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0 题号:20923580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写怀寄僧

【明】沈周

虚壁疏灯一穗红,闲阶随处乱飞虫。明河有影微云外,清露无声万木中。

泽国苍茫秋水满,居民流落野烟空。不知谁解抛忧患,独对青山忆赞公

【注】①明河,指银河。②赞公,宋僧人赞宁,这里借指所忆僧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虚壁”“疏灯”“闲阶”“飞虫”等意象来写秋夜,“一穗红”从形象和色彩来写灯光。
B.颔联写淡云遮映银河,星迹影影绰绰,万木丛中,清露无声,天上人间一派静谧出尘景象。
C.颈联写秋水泛滥成灾,百姓流离失所,而郊野烟波浩渺,一片空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D.尾联写诗人不知何人能解除水患,此番忧虑只有僧人朋友才能领会,呼应题目“写怀寄僧”。
2.诗人在尾联写道“独对青山忆赞公”,请结合诗句分析“忆赞公”的原因。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本诗是苏轼被贬儋州,后遇赦自海南岛返回途中所作。②鲁叟:指孔子。乘桴:乘木筏子。《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③轩辕,即黄帝。《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这是与天地造化合一的音乐。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承题,扣住“夜”字写诗人夜间渡海所见,景物中包含有诗人的强烈情感,抒情基调明朗愉悦。
B.颔联紧承首联“晴”字,描述了海上风恬雨霁星月交辉的动人景象,写景连贯灵动,境界开阔,景中有情,情中有理,意蕴深远。
C.颈联用典巧妙。“乘桴”一典既引孔子为同调,抒发“道不行”的感喟,又扣合眼前“渡海”情景;以轩辕氏“咸池之乐”形容大海的波涛之声,引人遐思。
D.尾联以“兹游奇绝冠平生”来评价自己长达四年的海南岛流放经历,并直言“九死不悔”,表现了他北归的兴奋之情,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坚强自信、旷达豪放的襟怀。
2.清人纪昀评此诗说:“前半纯是比体。如此措辞,自无痕迹。”试简要分析此诗前两联是如何运用“比”的手法的。
2022-05-27更新 | 18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经杜甫旧宅

雍陶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

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

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途经浣花溪畔,不禁触景生情,“忆”字直接点出对杜甫的追忆之情。
B.斯人已去,而今徒见旧宅却不再有新诗,“千金无复”突出对杜甫的推崇。
C.颈联中“迟”字内涵丰富,既有马行迟缓之意,又暗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
D.山月不知人事变迁,夜晚依旧徘徊江上,作者借月之有情反衬人之无情。
2.诗中“沙崩水槛鸥飞尽”一句,是由杜甫《客至》中“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一联化用而来,请简要赏析这样写的妙处。
2022-01-18更新 | 39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长相思·云千重

陆游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

头未童,耳未聋。得酒犹能双脸红。一尊谁与同。

长相思·面苍然

陆游

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词书不直钱。官闲常昼眠。

画凌烟,上甘泉。自古功名属少年。知心惟杜鹃。

1.下列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千重,水千重”,写了水天相接之景,为下文写词人垂钓其间作铺垫。
B.“月明收钓筒”“一尊谁与同”,从词对作者形象的刻画,塑造了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
C.“面苍然,鬓皤然”一句虚写词人的外貌,表现了年事已高的落寞之态。
D.“满腹词书不直钱”一句既有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也有自我解嘲的无奈。
2.两首词所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022-02-24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