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769 题号:2134963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

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陈奂生肚里吃得饱,身上穿得新,手里提着一个装满东西的干干净净的旅行包,(1也许是气力大,也许是包儿轻,简直像拎了束灯草,晃荡晃荡,全不放在心上。他个儿又高、腿儿又长,上城三十里,经不起他几晃荡;往常挑了重担都不乘车,今天等于是空身,自更不用说,何况太阳还高,到城嫌早,他尽量放慢脚步,一路如游春看风光。

他到城里去干啥?他到城里去做买卖。稻子收好了,麦垄种完了,公粮余粮卖掉了,口粮柴草分到了,乘这个空当,出门活动活动,赚几个活钱买零碎。自由市场开放了,他又不投机倒把,卖一点农副产品,冠冕堂皇。

他去卖什么?卖油绳。自家的面粉,自家的油,自己动手做成的。今天做好今天卖,格啦嘣脆,又香又酥,比店里的新鲜,比店里的好吃,这旅行包里装的尽是它;还用小塑料袋包装好,有五根一袋的,有十根一袋的,又好看,又干净。一共六斤,卖完了,稳赚三元钱。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画横线句子“简直像拎了束灯草”。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今天做好今天卖,又香又酥,比店里的新鲜、好吃”,从语意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贾平凹坦言自己青睐“中国表达”,写作的材料要呈现国情、世情和民情,,而不是在房间里道听途说编出来的。他的小说《秦腔》是对中国内地在世纪之交社会巨变期所作的一份生活记录,展现了农村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衰落、颓败及农民的迷惘、焦灼。这既是对历史的回望,,进而引发读者关于乡土中国未来走向的探索。

秦腔戏的嵌入构成小说独特的“天窗”结构,实践了贾平凹以实写虚的抒情美学。“在《秦腔》里,我以最真实朴素的句子去建造浑然多义的意境,这好比造房子,有坚实的基、牢固的柱墙,而房内全是空虚,让阳光照进,空气流通。”贾平凹将小说的实像、实境比作房子的实体,而虚像、虚境,它们透过天窗进出,而这个“天窗”就是小说虚实相生的路径——秦腔戏。

如果《秦腔》是书写乡愁的抒情诗,那么秦腔戏就是诗中反复吟咏的典故,包孕着天地人合一的庞大象征体系。贾平凹将乡土的冲击、裂变、没落也排演成一出大戏,在过去、当下和未来,在寥廓的天地间,在自然、文化的交融激荡里,发出沉郁顿挫的“伤逝”之声。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和文中划线句子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是(     
A.“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B.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福临路工房的两千个左右的包身工人,隶属在五十个以上的带工头手下,她们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的“机器”。(夏衍《包身工》)
D.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鲁迅《阿Q正传》)
3.选文末段多处运用了比喻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5-25更新 | 13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词人柳永写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黄叶飘零,兰舟催发,一声声凄切的蝉鸣,竟然让人无语凝噎。

有时候它们喜欢成群结队端坐树梢,顶着明晃晃的日头叫,那鸣叫声连天接地,密密实实,整个世界再无其他声音了,那种肆无忌,杂乱而悲怆的鸣叫声,让人心烦意乱,是为即将消失的秋天送行,还是为它们自己即将结束的生命唱一首挽歌呢?它们已经乱了方寸,顾不得自己的形象了

其实,一只蝉的鸣叫,还是颇有意境的。

深秋时节,每当月上柳梢头的时候,我的窗外总会有一只蝉儿鸣叫。很准时,像是跟谁有过约定。怯怯的,低低的,细细的那么几声,像游丝,像花瓣轻吻微风,像一对情侣窃私语。这个时候,我会搁下笔,站在窗前,看那清幽的月光下,几棵槐树,一丛秋草,槐花缤纷,树影婆娑,一声声虚虚实实凄凄切切的蝉声,从耳畔,一直到心底。

1.下列选项中,蝉声表达的意境与上文第二段中蝉声表达的意境最接近的一项是(     
A.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B.牧童骑黄牛,歌声报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C.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D.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如何描写蝉鸣声的?请简要分析。
2024-04-22更新 | 1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的格局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自我主义并不限于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杨朱,连儒家都该包括在内。杨朱和孔子不同的是杨朱忽略了自我主义的相对性和伸缩性。他太死心眼儿,一口咬了一个自己不放;孔子是会推己及人的,可是尽管放之于四海,中心还是在自己。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是很好一个差序格局的譬喻,自己总是中心,像四季不移的北斗星,所有其他的人,随着他转动。

1.在论述“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时,费孝通先生分别用了三个精彩的比喻,请找出喻体并说明各自的喻义。
2.有两部名著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其中一部是《红楼梦》,所反映的是亲属路线;另一部是《水浒传》,所反映的则是朋友这条线。根据《乡土中国》“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比较并说明《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宝玉和宝钗,哪个亲属关系更近?
2023-06-02更新 | 2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