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荀子(前313-前238)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2169596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有删改)

材料二: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

明年肄业之所,不知已有定否?或在家,或在外,无不可者。谓在家不可用功,此巧于卸责者也,吾今在京,日日事务纷冗,犹可以不间断,况家中万万不及此间之纷冗乎!切勿以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之课,又弗以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之课。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修身劝学篇》)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卷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虽极忙A亦须了B本日功课C不以昨日D耽搁E而今日补做F不以明日G有事H而今日预做。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指听到,与《师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闻”词义不相同。
B.跬步,古代称人行走,跨出两脚为“跬”,跨出一脚为“步”。
C.“而神明自得”与“而犹可以不间断”中的“而”意义不相同。
D.肄业,文中指修习课业,与现在所说的“没有毕业或尚未毕业”并不一样。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材料一第二段中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论述学习的意义。
B.《劝学》中将骐骥于驽马对比,谈坚持的作用,将蚯蚓与螃蟹对比,谈专一的作用。
C.曾国藩认为学习最应有恒心,并说他本人先前缺乏恒心,近年来好些了但仍然没有达到成熟的境界。
D.两则材料都是围绕“学习”这一话题展开阐述,但是侧重点不同,材料二是侧重阐述学习贵在恒心。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谓在家不可用功,此巧于卸责者也。
5.曾国藩的“劝学”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荀子《劝学》的中心论点吗?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已:停止
B.金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绝:断绝。
D.驽马十,功在不舍 驾:马车走一天的路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冰,水为之,而寒水 ②师不必贤弟子
B.①有槁暴,不复挺者 ②苟非吾之所有,一毫而莫取
C.①积土成山,风雨兴②少,月出于东山之上
D.①蟹六跪二螯 ②侣鱼虾友麋鹿
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21-02-23更新 | 12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师说》)

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彰:清楚
B.吾尝而望矣                           跂:踮起脚后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疑惑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             或师,或不焉
B.欲人无惑也难矣                    士大夫
C.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D.吾尝终日思矣                       犹且从师问焉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也。
A.是故益圣,愚益愚。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相师。
C.其圣人也亦远矣。D.吾未见其也。
4.下列句子中,与“而耻学于师”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𫐓以为轮
C.蚓无爪牙之利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023-12-12更新 | 21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彰__________          (2)贤__________          (3)通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师说》的作者“韩愈,字退之”,与王安石一起倡导古文运动。
B.“六艺经传”中的“六艺”指儒家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能。
C.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荀子》为其独著之书。
D.《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道”,是“道理”的意思,其文化内涵包含“仁”“义”等内容,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短句。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劝学》


其 数 则 始 乎 诵 经 终 乎 读 礼 其 义 则 始 乎 为 士 终 乎 为 圣 人 真 积 力 久则 入。
2023-09-14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