点播”付费模式。
4.请结合材料二,分析知识付费时代新闻界发生了哪些扭曲?
5.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及应对知识付费时代?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
2022-03-11更新 | 13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传统文化赋能:“文学”与“文化”的聚合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与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审美需求结合起来,以新的表达形式重释经典,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具有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民族特色的题材,以视觉化的形式阐释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成为文艺创作者的自觉追求。近年来,由中国神话传说改编的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等影视作品深受观众青睐。近期上映的《长安三万里》塑造了以高适、李白、杜甫、王维等为代表的盛唐诗人群像,电影选取了48首耳熟能详的千古名篇,将观众带回了群星璀璨的大唐盛世,激活了镌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和文学记忆。大唐诗人们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气质,不惧艰难、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穿越历史时空隧道与当下观众产生心灵交汇、共鸣。传统文学融进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流行文化当中,文学与文化融为一体,呈现出多元互动、共存共生的形态,并起着“以文化人”的作用。传统文化赋能文学经典,使文学融进了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推动着文化的建构,文学被赋予了神圣的文化使命。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引发全球性的社会变革,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3亿,《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手机移动阅读成为主要形式,“听书”和“视频讲书”的读书方式成为新的阅读选择。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国民阅读的习惯正在发生革命性的转变,文字符号化、书籍图像化、文化数字化,受众由阅读型公众变为视听型公众。文学典籍借助媒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束缚文明发展的枷锁,从甲骨文书、青铜铭文、石刻文书、简策版牍、帛书、纸质图书到电子书……网络和数字技术广泛渗透到文学的生产、流通、传播和消费的全过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古籍数字化是通过数字技术将束之高阁的纸质本古籍转化为全民共享的数字化资源,古籍的整理、保护、传承和利用对赓续中华文脉、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累积收录古籍13026部,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133部。“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实现了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开放共享,读者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在网上获取文献资源。截止2023年1月,全国累积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达13万部(件),其中国家图书馆搭建的“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古籍影像资源超过10.2万部(件)。全国公共图书馆也在积极建构数字图书馆,实现全文定位搜索,汇聚共享。数字技术与平台相结合,让文学典籍“活”了起来,“飞”入寻常百姓家,降低了古籍的使用门槛,拉近了古籍和读者的距离。

(摘编自王艳《中华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与“破圈”传播》,有删改)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精髓,是我们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首要前提。理性分析和鉴别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扬弃继承的原则,对于符合时代发展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大力弘扬,而落后于时代的糟粕应予以摒弃。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优秀思想,为当代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和世界性意义的部分,我们应当提炼出精神文化标识,形成独特的话语结构和话语方式,正如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需科技赋能,推动现代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和媒介,使其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同社会风尚相衔接,充分彰显时代风采和魅力。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第一,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和话语体系,使用前沿科技展示传统文化,将物质文化遗产生动活泼地呈现给公众。同时用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话语叙事结构传递价值内核,从而消除优秀传统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的疏离感。第二,加强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将文化元素重新排列整合,打造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化产品。近年来,文化市场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创意元素,例如,将神话故事人物打造成大荧幕动漫IP,文化遗产衍生出各种周边附属产品,这些创意不仅打通了消费市场,还在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拉近了同消费者的距离。第三,推动文化同其他领域融合,形成相关产业链,推动各产业之间协同发展。文化发展需要载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寻找载体依托较为困难,需要同当下盛行的相关产业相结合,推动全产业链的文化创新。

(摘编自赵宁《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具有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民族特色的题材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和审美需求,也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B.文学与文化融为一体,呈现多元互动、共存共生的形态,文学融进了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推动着文化的建构。可见文学被赋予神圣的文化使命。
C.《长安三万里》之所以能激活观众的文化基因和文学记忆,是因为电影成功塑造了以高适、李白、杜甫、王维等为代表的盛唐诗人群像。
D.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庞大,阅读形式以手机阅读为主,国民阅读习惯正在发生转变,受众变为视听型公众。
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引用习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便于阐明作者的观点。
B.材料一的第三段举例论证,论证了文艺创作者自觉追求以视觉化的形式阐释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C.材料一第五段使用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为事实论据,可以看出国家对古籍保护和数字化工程的重视。
D.材料二第二段从并列的三个角度,论证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法。
3.下列论据中,不能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人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赏敦煌石窟,感受壁画的壮丽,获得丰富的体验。
B.六盘水的农民画,集蜡染、刺绣、贴花等民间艺术为一体,深受大众的喜爱。
C.河南卫视“中国节日”栏目,以“网剧”的编排方式,呈现传统节日的魅力。
D.央视播出的《典籍里的中国》采用“戏剧+影视化”的方式,与观众隔空对话。
4.数字技术应用在文学典籍领域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5.有同学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绘制了“传统文化赋能”与“科技赋能”两个概念的思维导图初稿,请你填写①~⑥处,帮他把内容补充完整。

2024-03-18更新 | 7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铺张浪费绝非小事,不仅因为它脱离我国基本国情,背离优秀传统文化,还在于它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目前,我国各种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其中,公款浪费更是危害巨大、影响恶劣。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更需要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跟着一级学。

浪费也是腐败,节约也是政绩。各地区各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任由铺张浪费等不良之风蔓延,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要从严治党、取信于民,必须把“反浪费”当成一项政治任务,作为改进作风的突破口,作为坚持党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抓手,作为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有效途径。从而以党风促政风,以政风带民风,有效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

把“反浪费”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既要让人们看到立竿见影的变化,更要研究长期有效的机制。一方面,作为转变作风的重要内容,“反浪费”等不得,慢不得,必须从现在抓起,从两会和春节抓起,让人民群众看到新气象新风尚;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一阵风、一呼隆,制定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约束和惩戒措施,把根治公款浪费“顽疾”作为衡量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

材料二

近日,武汉多地餐馆推出半份菜、小份菜,多人就餐时倡导“N-1”点餐,餐后倡导打包……记者在湖北、上海、福建等多地走访发现,各地着力推动厉行节约,遏制“舌尖浪费”,部分行业协会、餐饮单位“新招”频出。新举措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如何才能更好尽快构建长效机制?

厉行节约,从自身做起。吃饭点餐时要适量点菜,减少浪费,也提倡餐后打包。只有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才能减少粮食的浪费。公职人员是这场“文明战争”不可或缺的风向标,应加强对其中违纪背德行为的监督问责,对公款浪费的严惩不贷,对自费宴请的过度浪费也要予以必要的批评训诫。让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推动餐桌减重、面子减负、人心减压。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从自身做起,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建厉行节约的社会风气。

厉行节约,构建长效机制。政府要建立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加强监督和监管。各地餐饮业协会可以把相关倡议书的落实情况,纳入协会的相关评比工作之中;建立关于餐饮浪费行为的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等制度机制;指导推动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将“光盘行动”等要求纳入文明餐厅、放心餐厅、绿色餐厅评选指标体系;探索设立餐饮企业“红黑榜”名单。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

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厉行节约要一直在“路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敬天惜粮、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充分发挥优秀的民族精神。节用裕民,节俭兴国,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必须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材料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从习近平总书记在《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等法规制度的贯彻实施,餐饮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但鉴于经济社会的飞快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有些人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再勤俭节约了,甚至养成了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的陋习,还有些人主张浪费能拉动内需、刺激消费,致使铺张浪费的现象仍屡屡发生。一些“吃播”标榜“大胃王”吸粉,实则暴饮暴食、假吃真吐;饭店里许多宴请聚餐,“盛宴”始,“剩宴”终;部分学校等单位也存在食物浪费问题。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粮食总产量的6%

餐饮浪费不是私事,也不是小事,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尽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我国人口多、基数大,每人浪费一点,就会给粮食生产带来较大压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粮食市场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要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古人的教诲犹在耳畔,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勤俭节约的传统决不可丢。

餐饮浪费无助于消费升级,更不会带来健康经济。消费升级,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的背景下,浪费行为的本质是对资源的无效消耗。靠铺张浪费、肆意挥霍换来的经济发展绝不会健康、可持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浪费也是腐败,铺张浪费会使得党失去根基,会与群众相脱离,故把“反浪费”作为改进作风的突破口,厉行节约,从严治党。
B.要建立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需要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各餐饮协会会同相关部门]建章立制,加强监督和监管。
C.目前,国民餐饮消费中浪费现象严重,摆在我们面前的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我们必须警钟长鸣,否则会导致经济发展不健康、不可持续。
D.十八大以来,随着相关法规制度的贯彻实施,党政机关和干部率先垂范,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从而开启了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餐饮浪费不是私事,也不是小事,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所以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勤俭节约的传统决不可丢。
B.人们的消费观念并未改变,才导致铺张浪费现象屡有发生,“盛宴”始,“剩宴”终,令人痛心。
C.“反浪费”作为政治任务,要把转变作风和建立机制相结合,把根治浪费“顽疾”作为衡量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
D.全国人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做到勤俭节约,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建厉行节约的社会风气。
3.下列语句不能说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一项是(     
A.每从嘉宴过,摆阔入眸频。海味当餐盛,鸡豚余膳陈。
B.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C.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
D.半铲情盈碗,三餐味绕梁。劝君珍重我,节俭面荣光。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三则材料都围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展开论述,但是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1-06-11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