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孟浩然(689-74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75 题号:2176022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①岘山:一名岘首山。孟浩然一生求仕不得,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②梦泽:云梦泽,古大泽。③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羊祜镇守襄阳时颇有政绩,深得民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人事代谢起笔,思接古今,颇具哲理,流露出诗人无限的惆怅,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B.颔联分别承上句“古今”二字,“胜迹”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云梦泽等,结构严谨。
C.颈联写诗人登山所见,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水面,云梦泽辽阔深远,意境清丽雅逸。
D.“读罢泪沾襟”与杜甫《蜀相》“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泪”包含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处。
2.清代沈德潜评价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请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归鹿门山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这首诗按照________________顺序,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两个场景。
2.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说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
2020-10-20更新 | 9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万山潭作
孟浩然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耶溪泛舟
孟浩然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1)《万山潭作》一诗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两首诗中诗人的形象有什么相同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17-11-13更新 | 6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寻天台山

孟浩然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

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

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

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

[注]①开元十八年,孟浩然科举落第,干谒失败,离开洛阳到苏杭,入天台山。本诗作于此时。②恶溪:丽水,在天台山附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要访的朋友是太乙子,以“餐霞”这一神仙生活指代太乙子,语含艳羡之情。
B.诗人身在天台山,却心向华山,虽有恶溪阻隔也在所不辞,表达登临华山的愿望。
C.颈联表达诗人高山露宿的豪情和扬帆横海的壮怀,补写出水陆兼行入吴越的历程。
D.尾联以景作结,以远镜头突出入天台山之前的总体印象,扣紧诗题中的“寻”字。
2.前人评孟浩然的诗“冲澹之中有壮逸之气”,“冲澹”是指以简淡笔墨表现平和超逸的情怀,“壮逸”是指情感与形象的豪迈与潇洒。请据此对本诗做简要分析。
2024-04-10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