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咏史怀古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22 题号:21180387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凉山。昔为六朝都城。②辇路:楼阁间的通道。

1.下列对词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起笔用“空”字,写出石头城周围的环境十分空旷,昔日的繁华消逝得无影无踪,表达了昔盛今衰之感。
B.上片后几句连用几个意象,想象历史上曾经接连不断的激烈战争场面,鲜活地再现了英雄豪杰征战南北的英姿,表达崇敬之情。
C.“歌舞尊前”三句,感慨曾在这里唱歌跳舞、推杯换盏、对镜梳妆的人,不觉间流逝了青春,充满了对时光和年华逝去的无奈。
D.下片中的“芳草”和“明月”一个年年勃发,一个永照秦淮,生动地反映出六朝宫殿已残破不堪,字里行间,浸透着“黍离”之感。
2.此词次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题材都是咏史怀古,请从景物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情感方面,比较两首词的不同。
【知识点】 咏史怀古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越王勾践墓

柴望

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注】①柴望:南宋诗人。②秦望山:山名,在浙江绍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落日余晖的景象开篇,又以“自”“谁复”等语词抒发诗人强烈的情感。
B.“雨打乱花”、“鸟翻黄叶”景象,和“复道”、“宫墙”联用,形象鲜明,极具张力。
C.诗人发出“莫向高台望”的感慨,意在表明自己对官场险恶仕途坎坷的深切感受。
D.这首怀古诗写法上富于变化,或写景,或抒情,词语选用精当传神,感染力强。
2.诗人为什么“伤心”“凄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1-11-26更新 | 20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连用“凤凰”一词,既是扣题,又使诗句在音节上流转明快。
B.颔联描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寄寓人事沧桑、六朝兴废的感慨。
C.“半落”描写青山之若隐若现,“中分”描写江水把白鹭洲分割成两半。
D.这首诗内涵丰富,既有繁华不在自然永恒的感慨,也有现实无奈的感喟。
2.尾联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21-03-21更新 | 16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乌栖曲

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②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多。

东方渐高奈尔何!


(注)①乌栖曲: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旧题。②银箭金壶:指刻漏,为古代计时工具。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两句并未具体描绘吴宫的豪华和宫廷生活的淫靡,却勾画出日落乌栖时分,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和宫中美人西施醉态朦胧的剪影。
B.“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中的“未”和“欲”两字,紧相呼应,微妙而传神地表现出吴王那种惋惜、遗憾的心理。
C.“东方渐高奈乐何”的结尾意味深长。这一句,只是表达恨长夜之短的吴王所发出的欢乐难继,好梦不长的叹喟,并未表达诗人对沉溺不醒的吴王敲响的警钟。诗就在这一问句中陡然收煞,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省。
D.这首诗在构思上有显著的特点,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写出吴宫淫靡生活中自日至暮,又自暮达旦的过程,在形式上也做了大胆的创新。
2.整首诗主要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1-10-13更新 | 1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