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温庭筠(约812-86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8 题号:2105999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江花月夜词(节选)

温庭筠

玉树歌阑海云黑,花庭忽作青芜国。

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

杨家二世安九重,不御华芝嫌六龙

百幅锦帆风力满,连天展尽金芙蓉。

珠翠丁星复明灭,龙头劈浪哀笳发。


【注】①春江花月夜词:此题为乐府曲名,内容与题目无关。②玉树:南北朝时陈后主所作的歌曲《玉树后庭花》,被后世认为是亡国之音。③杨家二世:指隋朝第二任皇帝隋炀帝。④华芝:华盖,借指皇帝所乘之车。六龙:六马,皇帝所乘之车由六马所驾。⑤丁星:闪烁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首句描述了陈后主荒淫声色导致国家陷入危难,“海云黑”则预示了国之将亡。
B.“花庭”句写原本花团锦簇的宫廷转眼变成了荒草丛生的废墟,“忽”字突出衰落之快。
C.“秦淮”两句运用拟人,以哀景哀情写秦淮水依旧向金陵漾春色,衬托出国家覆灭的感伤。
D.“杨家”两句将目光聚焦于出行工具,以“不御华芝嫌六龙”表现出隋炀帝的铺张、奢侈。
2.最后四句描写了隋炀帝乘船出游的场景,场景有何特点?诗人是如何表现的?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塞寒行

【唐】温庭筠

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一点黄尘起雁喧, 白龙堆下千蹄马。

河源怒浊风如刀,剪断朔云天更高。 晚出榆关逐征北,惊沙飞迸冲貂袍。

心许凌烟名不灭, 年年锦字伤离别。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成血。


【注】①白龙堆:沙漠名。②榆关:即山海关。③凌烟:凌烟阁。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为其画像并悬挂于凌烟。④青楼:涂饰青漆的采楼,这里指其妻子居住的阁楼。
1.从题材看,这首诗是一首            诗。
2.对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分别言其“寒”和“塞”,紧扣题意。
B.“一点黄尘起雁喧”,“ 白龙堆下千蹄马”,动静结合,写出声势浩大,慷慨赴敌。
C.“河源”“剪短”两句,妙用比喻,突出环境严酷,烘托展示一往无前的赴敌决心。
D.“惊沙飞迸冲貂袍”,以特写镜头表现战士们各个似离弦的箭纵骑疾走,士气高昂。
3.“心许凌烟名不灭”“彩毫一画竟何荣”是否矛盾,请做简要分析。
2017-05-08更新 | 11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蜀府将

唐·温庭筠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注】①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南诏国(大理国)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十年前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B.诗中使用“汉节”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效忠国家的气节。
C.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武艺精湛。
D.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将被闲置冷落。
2.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意比较二者异同。
2018-12-11更新 | 34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 完成下列小题。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宿城南亡友别墅 温庭筠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1.“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景?请简要描述。
答:
2.请结合作品,从思想感情的角度揣摩“还似”二字在两首诗中不同的表达效果。
答:
2016-11-18更新 | 1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