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0 题号:2122769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都是写“愁”的名句,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高三·重庆·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归朝欢·题晋臣敷文积翠岩

辛弃疾

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先生拄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

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结亭三四五,会相暖热携歌舞。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


[注] ①赵不遇,辛弃疾的朋友,字晋臣,曾为敷文阁学士。此时与辛弃疾均去职赋闲。②缘底,为什么。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起笔迭用两则神话传说,把积翠岩想象为折断的天柱、补天的神石。
B.词人不辞辛苦,拄杖来到积翠岩,只是为了尽情欣赏积翠岩秀美的风光。
C.牧童击石取火,牛羊以石磨角,积翠岩不幸流落山谷中,却仍有其功用。
D.词人于积翠岩结亭会友,心生感慨,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的情怀近似。
2.“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两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词分析。
2021-06-03更新 | 59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鹅湖①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②,且休休③。一丘一壑也风流④。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①鹅湖:山名,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北。东晋人龚氏曾于此地养鹅,故名。辛弃疾被朝廷闲置,曾几度居于铅山鹅湖。②书咄咄:《晋书·殷浩传》,殷浩被放黜后,口虽不言,却日日用手指在空中写”咄咄怪事”四个字。咄咄,表示失意后的不满。③休休:指辞官隐居。唐时司空图曾隐于中条山,作休休亭,度作《休休亭记》以明志。④一丘一壑:班固《汉书·叙传》载:“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枕簟”一句写出了气候变化,已入深秋,枕簟凉,溪堂冷,这种清冷的感觉,既是自然环境的反映,也是词人心绪的外现。
B.“断云依水晚来收”一句写水上风光,漂浮在水面的片断云彩在落日余晖中渐渐消散,构成了一幅水远天长的广阔画面。
C.“红莲”“白鸟”二句写近前景物,运用拟人手法,红莲白鸟相映衬,境界虽美,但却流露出词人内心的苦闷。
D.“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运用典故,写词人何妨像司空图一样纵情山水,欣赏大自然一丘一壑的美丽风光。
2.结句“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语言浅淡,明白如话,却又含蕴无穷,请结合整首词简要分析。
2022-06-14更新 | 9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即席和韩南涧

辛弃疾

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绿野先生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未知明日定阴晴。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


[注]①韩南涧:即韩元吉,号南涧,南宋词人。②绿野先生:唐代宰相裴度隐退后,于洛阳建别墅,名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诗酒相娱,不问政事。
1.对本词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从音乐性来看,“临江仙”属词牌名B.从词题来看,本词属于友人唱和之作
C.从结构上看,本词可划分为上下两片D.从用韵来看,“生”字可单独成韵
2.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平原一片丹青”,写出春日平原花红草绿、秀美如画的情景。
B.“花飞蝴蝶乱”,描绘出春天花飞蝶舞、生机勃勃的烂漫景象。
C.“绿野先生闲袖手”,借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悠然自在的心态。
D.“未知明日定阴晴”,暗含着作者对前途命运变幻不测的忧虑。
3.结合作品,赏析画线句。
2019-11-19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