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7 题号:2157121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注】①韩偓:晚唐大臣、诗人。本诗写于朱全忠篡唐、诗人南逃寓居福建南安之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因春尽而连日醉酒,首联抓住醉酒这一行为反复渲染,突出了“惜春”之情。
B.颔联写景,落花归别涧,云雨入孤村。“别”“孤”用词精炼,暗含伤春悲己之情。
C.颈联抒情。人处悠闲,易萌春逝之憾。身在闽南,难以滋生自古人臣的忧国之心。
D.这首诗扣住“春尽”抒述情怀,语言流畅优美,格律工整,融情入景,沉挚动人。
2.周邦彦《苏幕遮》的“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句同样用拟人手法描写了鸟儿的形象,请问本诗尾联在鸟儿特点及作用上与《苏幕遮》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四)

苏轼

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

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

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

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

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

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


注:①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②陈家紫:荔枝名品之一,色泽鲜紫,故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老人身居乡野不入市井,年寿超过同辈,表现其怡然安居之乐。
B.诗中写老人在僻静居所周围亲植荔枝,这与“桃李罗堂前”意趣相同。
C.虽然所植荔枝甘冷不及名品,但老人真诚邀请诗人饱食,并相约饮酒。
D.作者将人物的对话融入诗中,语言浅近直白,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2.本诗刻画老人这一形象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2023-03-07更新 | 9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驿(其一)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这首诗写于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第二年押赴元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今南京)时。②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首诗柔婉含蓄但又淋漓尽致,外柔内刚,沉挚悲壮。
B.首联写景,衰草、离宫、夕阳、孤云,这些满目疮痍的意象,让人感到一片凄凉。
C.“山河依旧,人事已非”,这是身为囚徒、无能为力的诗人发出的深沉感慨。
D.颈联灵活化用中唐诗人刘禹锡《乌衣巷》诗意,表达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
2.前人论此诗,认为尾联手法高妙,委婉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含义,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2022-01-02更新 | 16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节选)

李白

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

双鳃呀呷鳍鬣张,拨剌银盘欲飞去。

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肥花落白雪霏。

为君下筋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


【注】①筋:同“箸”,筷子。②著: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交代了诗人写诗的处境、来看望诗人的小吏任职的地方以及携带的礼物等内容。
B.“意气相倾”指诗人和小吏有着相同的价值观,诗歌开篇直接吟咏二人的真挚友谊。
C.诗歌用夸张写小吏携来的双鱼的情态,用鱼的生机表达诗人对小吏活泼性格的敬慕。
D.诗人希望小吏能够开怀畅饮、吃饱喝足,然后骑着装饰很美的马在酣然醉意中回家。
2.请简要概括诗歌五、六句体现的诗人情感,并举例解说两句诗在词语使用上的独到之处。
2022-03-17更新 | 1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