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50 题号:215024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文化的基础性作用:产业兴旺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熟悉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生态宜居需要农民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习惯。乡风文明需要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治理有效需要农民具备法制观念、掌握法律常识。这些美好的目标如果没有文化作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

乡村振兴需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消除落后文化的不良影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少扶贫干部发现,落后的文化观念所带来的思想保守落后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有的贫困群众缺乏劳动技能,难以开展劳务输出;有的长期享受扶贫待遇,“等靠要”思想严重……可以说,根深蒂固的落后文化观念是脱贫攻坚的一大障碍。“十三五”时期,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但要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还要我们久久为功,消除落后的文化观念,普及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培育新一代农民。

乡村振兴需要用文化凝聚人心。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只有农民人人参与,才能使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生根发芽、产生实效。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文化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上的独特作用,让农民真正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明白做什么、如何做、怎么做,懂得自己既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增强自觉性。通过文化“铸魂”,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思想观念上、在生活方式上、在价值追求上统一到中央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上来,为巩固脱贫成果、建设幸福美好的新农村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乡村振兴需要发展文化产业。农村是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多彩的非遗技艺、古朴的古村古镇、独特的民俗风情、优美的自然景观……都是文化产业的要素,经过产业化开发就可以成为致富之源。位于成都市附近的明月村现在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就会游客云集,热闹非凡,因为这里拥有数十座风格各异的非遗工作坊,聚集着上百位来自全国乃至海外的艺术家,成为远近闻名的非遗村、文化村。通过开展乡村旅游,明月村迅速脱贫,不但村民家家住上小洋楼,村容村貌也大为改变,绿水青山、翠竹鲜花,处处透露着优雅整洁,让明月村赏心悦目,成为度假胜地。

乡村振兴需要移风易俗、树立文明风尚。古人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在一种良好的文化熏陶下,即使是落后分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发生改变。当前农村地区还存在各种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俗,如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往来负担沉重,封建迷信活动有所反弹,流行打牌搓麻将等娱乐活动……迫切需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摒弃传统陋习,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摘自人民日报《加强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2021.10.04,有删改)

材料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高校要主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明确自身责任、发挥自身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服务支撑。

提高教育水平。乡村振兴离不开知识和人才,需要大力发展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高校要瞄准乡村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将教育资源转化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动能。一方面,探索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有效途径。广大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要持续开展支教行动,逐步提升乡村基础教育质量。深度推进校地合作,拓宽教育扶贫途径,借助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建设,促进乡村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另一方面,挖掘和利用乡村教育资源。鼓励高校师生开展农耕文化、民间文化研究,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赴乡村开展体育、美育活动,送文艺演出下乡,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此外,还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借鉴乡村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手段,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供给质量。

强化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村是充满希望的土地,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需要更多优秀涉农人才。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一是培养涉农综合型人才。在教育部门指导下,将招生计划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用好专项计划招生政策,扩大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优化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人才。二是引导师生服务乡村。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技特岗计划等项目,推动各类人才资源向基层下沉。选送一批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工作作风过硬的中青年教师、科技服务团,投身乡村、建设乡村。三是提升基层人才综合素质。统筹规划高校教育资源,发挥学科优势,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培训机制,提升基层干部、农民、教师、医生等群体的素质能力。

(摘自人民日报《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支撑》2021.09.29,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文化支撑,这就要求农民要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法制观念。
B.根深蒂固的落后文化观念是脱贫攻坚的一大障碍,因此要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C.要想通过文化“铸魂”,应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巩固脱贫成果、建设幸福美好的新农村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D.农村是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只有经过产业化开发才能成为农民的致富之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振兴需要移风易俗,树立文明风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培育新一代高素质农民。这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部分。
B.中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贫困,这来之不易的成果需要我们消除落后文化观念来巩固。
C.当前农村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做到摒弃传统陋习,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D.为了有效提高教育水平,高校只要瞄准乡村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就能将教育资源转化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动能。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乡村文化建设的一项是(     
A.山西省委宣传部委派摄影家张国田打造了“前沟之恋”“禾田小镇”等集餐饮住宿、休闲度假、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扶贫项目。
B.陕西袁家村自2007年始兴起旅游,如今游客百万,资产已经过亿,被奉为乡村旅游黑马之典范。
C.乡村振兴青年菁英班旨在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领军人才,为国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一支有情怀、有知识、有能力的“三农”人才。
D.毛城子镇成立了吉林省首家乡镇文联,文联下设二人转、大秧歌、民俗、音乐、诗词、书画摄影6个协会,共有会员1105人。
4.材料一采用什么论证结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假如你是来自农村的在校学生,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将如何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服务。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恒定不变的价值,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近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与互动需求,加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数字敦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多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就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拜九叩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有删改)

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
B.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D.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
2.下列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用数字教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
B.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证了当前传统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C.材料二指出“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可见中国文化要想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困难比较大。
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包含对二者的褒贬评价,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
3.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特色的文化形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材料二认为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
C.材料三认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转化、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要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D.三则材料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而且还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基因。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播与创新发展?
2022-04-08更新 | 8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网络公开课:终身学习的广阔海洋
网络公开课,顾名思义,即指在一些大学团队的主导下,上传至互联网以供公众免费共享的公开课程,其中包括一系列的教育资源,如课堂视频、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课堂脚本、课程作业等。无疑,这种课程很好地贯彻了互联网建立和发展的核心理念——联结和共享。
虽然网络公开课是新兴名词,但其理论基础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1961年,巴克敏斯特·富勒发表演讲阐述了对教育科技工业化规模的思考。1962年,美国发明家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提出了研究 “扩大人类智力之概念纲领”。1969年,英国成立的开放大学实行了远程教学法,几乎每门课程都通过广播和电视播放,教材、学习资料和实验仪器等直接邮寄到学生家里,这种教学方法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而真正拉开网络公开课序幕的先驱者,则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那么,这种在全球呈燎原之势的教育形式在中国的发展情景如何呢?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理念、资金、知识产权等问题的处理上还有待商讨,但总体来说形势喜人。从2003年起,中国开始实施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力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2011年建设首批100门,2012年至2015年建设900门,高教司已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列为高校教学建设的常规工作之一。
网络公开课在国际国内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与其自身特点密不可分。一是公益免费,造福大众。免费的网络公开课则是大学普世价值的极佳体现,在这个网络覆盖日益全面的时代,它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可贵的公平机会,其意义不言自明。二是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人们可以在家用电脑,或笔记本电脑、iPad,甚至智能手机上下载iTunes U和Verycd U等提供的公开课,完全突破了地点和时间的限制。三是选择自由,资源丰富优质。在传统课堂,甚至是远程课堂中,学生的选择权受到限制,考试和学分的压力让学生“不得不学”,以至于产生抵触情绪。但在网络公开课中,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展现,他们可以出于扩展知识面、加深专业修养等不同目的,选择中意的课题和世界名校名师,体会不同的教师风格、课程内容、环节设计中所蕴含的理念思路,从多元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
随着网络公开课的不断发展,一个建立于虚拟平台上的、波澜壮阔的知识海洋呈现在世人面前。它不仅为个人提供了自由遨游的天地,也为无数高校、整个教育体制,以及我们的世界带来新的活力。网络公开课的公益性无疑体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使命,反之,它的发展对大学自身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也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构建学习型社会将不再遥远,更多人将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随着全球化的脚步一起前行。正如2002年至2010年美国高校联盟连续8年的年度报告所表明的那样,“在线学习是高等教育重要的长期发展战略”已经让绝大多数美国高校认同,也正在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认同。网络公开课的未来之路,让我们拭目以待。
(摘自新华网2013年10月5日,有删改)
1.下列对“网络公开课”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网络公开课是用来供公众免费共享的公开课程,它一般是在一些大学团队的主导下,上传到互联网上的。
B.网络公开课并不单纯指课堂视频,它还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课堂脚本、课程作业等一系列的教育资源。
C.网络公开课的理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出现,巴克敏斯特·富勒和美国发明家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都在60年代就提出了有关主张。
D.英国的开放大学是网络公开课最早的实践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则正式拉开了网络公开课的序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网络公开课在全球呈燎原之势,在中国的发展也呈现出喜人局面,但在理念、资金、知识产权等问题的处理上还有待商讨。
B.中国的网络公开课从2003年开始出现,同年开始实施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力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C.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高教司已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列为高校教学建设的常规工作之一。
D.网络公开课是大学普世价值的极好体现,在这个网络覆盖日益全面的时代,它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可贵的公平机会。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课堂、远程课堂已经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学生对它们充满了抵触情绪,因为它们使学生的选择权受到了限制,考试和学分的压力又让学生“不得不学”。
B.在网络公开课中,学生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他们可以出于不同的目的而选择中意的课题和世界名校名师,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
C.网络公开课是建立在虚拟平台上的,但它所蕴含的知识是极为丰富的,它为个人、无数高校、整个教育体制,甚至我们的世界带来新的活力。
D.现在,绝大多数美国高校认同在线学习是高等教育重要的长期发展战略,这一点也正在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认同。
2016-11-18更新 | 4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2年1月1日,“文明、和平、友谊——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精神对话”学术会议在京举行。

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曹卫东提到,古希腊文明与中华文明都是多元融合的文明。奥林匹克精神反映了人类对团结、友谊、和平的向往,中国传统体育中“贵和尚中”思想与奥林匹克格言“更团结”的精神相通。

重庆行政学院教授方旭认为,奥林匹克文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价值观多有相通之处,体现了两个伟大文明的价值共契。

希腊驻华大使馆参赞海恩福通过视频致辞,中国和希腊的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再次提醒我们奥林匹克精神亘古不变的意义。”“没有团结,一切将失去意义。”

(摘编自新华社《中希文明精神对话诠释奥运价值》)

材料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春节相遇,这是东西方文明两千多年交流互鉴的文明缘分和相向而行的重大标志。奥林匹克文化起源,正值古希腊城邦文明发达、中国春秋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时期,它们共同创造了至今仍在影响世界文明发展的精神价值,即和平交往、公平正义、追求卓越、共享美好。

今天,人类社会面临新冠疫情与百年变局等严峻挑战,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运动纵向的文化传承与横向的文明交流双维交织,支撑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传播的经纬体系,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传承的历史内涵,扩充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传播的文化内容,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成为让全球更加包容和团结的文化纽带。

(摘编自北京冬奥组委网《共同构建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体系》)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表达,立足于从全世界的角度展望美好未来,通过融入科技创新、低碳环保和运动健康理念,努力向世界奉献浪漫、唯美、温暖的盛会。

由于主导创作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2017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的表演,向世界展现了不一样的中国,给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张艺谋再次担任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摘编自新华社《张艺谋担任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材料四: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设计,“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韩子荣说,希望通过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向世界传达新时代中国的形象和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北京冬奥吉祥物“冰墩墩”来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体育大学曹卫东认为,古希腊文明与中华文明都是多元融合的文明,奥林匹克文化体现了两个伟大文明的价值共契。
B.2022年北京冬奥会恰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这是东西方文明两千多年交流互鉴的文明缘分和相向而行的重大标志。
C.奥林匹克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的城邦文明与中国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二者共同创造了影响世界文明发展的奥运精神。
D.由于成功导演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7年平昌冬奥会的开闭幕式,张艺谋再次担任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交流互鉴、精神相通,反映了人类对团结、友谊、和平的共同向往。
B.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传承和文明交流相互交织,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成为让全球更加包容和团结的文化纽带。
C.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表达,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价值观是完全相通的。
D.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分别以熊猫和灯笼为原型设计,向世界传达新时代中国的形象和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
3.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文化传承与传播方面,体现了哪些理念?请概括说明。
2022-04-09更新 | 1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