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汇 > 一般词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 题号:2150225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是一种呵护。记得幼时,妈妈就常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不屑一顾。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旧,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轻轻颠覆。

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痛苦,只是一种习惯。风一吹,我就掉过头,顺着那一习凉,把目光聚焦窗口。我不仅发现了窗外的一切,还看到了一种悬空。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

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然后悬空放置,身不由己。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茶几、沙发电视,都与我一样悬空着。我的心空荡荡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我唯一的依靠——飘忽不定的水。在这个城市生存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悬空的,面对黑洞洞的窗口,我找不到答案,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顺着吹来的凉风掉过头,把目光聚焦到窗口。”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们的部队——三团一营的战士们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姑娘。(《大战中的插曲》)
B.“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复活》)
C.“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荷花淀》)
D.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玩偶之家》)
3.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牢牢、常常、轻轻”,说说它们和“牢、常、轻”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目前,近视手术主要包括两种:。角膜激光手术的适应症是患者的屈光度稳定,稳定的标准是每年增加的近视度数不超过50度;眼内手术主要适用于一些高度近视的患者,该手术最高能矫正1800度的近视,但前提也是屈光度稳定。

还需要注意,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做近视手术,它对患者的眼部条件也有要求。比如角膜激光手术就要求患者自身的角膜足够厚,同时角膜形态正常。角膜激光手术是通过切削角膜组织,打薄角膜厚度,改变角膜的屈光力来矫正近视的。,必须剩余一定的厚度,保证眼睛安全。好比一堵墙,如果只打掉一小部分,不会出问题,但如果打掉得太多了,那么这个墙就会塌了。眼睛也是这样,角膜属于眼球壁的一部分,如果切削后剩余角膜基质层厚度小于250μm,那么有可能剩余的角膜厚度不足以抵抗眼球内容物的压力,术后就会有发生角膜扩张、圆锥角膜的机率。另外,,对于角膜形态不对称、圆锥或疑似圆锥角膜的患者来说,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也比较大。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不15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可能”一词,请分析其用意。
2024-04-05更新 | 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
B.要想战胜灾难,单靠一时的热情,单靠主观愿望,事情果然是办不好的。
C.她还说,当年参加过正太路作战的日本旧军人再三向她表示,他们对不起中国人民,非常抱歉。
D.你们在这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运筹帷幄,把我们从一个胜利引向一个新的胜利,是多么不易啊!
2020-09-27更新 | 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先秦儒家思想奠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孔子周游列国,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宣扬儒家精神,晚年回到鲁国笔耕不辍地整理古籍、教育士人,为文化传承做出巨大贡献。这种弦歌不辍、(               )的精神深深植根于民族的记忆,成为民族精神的(               )。《周易》中言“”,呼吁人们以积极进取、明朗刚健的姿态,坚持不懈地追求高远的理想;《论语》中言“”,强调人当志存高远,且对“仁”之大道的追求永不止息。这种磅礴向上的奋斗进取精神,让中华民族历经风雨忧患、饱尝沧桑巨变仍屹立不倒,这就是民族精神的力量所在。

先秦儒家思想奠基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民本追求。儒家思想虽然讲究封建等级制度,但是其“安民”“保民”的思想在客观上加强了民本思想的长远发展。《论语》中对修身做出了不同维度的要求——“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强调君子提高自身修养的终极目标,是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孟子更是提倡“”,为黎民百姓发出了最响亮的(               )的呼喊;荀子言“”。他们把重民、安民的种子埋在治国者心中,在后世结出民本思想的累累硕果。

1.依次填入文中(     )中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薪火相传     底色     振聋发聩B.一脉相承     底色     振聋发聩
C.薪火相传     本色     震耳欲聋D.一脉相承     本色     震耳欲聋
2.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对应位置,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A.②①④③B.③①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后写在答题卡上
2024-01-12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