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21642418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_______·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注释】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秋天,词人在湖北转运副使任上,同好友马叔度游月波楼,为了和马词原韵而写的这首词。②鲸饮吞海:如长鲸吞海似的狂饮。杜甫《饮中八仙歌》:“饮如长鲸吸百川。”③蕞(zuì)尔:微小貌。④扶头:酒醉后昏昏沉沉,连头也须旁人扶起。这里代指饮酒。

1.这首词的词牌是(       
A.水调歌头B.沁园春C.永遇乐D.念奴娇
2.以下对本诗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A.清新明快B.含蓄委婉C.悲壮苍凉D.雄奇瑰丽
3.全词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辛弃疾在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六月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三月,改派到镇江(古称京口)担任知府。②兜鍪: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兵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词题,交代了地点、事件,“有怀”即有感而发。
B.“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登高》诗句,有江河浩荡,气吞天下之慨。
C.“坐断东南战未休”言孙权雄据东南一方,战斗不息,何等英雄气概。
D.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意境高远,悲怆雄壮,可谓豪放词之名篇。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作者在本词中是如何刻画孙权这一“英雄”形象的?为何要刻画这一形象?
2022-11-19更新 | 9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鹅湖①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②,且休休③。一丘一壑也风流④。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①鹅湖:山名,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北。东晋人龚氏曾于此地养鹅,故名。辛弃疾被朝廷闲置,曾几度居于铅山鹅湖。②书咄咄:《晋书·殷浩传》,殷浩被放黜后,口虽不言,却日日用手指在空中写”咄咄怪事”四个字。咄咄,表示失意后的不满。③休休:指辞官隐居。唐时司空图曾隐于中条山,作休休亭,度作《休休亭记》以明志。④一丘一壑:班固《汉书·叙传》载:“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枕簟”一句写出了气候变化,已入深秋,枕簟凉,溪堂冷,这种清冷的感觉,既是自然环境的反映,也是词人心绪的外现。
B.“断云依水晚来收”一句写水上风光,漂浮在水面的片断云彩在落日余晖中渐渐消散,构成了一幅水远天长的广阔画面。
C.“红莲”“白鸟”二句写近前景物,运用拟人手法,红莲白鸟相映衬,境界虽美,但却流露出词人内心的苦闷。
D.“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运用典故,写词人何妨像司空图一样纵情山水,欣赏大自然一丘一壑的美丽风光。
2.结句“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语言浅淡,明白如话,却又含蕴无穷,请结合整首词简要分析。
2022-06-14更新 | 9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词句,均属于婉约风格的一组是
①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
②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③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⑤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⑥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张孝祥《六州歌头》)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⑥D.④⑤⑥
2020-03-17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