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 题号:21345623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维山新兴寺,宿石屏村谢叟家

许浑

晚过石屏村,村长日渐曛。

僧归下岭见,人语隔溪闻。

谷响寒耕雪,山明夜烧云。

家家扣铜鼓,欲赛鲁将军【注】

【注】鲁将军,三国名臣鲁肃。当地百姓有在社日祭祀鲁肃的习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并借助“长”“渐”二字,写出了时光的流逝。
B.颔联运用白描的手法,诗句的意境与“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相似。
C.尾联描写了锣鼓喧天、祭祀鲁肃的画面,表达老百姓对鲁肃的崇敬之情。
D.诗人游山访寺,诗歌却主要刻画村民生活,体现诗人对底层百姓的关注。
2.元代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请结合该说法,谈谈你对本诗颈联“相应相避”的理解。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张孝祥

湖海僖游客,江汉有归身。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阻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注】①张孝祥:祖籍安徽,南宋爱国词人,力主抗金复国。②沉累:屈原自沉沅湘,无罪被迫而死,此处借指屈原。③虞舜:上古明君。④杜若:一种芳草。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已疲倦于湖海飘泊、宦海浮沉的生活,而今又要乘船赴任,官场厌倦之情陡升。
B.词人纵笔直写登楼远眺的景色,夕阳远山水面草木,引起他内心深长感触,思绪翻腾。
C.词人凭吊屈原感其身处浊世而不被重用的遭遇,追怀虞舜以表达对清明政治的期盼。
D.君山开遍艳丽的杜若花,烂漫的美景反衬出词人心境的悲凉,以景结情,韵致有余。
2.上片“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3-08-09更新 | 6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老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①《野老》写于760年,这时杜甫避乱来入蜀,在成都西郊草堂定居。②琴台,汉司马相如弹琴的地方,在成都浣花溪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野老即村野老人,此为诗人自称,也为自嘲,有怀才不遇、沦落漂泊之意。
B.诗人心中深念家乡,可惜自己年老体衰,无法翻越险峻的剑阁,徒生悲叹。
C.诗人对“片云”发问,为什么要停留在琴台呢?物我合一,寄意含蓄蕴藉。
D.本诗以景作结,萧瑟的秋风袭来,寒意侵人,城头的号角入耳,凄切悲凉。
2.古人评价此诗:“前摹晚景,真是诗中有画;后说旅情,几千泪痕湿纸矣。”请简要分析。
2021-05-14更新 | 38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对酒

【宋】陆游

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

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

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

长安不到十四载,酒徒往往成衰翁。

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

对酒五首(其二)

【唐】白居易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注】①长安,代指南宋都城临安。②九环宝带:古时帝王和官僚穿常服时用的腰带,这里指佩带这种“宝带”的权贵。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开头四句新颖别致,写出饮酒的作用和兴致,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生活经验。
B.陆诗“流莺……”两句承接上文的“好花”,描绘了一幅花红柳绿、风暖莺歌的美好春光图。
C.陆诗中的七、八句以“酒徒”“衰翁”称呼朝中权贵,表现出诗人对临安政事的深切忧虑。
D.白诗前两句以“蜗牛角”“石火光”为喻,写出人生活空间非常狭小,生命也十分短暂。
2.两首诗都是饮酒之作,却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态度。请简要分析。
2022-07-26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