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汉 > 班固(32-92) > 《汉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219079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人之地,信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械阳宫,扶辇下,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通候,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材料二:


子卿足下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戮;妻子无辜,并为鲸睨;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辙撇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仞怛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陵不难刺心[A]以自明[B]刎颈以见[C]志[D]顾国家[E]于我[F]已矣[G]杀身无益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义所见乎            安:哪里
B.扶辇下                  除:台阶
C.临年                  被:遭受
D.怨陵以不死            苟:姑且
3.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自苦亡人之地”与“大臣亡罪夷灭者”中的“亡”,都通“无”。
B.“何以过陵”与《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的“过”都是“责备”的意思。
C.爵,指爵位,君主国家所封的等级。“爵通侯”指被封侯爵。
D.“足下”是同辈朋友间的敬称,古时也用于下称上,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列叙苏武家庭的悲惨遭遇,直陈汉朝的薄情和寡恩,目的是劝降苏武。
B.李陵认为苏武始终不能归汉,守节没有意义,即便能够归汉,也必不能善终。
C.李陵以汉高祖兵三十万仍在平城被围的例子,说明自己兵败被俘有客观的原因。
D.李陵列举范蠡、曹沫的旧事,意在表明自己投降不是贪生怕死,而是谋求他日报国。
5.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2)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3)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杜)业有材能,以列侯选,复为太常。数言得失,不事权贵。其春,丞相(翟)方进薨,业上书言:“方进为京兆尹时,陈咸为少府,在九卿高弟,陛下所自知也。方进素与司直师丹相善,临御史大夫缺,使丹奏咸为奸利,请案验,卒不能有所得,而方进果自得御史大夫。为丞相,即时诋欺,奏免咸,复因红阳侯事归咸故郡。众人皆言国家假方进权太甚。案师丹行能无异,及光禄勋许商被病残人,皆但以附从方进,尝获尊官。丹前亲荐邑子丞相史能使巫下神为国求福几获大利幸赖陛下至明遣使者毛莫如先考验卒得其奸皆坐死假令丹知而白之,此诬罔罪也;不知而白之,是背经术惑左道也。二者皆在大辟。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欲以熏轑天下。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威权泰盛而不忠信,非所以安国家也。今闻方进卒病死,不以尉示天下,反复赏赐厚葬,唯陛下深思往事,以戒来今。”

会成帝崩,哀帝即位,业复上书言:“王氏世权日久,朝无骨鲠之臣,宗室诸侯微弱,与系囚无异,自佐史以上至于大吏皆权臣之党。陛下初即位,谦让未皇,孤独特立,莫可据杖。宜蚤以义割恩,安百姓心。窃见朱博忠信勇猛,材略不世出,诚国家雄俊之宝臣也,宜征博置左右,以填天下。此人在朝,则陛下可高枕而卧矣。昔诸吕欲危刘氏,赖有高祖遗臣周勃、陈平尚存,不者,几为奸臣笑。”朱博果见拔用。

岁余,左迁上党都尉。会司隶奏业为太常选举不实,业坐免官,复就国

哀帝崩,王莽秉政。业以前罢黜,故见阔略,忧恐,发病死。赐谥曰荒侯,传子至孙绝。

(节选自《汉书·列传第三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丹前亲荐邑子/丞相史能使巫下神/为国求福/几获大利/幸赖陛下/至明/遣使者毛莫如先考验/卒得其奸/皆坐死/
B.丹前亲荐邑子丞相史能使巫下神/为国求福/几获大利/幸赖陛下至明/遣使者毛莫如先考验/卒得其奸/皆坐死/
C.丹前亲荐邑子丞相史能使巫下神/为国求福/几获大利/幸赖陛下/至明/遣使者毛莫如先考验/卒得其奸/皆坐死/
D.丹前亲荐邑子/丞相史能使巫/下神为国求福/几获大利/幸赖陛下至明/遣使者毛莫如先考验/卒得其奸/皆坐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卿,周代称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文中用以指中央的九等高级官职。
B.骨鲠之臣,文中指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可用来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C.就国,指受到君主的分封册封而获得领土领地后,前往该地久住并管理统治。
D.赐谥,是古代王侯、大臣死后,天子依其生前事迹给予一种褒贬善恶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业不为权贵效力,多次上书谈论时政得失。他曾上书指出翟方进不忠不信、王氏一族把持朝政日久,这些都能显示杜业的忠诚正直。
B.杜业向皇上指出翟方进与师丹交好,师丹上奏告发陈咸非法谋取利益实为翟方进指使,因为翟方进想要获得御史大夫的职位。
C.杜业认为翟方进利用权力作威作福,排挤英才,公报私仇,横行霸道,无所顾忌,不是安定国家的大臣,因此朝廷不应重赏厚葬翟方进。
D.杜业以前曾得罪王氏,在王莽把持朝政后,虽被罢黜官职,但王莽没有追究他,然而杜业还是很忧虑害怕,后来发病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
⑵陛下初即位,谦让未皇,孤独特立,莫可据杖。
5.汉哀帝即位后,杜业上书为皇帝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用三个四字短语简要概括。
2021-12-28更新 | 11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卫青字仲卿。其父郑季,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侯家。

元光六年,拜为车骑将军。元朔元年春,卫夫人有男,立为皇后。其秋,青复将三万骑出雁门,李息出代郡。青斩首虏数千。明年,青复出云中,西至高阙,遂至于陇西,捕首虏数千,畜百余万,走白羊、楼烦王。遂取河南地为朔方郡。以三千八百户封青为长平侯。

元朔五年春,令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匈奴右贤王当青等兵,以为汉兵不能至此,饮醉,汉兵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骑数百驰溃围北去汉轻骑校尉郭成等追数百里弗得,得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十百万,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立号而归。上曰:“大将军青躬率戎士,师大捷,获匈奴王十有余人,益封青八千七百户。”

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咸属大将军,斩首数千级而还。月余,悉复出定襄,斩首虏万余人。苏建、赵信并军三千余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余,汉兵且尽。信故胡人,降为翕侯,见急,匈奴诱之,遂将其余骑可八百奔降单于。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青。青问其罪,正闳、长史安、议郎周霸等:“建当云何?”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闳、安曰:“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皆不敢有二心。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青曰:“青幸得以肺附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其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以风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官吏皆曰“善”。遂囚建。

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去病。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即度漠,人马罢,匈奴可坐收虏耳。”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而适直青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青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万骑。会日且入,而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六骡,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

元封五年,青薨,谥曰烈侯。

(选自《汉书·卫青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骑数百驰/溃围北去/汉轻骑校尉郭成等追数百里/弗得
B.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骑数百驰溃围/北去/汉轻骑校尉郭成等追/数百里弗得
C.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骑数百驰/溃围北去/汉轻骑校尉郭成等追/数百里弗得
D.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骑数百驰溃围/北去/汉轻骑校尉郭成等追数百里/弗得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中,即云中郡。秦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在全国置三十六郡,郡比县大。东汉起郡成为州的下级行政单位。
B.九州,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后,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现在这些州名大多存在,但地域多有改变。
C.百越,又称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泛指南方地区。如“南取百越之地”。
D.雁门,即雁门关。汉朝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曾经率兵和匈奴在此作战,大获全胜,威震塞外。故有“天下第一雄关”之说。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青骁勇善战。元朔元年,卫青率领三万骑兵攻打匈奴,歼灭敌军几千人。第二年,又出兵云中郡,再次歼灭敌军几千人。
B.卫青屡受提拔。元光六年,卫青被提拔为车骑将军。元朔五年,又被天子册封八千七百户。此后,又作为大将军率领五万骑兵和霍去病一道攻打单于。
C.卫青用兵有方。看到单于率军在等待汉军,卫青即命士兵用武刚车环绕布成阵营,派出五千骑兵前去冲击匈奴军。
D.卫青足智多谋。日落时分,刮起大风,沙砾扑面,两军互相看不见,卫青派出左右两侧部队包抄单于。成功击败单于的军队。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立号而归。
(2)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2020-12-30更新 | 7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强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强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辟强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

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王陵陈平、绛侯曰:始与高帝喋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陈平、绛侯曰: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王陵无以应之。乃追尊郦侯父为悼武王,欲以王诸吕为渐。

(节选自《史记·吕太后本纪》)

材料二:

高后吕氏,生惠帝。惠帝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大赦天下。乃立兄子吕台、产、禄、台子通四人为王,封诸吕六人为列侯。语在《外戚传》。

元年春正月,诏曰:前日孝惠皇帝言欲除三族罪、妖言令,议未决而崩。今除之。

二月,赐民爵,户一级。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

二年春,诏曰:高皇帝匡饬天下,诸有功者皆受分地为列侯,万民大安,莫不受德。朕思念至于久远而功名不著,以尊大义,施后世。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藏于高庙,世世勿绝,嗣子各袭其功位。其与列侯议定奏之。

(节选自《汉书·高后纪》)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太后独今崩不悲其解乎?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乃如辟强计”与《〈老子〉四章》“慎终如始”和《〈论语〉十二章》“如礼何”中的“如”意思都不相同。
B.“王陵让陈平、绛侯曰”与《苏武传》“如惠语以让单于”两句中的“让”意思相同。
C.“莫不受休德”中的“休”,与常用成语“善罢甘休”中的“休”意思不同。
D.“亡以尊大义”与《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两句中的“亡”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一段中,并没有说明与侍中张辟强对话的“丞相”是哪一位,但根据第二段内容可以推测,此处的“丞相”不会是王陵。
B.吕太后认为,在直言敢谏方面,陈平和周勃比不上王陵;可是在保全国家、安定刘氏后代的君王地位上,王陵又不如陈平和周勃。
C.汉惠帝驾崩后,因新帝年幼,所以就由吕太后代行皇帝职权。吕太后下诏废除了汉惠帝时期没有废除的刑罚——三族罪与妖言令。
D.吕太后执政后,她认为一些曾在高帝时期受封赏的功臣的功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再显赫,因此提出要让他们的子孙承袭功位。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
(2)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
5.《史记》和《汉书》都为吕后独立设传,两则材料对她的记载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
2024-02-22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