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元稹(779-83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7 题号:2102441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

元稹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岳阳楼

李商隐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注】①赤玉幢:指神仙居处。这里指岳阳楼的倒影。②周班:周室封爵的等级。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诗首句从眼前之景写起,描绘了岳阳楼上红日斜照楼窗的景象。
B.李诗首句从岳阳楼地理位置写起,“带百蛮”写出了楚地的荒凉。
C.元诗以“怅望”一词点出心绪,李诗用“无心”抒发了胸中的愤懑。
D.李诗“高唐雨”指楚王梦遇巫山神女的传说,暗指楚王沉溺女色。
2.同是登岳阳楼,但二位诗人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艺术手法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芒种五月节

元稹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注:“暑雨清”,一作“暑雨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直接点题,直言今日芒种,并带出芒种三候之一候:螳螂适应节令而生。芒种时节食物丰盛,能养活螳螂。
B.颔联紧承首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彤云向高远的天空投下影子,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
C.尾联从前面的写景转到写人事,在蚕儿上山、麦子出芒的时节,农人们正忙着收获蚕麦,相逢彼此询问收成。
D.芒种是包含收获和播种的节气,作者以自然质朴的语言,选取富有节气特征的鲜明意象,描绘了一幅夏日图。
2.同样都在写五月天气的“炎”和“暑”,试比较“炎风暑雨清”和白居易《观刈麦》中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在意境上有何不同。
2021-05-03更新 | 5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襄阳楼呈上府主严司空

元 稹

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

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楼莺舌两三声。

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华明。

【注】①王粲: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为“建安七子之冠”,以文采出众著称。②庾公:东晋时期名臣庾亮,据载他曾在武昌登南楼赏月,人们为了纪念他,特建有“庾亮楼”,其景观称作“庾楼明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荷叶像铜钱一样平铺在水面上,比喻巧妙,引人入胜。
B.颔联写水上柳絮、隔楼黄莺,视听、动静结合,委婉道出环境静谧。
C.颈联描述诗人沉醉美景,生活悠闲,随心所欲,流连忘返。
D.诗歌独辟蹊径,抓住“楼”“水”来写,重重叠叠,妙笔相赴。
2.请从记游诗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024-04-12更新 | 9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夜饮

元稹

灯火隔帘明,竹梢风雨声。

诗篇随意赠,杯酒越巡行。

漫唱江潮曲,闲征药草名。

莫辞终夜饮,朝起又营营。


注:①巡,斟酒一周为一巡,越巡,指已经添了好几回酒。②闲征,将药草名嵌入句中作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写宾主无拘无束,开怀畅饮,越巡行再现了他们也饮过程中的豪迈气概。
B.颈联写夜宴酒酣时宾主将药草名嵌入句中作诗并吟唱,体现了他们清雅高洁的情趣。
C.尾联直抒胸臆,主要表达了诗人为朋友的相聚而快乐,为即将到来的离别而伤感。
D.这首诗描写了一次夜宴的情形,诗人的言谈笑语中蕴含着内心非常复杂的情感。
2.有评论认为,这首诗首联的描写非常精彩,请作简要赏析。
2022-06-09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