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2171876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中秋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于元丰五年(1082年)中秋在黄州所写。②桂魄,古人称月体为魄,又传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三句写中秋月夜,万里无云,词人登高望远,长空显得更为辽阔无边。
B.“桂魄”指月亮,词人感觉月辉从天上飞来,整个秋天的碧空沉浸在清冷之中。
C.“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化用了李白的诗句,饱含情感,充满现实主义色彩。
D.词人希望愉快地度过中秋月夜,词人月下起舞是为了消除愁闷与抑郁不平之气。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词中的“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与赤壁相关的英雄人物很多,苏轼为什么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突出地写了周瑜?为什么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2019-04-20更新 | 11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各题。

南康望湖亭

苏轼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①当时苏轼被贬惠州,途经鄱阳湖边的南康。②康时:匡时,以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
1.下列有关作者及诗歌内容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B.本诗首联照应诗歌题目,交代渡湖的季节与地点,奠定全诗凄凉感伤的情感基调并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C.“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一句托物言志。秋风劲吹,片帆急渡,暮霭弥漫,孤山静立,表现了诗人的愤懑、孤独之情。
D.诗歌的颔联动静结合。“片帆”为动,“一山”为静,巧妙地将动态之美与静态之美融合一体。
2.简要概括诗歌后两联所蕴含的情感。
2023-03-26更新 | 9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对“大江东去”中的“江”和“卷起千堆雪”中的“雪”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江是江河的总称,雪指浪花。B.江即长江,雪指雪花。
C.江即长江,雪指浪花。D.江是江河的总称,雪指雪花。
2.下面对词中人物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流人物”是指才能出众、品格超群的人。
B.“三国周赤壁”中周郎即周瑜,三国时曾在赤壁一带火烧曹军。
C.小乔,周瑜的妻子,与她的姐姐并称“大乔小乔”。
D.“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描绘的是古战场将士形象。
3.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以“江”和“赤壁”为背景,颂扬当时众多英雄豪杰。
B.下阕前部分写周瑜,描绘火烧赤壁的情景,抒发对古代英雄的思慕之情。
C.“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抒发作者岁月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
D.作者以自己的壮志未酬来衬托周瑜的功业,表达一种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怅惆之情。
2020-09-24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