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汉 > 班固(32-9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5 题号:2130076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选自《汉书·魏相传》)

材料二:

秦二世时,项梁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西破秦军濮阳东,秦收兵入濮阳。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因西略地至雍丘,大破秦军,斩李由,还攻外黄。项梁益轻秦,有骄色。宋义进谏于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兵少惰矣,而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梁弗听。而使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曰:“今武信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兵益章邯击楚军,大败之,项梁死。

晋末,河间王颙在关中,遣张方讨长沙王乂,方率众自函谷入屯河南。惠帝遣左将军皇甫商拒之,方潜军破商,遂入洛阳。乂奉帝命讨方于城内,方军望见乘舆,于是少却,方止之不可得,众遂大败,杀伤满衢巷。方退壁于十三里桥人情挫衄无复固志多劝方夜遁。方曰:“兵之钝是常事,因败以为成耳。我更前作垒,出其不意,此兵法之奇也。”乃夜潜进逼洛阳城七里。乂既新捷,不以为意,忽闻方垒成,乃出战,遂大败而还。

(节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

【注】①②颙、乂:参与西晋八王之乱的河间王司马颙和长沙王司马乂。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方退A壁于B十三里桥C人D情挫E衄F无复固志G多劝H方夜遁。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恃,指倚仗,与成语“恃才放旷”中的“恃”意思相同。
B.悉,指全部,与《桃花源记》“悉如外人”中的“悉”意思不同。
C.利,成功,与《劝学》“非利足也”中的“利”意思不同。
D.贵,指可贵,与《师说》“是故无贵无贱”中的“贵”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项羽先后攻占城阳、濮阳东、定陶,项梁更加轻视秦军,宋义此时规劝项梁,让他不要骄傲。
B.宋义规劝项梁,项梁不听,宋义认为项梁必败,因此在出使齐国途中劝高陵君慢点去见项梁。
C.张方与司马乂对垒,见惠帝乘坐的车子,让军队稍微后退,可一退不可收拾,只得赶紧连夜逃走。
D.张方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可贵的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而转败为胜,他最后采用了出奇制胜的战法。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兵少惰矣,而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
(2)惠帝遣左将军皇甫商拒之,方潜军破商,遂入洛阳。
5.材料一提到“骄兵必败”,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代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煜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1.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B.汉亦留之以相   当:抵押
C.而系张胜             收:逮捕D.又非亲属,何谓相       坐:定罪,治罪
2.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的(     
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②单于使使晓武,论虞常
③缑王等皆死,虞常                       ④虽,何面目以归汉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见犯乃死,重负国
A.送匈奴使留在汉者B.皆为陛下所成就
C.子卿尚复谁为乎D.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宫”是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也可指太子本人。 东宫也可以指太后所居之宫。
B.“卿”是西周至战国时的爵位,公以下、大夫以上为卿,后分为上卿、中卿、下卿三级。
C.“迁谪”谓官吏因犯罪被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D.“庠”和“序”指的是地方开设的学校,如《寡人之于国也》中有“谨庠序之教”。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候,本不该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里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行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体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2020-09-17更新 | 4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数岁,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李)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廷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其兵尽没,余亡散得归汉者四百余人。单于既得陵,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材料二:(李)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赦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上闻,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其后,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非我也。”李绪本汉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匈奴攻之,绪降,而单于客遇绪,常坐陵上。陵痛其家以李绪而诛,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

(节选自班固《汉书·李陵传》)

材料三:苏武者,故右将军平陵侯苏建子也。孝武皇帝时,以武为栘中监使匈奴。是时匈奴使者数降汉,故匈奴亦欲降武以取。单于使贵人故汉人卫律说武,武不从。乃设以贵爵、重禄、尊位,终不听。于是律绝不与饮食,武数日不降。又当盛暑以旃厚衣并束之日暴武心意愈坚终不屈挠。称曰:“臣事君,由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守节不移,虽有斧钺汤镬之诛而不惧也,尊官显位而不荣也。”匈奴亦由此重之。武留十余岁,竟不降下,可谓守节臣矣。《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苏武之谓也。匈奴绐言武死,其后汉闻武在,使使者求武,匈奴欲慕义归武。汉尊武为典属国,显异于他臣也。

(节选自刘向《新序·节士》)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标示出来。

又当盛暑以旃厚衣并束之日暴武心意愈坚终不屈挠。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闻其家声”与“素与副张胜相知”(《苏武传》)的“素”含义相同。
B.“以亡救而败”与“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的“亡”含义不同。
C.“欲降武以取当”与“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屈原列传》)的“当”含义相同。
D.“子为父死无所恨”与“此三者,吾遗恨也”(《五代史伶官传序》)的“恨”词性和含义均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受命统率五千射手步兵深入居延海以北,目的是分散匈奴兵力,以减轻贰师将军李广利所率部队的压力。
B.李陵军在进军途中遭遇匈奴单于所率的八万兵马围攻,双方激战,匈奴军伤亡上万人,李陵军苦战力竭。
C.李陵投降匈奴后,受到单于的赏赐和重用,但由于大阙氏的反对,单于又疏远了李陵,将其流放至北方。
D.苏武在匈奴十多年,坚守节操不肯投降,汉、匈两方对他的忠义之举都有所推重,刘向也引《诗经》之语表示赞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
(2)虽有斧钺汤镬之诛而不惧也,尊官显位而不荣也。
5.关于苏武在匈奴遭受的非人待遇,刘向在《新序》中的记载和班固的记载(即教材中的《苏武传》)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3-12-10更新 | 23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①,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

(选自班固《汉书·艺文志》)

【注】①赋: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最早指出赋体文学和《诗经》间的源流关系。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除班固外,“汉赋四大家”的另外三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语段,概述《传》中所言“赋”的作用。
2019-01-14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