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白居易(772-84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76 题号:21788075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蓝桥驿见元九诗[注]

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注]元稹被贬后自唐州奉召还京,道经蓝桥驿,在驿亭壁上留下一首《留呈梦得子厚致用》。八个月后,白居易自长安贬江州,经过这里,读到了元稹这首律诗。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诗写作季节是秋天,元诗写作季节是春天。
B.张诗、白诗借秋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张诗中一个“恐”字,便写出了担心与牵挂。
D.张诗、白诗都有“看似寻常最奇崛”的特点。
2.这两首诗的结句在表情达意的手法上颇为相似,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爇(ruò):焚烧②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1.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是一年最后的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阴”。
B.诗人年老衰颓、旧病复发,在本应辞旧迎新的时节却因新愁旧绪涌上心头而无法入眠。
C.“雁默先烹”引用了典故,不鸣叫者先被杀,比喻有才德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被淘汰。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的无可奈何。此时只能借酒来宽慰自己,希望暂时摆脱烦忧。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9-12-10更新 | 19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这首诗写于贞元二十年(804)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三岁。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交待诗人身处邯郸驿馆时恰逢冬至;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首句反映了诗人的羁旅之思、失意之苦。
B.第二句描写诗人孤灯下形影相吊的情状:双手抱膝,孤坐在灯下,唯“影”相伴。“影伴身”不直言孤单,却更显独处的寂寞。
C.末句“还应说着远行人”,具体“说”了什么,诗人并没有指明,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白居易诗歌以语言浅近、平实著称,本诗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07-14更新 | 23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刘和州戏赠

白居易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注】①本诗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诗人任苏州刺史之时,是赠与刘禹锡之作。②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酬刘和州戏赠》诗首句“池边新种七株梅”,点明栽种梅花的地点和棵数;第二句“欲到花时点检来”,写诗人打算观察梅花生长的情况,“点检”还包含着观赏梅花风姿的意味。
B.品读《酬刘和州戏赠》的诗意,不禁让读者想到了《离骚》中“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的诗句,二者都以种植香花香草等美好的花草植物来表达自己高洁的追求。
C.《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诗人表明自己与刘禹锡相互赏识,却因命运弄人,两人二十三年未曾重逢,这次重逢更要把酒言欢,刘禹锡也用诗句“二十三年弃置身”对此做了回应。
D.这两首诗都是诗人写给好友刘禹锡的赠诗。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两人政见相合,在诗歌创作中也惺惺相惜,成为好友,在诗坛上前者被称为“诗豪”,后者被称为“诗魔”。
2.这两首诗歌都蕴含了诗人对好友深厚动人的情谊,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曾用“一味真朴,不假妆点”来评价白居易的诗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2-06-04更新 | 4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