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写景抒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2177777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途中

赵汝鐩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首先描写自己的旅程,“十来程”且又冒雨“奔走”,可知旅途的艰难,诗人的疲惫。
B.“陡、顿”,两个时间副词的迭用,既表明天气阴晴的变化,也透露出诗人的心情变化。
C.颔联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乳燕习飞,鸠鸟唤妇,富有自然的生机和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绘声绘色的形象描写来表达自己途中所见所感,有亲切感。
2.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与箫笛不同,吹笙必天暖。首联“闻吹笙”和“东风日暖”分别从听觉和感觉写出了踏青江行的感受——到处是暖洋洋的春意。
B.花仍在开,柳仍在舒,“无赖”二字用得极好,日本译Charming为爱娇,亦极好,与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有异曲同工之妙。
C.颈联“万里”、“三年”,表面上是写空间的悬隔,时间的漫长,实际上正是抒写建功立业所必须付出的艰辛及取得的成就。
D.末联春江水涨,风雨吹打,本是作者主观感情作怪,却说“新滩莫悟”,笔墨至此,字字化工。
2.《昭昧詹言》曾评价此诗:“五六阔大。收妙出场。起句叙,下三句景,后半情。此诗似杜公。”请简要分析。(6 分)
2023-06-18更新 | 5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罢病虎纵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日日”生长的江草、“泠泠”的流水,衬托了诗人内心的“愁”。
B.“独树花发自分明”中“自”字传达了诗人对“花发”的特殊感受。
C.诗的前四句写景,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始终围绕着“愁”着笔。
D.“渭水秦山得见否?”表面上不置可否,实际传达出诗人对报效国家的美好前景抱有坚定的信心。
2.简要概括诗人“愁”从何而来。
2022-04-06更新 | 17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

1.这首词表达了哪些情感?
2.词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是从李煜的什么诗句化用而来?
2017-03-14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