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69 题号:211423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第五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举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原副院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委会理事长尚俊杰向与会嘉宾提了一个问题:元宇宙常态化应用到教育领域还需多久?这也是近一年来常被探讨的话题。

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过近十年的大力推进,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所有学校出口带宽达到100兆以上,接入无线网的学校数超过21万所,99.5%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

尚俊杰指出,元宇宙的本质就是与现实世界交互融通的数字化交互环境。狭义上,它是指基于VR/AR、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让人身临其境的虚拟世界;广义上,它可涵盖数字世界的所有概念,从当前的互联网到未来虚实融合的数字化世界都是元宇宙。

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新的技术,总会给教育变革带来新的可能。元宇宙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具临场感、体验感的学习环境,还可以创造混合现实的学习环境。不过,元宇宙不是教育的万能药。教育是个“慢领域”,不要指望有某个技术能突然地变革它。可以把元宇宙看作教育信息化的高级阶段。长期来看,元宇宙属于颠覆性技术,但短期来看,它的发展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要重视元宇宙研究,为业界实践提供理论指引。

把教育元宇宙融入教育信息化的长远规划和顶层设计中,要明确发展目标和具体方案,为教育元宇宙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指导。以教育新基建推动教育元宇宙发展,将教育元宇宙纳入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方案,加快推进教育专网建设,推动5G、VR/AR、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落地应用,建构智能学习交互等教育新场景。“只有推动教育基建,我们的元宇宙才可能真正‘搭’起来。否则,如果网络很卡顿,学生就不会有兴趣。”尚俊杰说。

加强教育元宇宙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首先要明确元宇宙的技术架构和规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教育领域的实际需求,面向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结合各学科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和相关研究,发现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并进一步总结迭代,形成适用于教育领域的元宇宙技术标准和伦理规则。

元宇宙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最终仍要落脚到学习上。元宇宙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还需慎重。此前,他们考虑进行课件的3D转换,比如把课堂上立体几何的内容通过3D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同学们,但是研究数学的老师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担心这样会限制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当给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环境时,他们注意力究竟是比以前更集中,还是更分散?这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教育元宇宙的发展要能够把握教育的本质,不是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而是真正让技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许鑫强调。

(摘编自科技日报,张盖伦《“元宇宙+教育”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材料二:

自2016年起,关于虚拟现实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相关政策层出不穷。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到虚拟现实与教育场景的有机融合,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2.0”,加快培养紧缺人才。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机构在虚拟现实、元宇宙教育领域投入资金和精力。现将2017年以来中国VR/AR教育培训统计如下:

科技进步的速度正在超越教育体系的演变速度,新知识新技术的诞生、扩散与消亡的周期正在加速变短。信息大爆炸让教育主体和传统教育范式都面临全新挑战。过去学习是为了创造,现在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创造,而VR/AR元宇宙可以打破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边界,实现传统教育模式的升级和教学资源的平衡。

VR/AR元宇宙的最大应用价值是虚实结合,可以带来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为教育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机会。虽然这些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它们已经开始在教育领域中发挥作用,为教师和学生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元宇宙教育领域的蓬勃发展。

然而,VR/AR元宇宙课程内容制作巨大且复杂,需要政府、企业、教师等多方共同发挥长处。教学管理部门应做好顶层规划,制定科学有效的VR/AR元宇宙应用指南与规范;企业应不断打磨产品,提供轻量化的内容制作工具和高质量的情景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师课程制作效率;教师可以积极尝试新型教学方式,基于虚拟教学空间,实现多人远程互动式情景化教学体验,提升教学效果。

(摘编自瑞涯科技《元宇宙+教育:教育创新的新契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信息化已在我国教育领域得以全面推进和应用,互联网已全面覆盖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多媒体教室几乎遍及全国中小学校。
B.信息技术给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变革,元宇宙让学生置身于虚拟世界中,深入地体验学习情境,创建虚实融合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C.元宇宙作为颠覆性的技术推动了教育的快速变革,加快了教育新基建建设,颠覆了教育传统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D.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关注元宇宙教育领域,加快培养信息技术人才,推进虚拟现实、元宇宙的运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一段交代了尚俊杰的身份,使文本更具有权威性,他引出话题,表明元宇宙这一新技术的应用是教育领域的正常现象。
B.在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新知识新技术的诞生、扩散与消亡的周期加速变短,是因为科技进步的速度超越了教育体系的演变速度。
C.运用元宇宙技术有助于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能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真实场景,这在传统课堂当中是难以体验到的。
D.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对先进技术的需求更为迫切,相关学科的教师更应积极尝试新的技术,以提升教学效果。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最后一段的观点的一项是(       
A.幼儿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将传统的玩具和游戏替换成希沃软件等的电子游戏,供孩子们观看。
B.运用多媒体智慧平台为抽象的数学理论构建了直观动态的模型,并向学生展示建构思维图式、图像分析、列式计算等环节。
C.通过放映影视戏剧《雷雨》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内容,学生非常关注影视的画面感和演员的表演技术。
D.学生通过3D动画观看石油化工生产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并通过互动式情景参与“石油的炼制”的过程。
4.新闻的客观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它。以上材料如何体现新闻写作的客观性,请简要分析。
5.如何促进元宇宙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有效运用?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非遗法》的加持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已经从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从对物的保护上升到对人的保护,从对物件的保护过渡到对物件制作技艺的保护。对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成对”保护已经成为共识。这种共识有效地阻止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断流。

但在《非遗法》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混淆非遗概念的问题。有人误将刚创造出来的“现产”当成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误将被改编、改造过的,甚至被西化、被娱乐化的东西当成遗产。其次是保护理念的问题。《非遗法》重点强调了“原真性”保护原则。所谓“原真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原汁原味”,目的是确保每个项目的真实。如果经过我们的保护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东西,保护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历史价值。传承人的底线就是不能传递“假情报”。要严把传承人“入口关”,并将那些伪传承人及早“踢”出传承队伍,不能因为他们影响有序传承。活态传承是非遗的最大特点,但活态传承的本义并不是让非遗改变,而是让非遗通过一个个泥人的制作、一首首山歌的演唱以活态的形式传承下去。活态传承理念的提出也是在告诫人们要礼敬传统,而不是对传承人所传文明随意改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非遗的“原真性”。

随着非遗保护理念的不断深入,未来修订《非遗法》时还会涉及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从理论上讲,真正的非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共同遗产,而不是留给某个人的私人遗产,这一点与文创产品不同。但从传承规律上讲,其知识产权的界定比较复杂,比如一些以家族为传承线的项目,其本身就有不外传的规定;比如经过再次创作的具体作品,因为作品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个性,创作者应该拥有知识产权,如传承者翻唱的非遗民歌具有个人声音。

(摘编自刘海红《有法可依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进入新时代》,《中国文化报》2021年5月)

材料二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农村人口的不断流失,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带来的一个最大困扰就是原本乡村属地的非遗传承主体流失或者缺乏稳定性,导致非遗传承后继乏人。

提升非遗在城市的共享度,实际上就是扩大非遗传播的范围,让城市居民能够感知、共享乡村非遗的魅力。如果从保护非遗本真性的角度看,似乎这样的共享并不适宜,但要破解传承的困局,通过提高共享度,进而扩大非遗的受众范围,受众的增加可能潜在地提高其中少教人成为传承人的可能性,从而营造非遗传承的条件与环境。如今的城市人口结构中,属于第一代进城的人群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在这一群体中,大多数人无论在情感上、记忆上,还是文化认同上仍然与乡土社会保持着高频度、深层次的联系,因此,涵盖了民俗在内的诸多非遗成为连接城乡、沟通新市民和乡村社会的纽带,而他们作为乡村文化承上启下的一代人,既了解乡村文化的过去,又肩负着将其传递给下一代的使命,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乡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我们也知道,随着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文化的交流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乡村非遗的城市共享既可以丰富公共文化一体化的内容,又可能为非遗的传承保护带来机遇。

从这个意义上说,非遗的适度进城,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共享,而且与政府的“送文化下乡”,共同构成了城乡文化双向互动的景观,改变了以往从城到乡的单向文化输入模式,客观上也拓展了非遗未来可能的传承发展空间。

(摘编自杨旭东《提升共享度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要求》)

材料三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两部文化遗产基本法,到有关遗产保护利用创新的一系列特定领域的专项发展条例、指见、管理办法我国形成了各种专项政策和法律法规互补兼容、相互推进的制度化网络,构建了文物保护利用、非遗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创新三条主线的保障体系,为高效率、高质量的遗产保护发展事业提供了制度支撑。

我国的遗产保护发展实践表现出积极进取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对遗产的概念、范畴和价值的理解日益开放包容,遗产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亢实。我们所理解的文化遗产已经超越“架子上的文物”和静态的遗址、建筑的传统范畴,走向更宽泛意义上的包括景观空间、生活方式在内的“动态遗产”和“活态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不断深化,“大遗产”发展思维更加成熟稳健。

我国的遗产保护发展并非局限于单一的专业领域实践探索,而是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总体性、时代性的战略部署。国家宏观设计越来越突显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地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进一步强化与遗产领域的交集和互动。多重国家政策的交织共力、相互呼应,体现了遗产保护发展的“大战略”理念。

(摘编自林秀琴《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智慧》)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随着我国《非遗法》的施行,“成对”保护已成共识。
B.文化的历史价值基于真实基础,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只有完全不改造非遗文化,才保有其“原真性”,才是真正的活态传承。
C.非遗传承需要知识产权制度保驾护航,但由于非遗传承规律的复杂和特殊,在非遗保护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的界定也会变得复杂。
D.城乡文化共享或许不适宜保护非遗本真性,但却能扩大非遗受众范围,增加传承的可能性,营造传承条件和环境,从而打破传承困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离不开传承者的代代相传,因此在非遗传承过程中能否吸纳优秀传承人进行传承至关重要。
B.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失,造成非遗传承主体流失或不稳定,势必影响非遗传承乃至城市化进程。
C.文化遗产基本法的颁布、各项条例法规的出台,为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切实有力的制度保障。
D.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对遗产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充实,“动态遗产”和“活态遗产”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3.下列不属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或保护的一项是(     
A.“薄施淡染:陈扬龙釉下五彩瓷艺术形成与发展”文化展览在株洲博物馆隆重举办,展览引人入胜。
B.国家级非遗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水根参加北京文博会,进行银饰加工现场演示等活动。
C.湖南皮影戏省级传承人吴升平,纸影戏影偶制作技艺传承人吴渊进入校园宣传皮影戏的表演艺术。
D.赫赫有名的岳麓书院,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下来。
4.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是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请根据材料三进行要点提炼,每个要点不超过20个字。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有很大不同,请分别加以简要说明。
2021-09-17更新 | 22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影视媒介继承自图像和色彩的那种天然的、强势的吸引力,是读者们选择视频阅读的首要原因。

视觉研究认为,我们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无需任何文字辅助就可以理解投射到视网膜上的所有图形信息,因为图形是客观事物所能投射的最直观的形象。从这一点出发,文字和言语,均是基于这种图形投射进行抽象化后得出的成果。

影视语言几乎毫无保留地继承了图形直接、有力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在彩色影像几乎完全普及的当下,又将色彩这种能够表达情感基调的因素加入其中,使得视频这种能动的图像所具备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几乎达到巅峰。无可置疑的是,具象的、鲜活的图像显然比抽象的、凝练的文字更趣味盎然,尤其是对于成长在大众传媒熏陶之下的一代人来说,图画和视频是比纸张文本更加亲切的媒介载体。

而数字化时代,智能设备越来越普及,流媒体内容更是不断抢占媒体市场,一部小小的手机,因其随身携带和可移动性,只要你愿意,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视频阅读。在广播电视一统天下的时代,读书总是会被老一辈说成复古而有品位的活动,因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全然不像电视节目那样简单易得。

另一方面,被工业化和信息化不断加速的世代里,生活更加快节奏、碎片化,人类在阅读上也追求越来越快的速度。视频阅读才能够挤进现代人的花边时间,替他们阅读,为他们讲述藏在文字里的秘辛。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更有趣、更生动又更速食的视频阅读,在这个时代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摘编自陆韧嘉《我们为什么选择视频阅读》)

材料二:

①一份《2022国民专注力洞察报告》显示,当代人的连续专注时长,已经从2000年的12秒下降到了8秒。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数据也显示,一个人每天面对屏幕至少150次,平均每6.5分钟看一次手机。

②不经意中,智能手机已经改变了人的生活、学习状态。一方面,各种生活刚需移到了手机上,拿防疫来说,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报告上网,手机成生活必需工具;另一方面,人频繁地使用手机,每天不停刷屏,必然导致专注力下降。专注时长,说的是人一天平均下来的单位专注时长。人专注时长只有8秒,连金鱼(9秒)都不如,很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做事质量打折,而最根本的还是获得感、劳动快乐感严重缩水。

③专注力下降的直接原因,或许就来自手机带来的学习、娱乐、生活方式多元化。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202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当下年轻人的学习途径多种多样,看教学视频(48.5%)是使用最多的途径,然后是看书(47.0%)。受访者还在广泛利用平台和工具学习,如搜索引擎(39.5%)、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39.2%)、短视频(39.1%)、贴吧和兴趣社区(31.9%)等。以往在周末某个下午,抱着一本书一看就是一下午,这种沉浸式阅读,意味着专注时长可达数小时,其得来的满足快乐感无与伦比。而如今即使有这样的阅读心境,也会被习惯性的回微信、看短视频、刷朋友圈打断。那种酣畅淋漓专注做一件事的快乐正在离我们而去。

④专注力是人类最宝贵的能力和资源。科学家长期专注一个领域,产生划时代科学成就和文明成果。文学家伏案疾书长达数年,写就不朽名作。学生从专注中收获学习快乐,为一生能力素养打下扎实基础。人类要学会与无聊、片段、碎片作斗争,多一些完整连接性,才能赋予生活以逻辑和意义。

⑤手机正在偷走我们的时间,撕扯生活固有的意义,专注力下降成为一种危险的趋势。但是我们还可以自救,以自制克制对抗生活碎片化。要立下远大理想,不断为生活设下小目标,用专注带来的快乐感对抗反复看屏带来的空闲无聊感,生活和学习终将会阳光穿破迷雾

(选自程振伟《别让专注力被无意识刷屏偷走》)

材料三:

你有多久没有完整读过一本书了?

数字时代,信息如海。阅读的载体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看书到读屏,从电脑屏、平板屏到手机屏,从文字到图像、声音,从微博、微信到长短视频。如今,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已经成为主流的三种知识载体,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阅读?

全媒体时代带来了阅读载体的多元化,同时也为内容表达和呈现方式提供了变化创新的可能,因此,阅读方式的改变不仅是载体不同,还意味着阅读效率和效果可能有差异。一般而言,纸质阅读适合深阅读,电脑屏阅读适合研究性阅读,手机阅读更适合快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听书可以是休闲阅读。这些并非定论,每个人对于不同的阅读方式一定有自己的体验与感受。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有人说读书的目的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了解资讯、休闲娱乐、思考人生、学习专业知识。如果要实现这些阅读目的,既需要浅阅读、泛读,也需要深阅读、精读。至于阅读方式,那就因人而异了。因为无论浅阅读还是深阅读、泛读还是精读与读屏还是读书、看报刊还是看书并无一一对应关系。读书也可以随便翻翻,手机刷屏也能够引发深思熟虑

读屏时代其实是一个大阅读时代——阅读几乎可以在所有场景中发生,几乎所有内容都可以被阅读,所有人都需要阅读陪伴终身。无论读屏还是读书,千万不要忘了阅读的初心,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兴趣去阅读。你可以选择忙时读屏,闲时读书,也可以从纸上指间复合阅读。只要你有真兴趣,你就会深阅读。

(摘编自陈超《读屏时代我们怎样阅读》)

1.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者选择视频阅读的首要原因是其继承自图像和色彩的那种天然的、强势的吸引力。
B.图形是客观事物投射的最直观的形象,所以我们无需任何文字辅助就可理解其信息。
C.调查结果显示,专注力下降,跟手机带来的学习、娱乐、生活方式“多元化”有关。
D.在各领域,专注力都是宝贵的能力和资源,它能转换成各种成果、收获,提升劳动快乐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分析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要从影视媒介、智能设备、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了选择视频阅读的原因。
B.材料二选用了洞察报告和问卷调查,并列举了大量数据,使论证过程更具说服力。
C.材料三开篇提问,并列举数字时代的多种阅读载体,引出话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D.材料三中大量运用了对比论证和事例论证,分析了读屏与读书的区别及联系。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某幼儿园每天利用固定时间给孩子们播放喜马拉雅音频《假如历史是群喵》,孩子们非常喜欢听。
B.股民李先生最近关注了几个新媒体公众号,他利用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浏览这些信息,很有收获。
C.多乐士开展“百万多彩活动”,用户通过手机游戏可改变游戏剧情,兑换真实的“家易涂”服务面积。
D.王女士坚持每个周末都带着孩子到市中心图书馆看书,她表示这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幸福的时刻。
4.请概括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三则材料都涉及“读屏”(视频阅读)的话题,请分别概括各材料对“读屏”的观点与态度。
2022-07-18更新 | 9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发生嬗变。近几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大博物馆纷纷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文化遗产“用户体验”,利用诸如VR技术、虚拟空间技术等生成逼真、实时、三维虚拟场景,强化展览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和互动需求,加强观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理解。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都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故宫博物院等富集文史资源的国有文化单位,基于传统文化“IP”,通过与游戏、动漫、影视、文学以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器物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人们争相体验的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截至2017年底,故宫文创产品已突破10000种,文创产品收入达15亿元。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和更大影响,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还比较少,缺乏像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合适贴切的表达方法,最终呈现出既具备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进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进行“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伟大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的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圆圆圈圈相套的“三圆”舞台与月圆人圆的佳节寓意相映衬,新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打造如诗如画般的佳节美景……今年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中秋晚会》以兼收并蓄、多元交融的样式诠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通过《江月初照》《山河明月》《皓月千秋》三个篇章,将神州大地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实景山水完美结合,实景、虚幻、内景、外景,共同描绘了一幅“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的美好景象。在这场展现亲情、乡情、中华情的团圆盛会中,全球华人目光汇聚,共谱血脉亲情。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家庭、亲情、团聚的文化内涵。总台中秋晚会围绕月文化设题,构建了一幅中秋习俗和民风的斑斓画卷。晚会在故事化叙事传播中将深厚的传统文化凝结成民族符号,层层推进、不断深化,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时代光彩和人文魅力。在观看总台中秋晚会的同时,观众不仅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科技与艺术的交融,让中华文明的瑰宝更鲜活地展现在舞台上,也为晚会增添了时代特色。总台中秋晚会首次采用超高清和三维声制作播出,借助科技力量,实现了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今呈现方式的交融,扩展了传统文化的传播空间。

在节目展现形式上,构建了立体多元的多维空间,实现虚拟场景、外景拍摄和现实舞台的有机结合,使深厚文化底蕴与创新技术手段相得益彰。歌曲《声声慢》《这一生关于你的风景》中用特效展现苏绣的精美,千针万线,绣出了深植其中的匠心;《银河中的星星》通过虚拟制片技术,实现晚会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的互动,来自中国空间站的祝福声声入耳。

中秋节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外华侨华人中的影响愈发强大。总台中秋晚会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前沿科技创新融合,不仅是中华儿女相互倾诉对美好生活愿景的大舞台,也是寄托思乡之情的平台,还是一张文化名片——生动反映着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蓬勃生命力。

(摘编自《2022年中秋晚会:汇聚全球华人目光       共谱中华血脉亲情》)

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摘编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全部借助数字技术。
B.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C.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运用数字技术将中国元素与时尚表达结合起来,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
D.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因此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下列对材料二的内容理解及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秋晚会构建了多维空间,第一次实现了虚拟场景、外景拍摄和现实舞台的有机结合。
B.文章举中秋晚会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的互动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前沿科技居于领先地位。
C.中秋晚会汇聚了全球华人的目光,谱写了一首血脉亲情之歌,是我们民族符号的体现。
D.中秋晚会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3.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作者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特色的文化形态,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材料二作者认为新技术和传统文化相融合,能实现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今呈现方式的交融,可以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播空间。
C.材料三习近平书记指出要让中华文明与多彩文明一起,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就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D.三则材料虽然角度不同,但都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不但要创新性发展,而且还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4.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看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请简要说说两者的不同。
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请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传统文化该如何更好地创新发展和传播?
2022-11-04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