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5 题号:21844167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三月二十三日海云摸石

(宋)范成大

劝耕亭上往来频,四海萍浮老病身。

乱插山茶犹昨梦,重寻池石已残春。

惊心岁月东流水,过眼人情一哄尘。

赖有贻堪饱饭,道逢田畯且眉伸。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成都任上。时值暮春时节,成都市民都去城东的海云山上的海云寺观光游园,于池中摸石,以求吉祥。②贻:带来。③牟:通“麰”(móu),大麦。④田畯(jùn):泛指农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近体诗,题目中的“海云摸石”的习俗与《兰亭集序》中的祭祀活动“禊事”相似,都是为了求吉祥。
B.第一、二句描写劝耕亭上游春的人络绎不绝,而我却四处漂泊,如今已老病缠身。
C.第三、四句描写诗人回忆在那满是春光的日子里,随意插山茶的旧梦,如今又逢暮春时节再去海云寺寻池摸石,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D.第七、八句写幸好有带来的大麦可以让我饱食,在路上遇到农民让我的心情随之而舒展。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五、六句。
(3)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集张諲所居(得飘字)

皇甫冉

江南成久客,门馆日萧条。

惟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

诸生陪讲诵,稚子给渔樵

隐室寒灯净,空阶落叶飘。

沧洲自有趣,谁道隐须招。


【注】①得飘字: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作者拈得“飘”字。②皇甫冉:约唐玄宗开元六年(约公元718年)出生,约卒于唐代宗大历六年(约公元771年),他生当乱离,颇有漂泊之叹。③门馆:指学馆。④给渔樵:供给生活。贺知章高龄请辞,欲返乡入道,玄宗许之,并“赐镜湖剡溪一曲,以给渔樵”。⑤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三、四句写自己身边只有书籍为伴:大好年华逝去,鬓发斑白,十分伤感。“伤”字直抒胸臆,感情外露。
B.五、六句写诗人白天讲授诵读有诸位弟子陪伴,下课后有孩子们陪着他一起打渔砍柴,生活自给自足。
C.七、八句写诗人晚上独坐屋内,一盏寒灯陪伴在周围,向空空的院子里望去,树叶飘落,以动衬静。
D.结尾两句运用反问的手法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志向:沧洲的生活多么有趣,何须朝廷征召呢?
2.这首诗歌感情丰富微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12-16更新 | 8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赞美侄子虽生活贫穷,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保持勤奋学习、自觉修道的良好习惯。
B.颔联写尽管故乡战火纷飞,但弟侄仍然常修礼乐,对比中更突显出其卓然高洁的品格。
C.尾联是对后人的恳直劝勉,且旨意深切,前句谆谆教诲,后句字字警醒:不要浪费光阴。
D.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朴实无华,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许自然流露,对世人亦有启发作用。
2.诗歌颈联历来为人称道,写景手法高妙,请结合诗句赏析。
2024-03-05更新 | 6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河湟

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①河湟是湟水与黄河合流处的一片地方,安史之乱后,驻守河西、陇右的军队被抽调去平叛乱,吐蕃乘机占领了河湟地区。②元载:字公辅,唐代宗时宰相,曾上书朝廷,对西北边防措施多所筹策,后因事被捕下狱,诏令自杀。③借箸:《史记》中,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后用这一词表示代人筹划。④衣冠就东市:指汉景帝时晁错任御史大夫,对于削藩有好建议,却因皇帝听信谗言,仓促错杀,“衣朝衣,就东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河湟”地名为题,十分醒目,寓主旨于诗歌中,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B.前四句全部叙述事件,不着议论,但要表达的是非鲜明的爱憎情感却溢于言表。
C.颈联写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在一抑一扬中传达出作者对朝廷收复失地的信心。
D.整首诗写得劲健而不枯直,阔大而亦深沉,有鲜明的对照,亦有强烈的讽刺色彩。
2.后人评价此诗“于含蓄曲折处矫时弊”,请结合全诗谈谈对此评价的理解。
2022-03-01更新 | 4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