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刘向(约前77-前6)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2190865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齐婴儿谣曰:“大冠若箕,修剑拄颐,攻狄不能下,垒枯丘。”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立则丈插,为士卒倡曰:‘无可往矣,宗庙亡矣,去日尚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节选自《战国策·田单将攻狄》,有删改)

材料二:

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国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节选自《战国策·燕昭王招贤》,有删改)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雷要新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乃厉气A循城B立于矢C石之所D乃援桴E鼓之F狄人G乃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与后文“郭”的词义相近但又有所不同,“城”指内城,“郭”指外城。
B.虞,通“娱”,表示快乐、欢娱,此处作名词,与“尔虞我诈”中的“虞”词义相同。
C.昭王,“昭”字,为谥号,意在赞美才德高功业显。一般来说,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D.殷,“殷富”中的“殷”意思是富裕的意思,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莫不殷忧而道著”中的“殷”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鲁仲子战前依据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得出田单“攻狄,不能下”的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将士心态和处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田单在攻打狄前后对鲁仲子的态度迥然不同,由对鲁仲子的回答极为不悦、扬长而去到虚心求教、躬身反省,最终打败敌人。
C.燕国虽然地处遥远偏僻,但因燕王与贤才共掌国家大权,士人争相趋燕,经过长期休养生息,最终燕国殷富,士卒舍命报效。
D.燕国与秦、楚、三晋合谋痛击齐军,燕国军队单独追击到北方,一直打到齐国都城临淄,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得以报仇雪恨。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
(2)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
5.从材料二看燕昭王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王盟于息壤。

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宜阳未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左成谓甘茂曰:“公内攻于樗里疾、公孙衍,而外与韩倗为怨,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矣。”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向寿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羁旅而得相秦者,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疾挫我于内,而公中【注】以韩穷我于外,是无茂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公中:即韩倗,任韩国相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B.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C.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D.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羁旅”,意为长期寄居他乡,在文中指甘茂离开家乡来到秦国做官。
B.“曾参杀人”“三告投杼”现已成为成语,指流言可畏,与“三人成虎”的意思相仿。
C.“公必穷矣”的“穷”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含义不同。
D.“三鼓”,文中指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起鼓舞士气的作用,是春秋战国时的军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武王野心勃勃,想出兵向东进攻三川,觊觎周王室,与《过秦论》中所说惠文、武、昭襄“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相互印证。
B.甘茂认为宜阳虽然名义上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实力雄厚,何况秦王要跋涉千里去进攻,要攻占宜阳实属不易。
C.宜阳久攻不下,樗里疾、公孙衍二人意见一致,反对甘茂攻打宜阳。导致武王对战争胜利信心不足,准备停止进攻。
D.进攻宜阳时,秦国士兵士气低落,属下左成劝告甘茂要振作建功,向寿则建议甘茂研究军事和兵法,避免陷入困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王盟于息壤。
(2)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
2023-07-01更新 | 2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王寿梦有四子,长曰谒;次曰余祭;次曰夷昧;次曰季札,号曰延陵季子,最贤,三兄皆知之。于是王寿梦,谒以位让季子,季子终不肯当。谒乃为约曰:季子贤使国及季子则吴可以兴乃兄弟相继饮食必祝曰:使吾早死,令国及季子。谒死,余祭立;余祭死,夷昧立;夷昧死,次及季子。季子时使行,不在。庶兄僚曰:我亦兄也。乃自立为吴王。季子使还,复如故。谒子光曰:以吾父之意,则国当归季子;以继嗣之法,则我嫡也,当代之君。僚何为也!乃使专诸刺僚,杀之,以位让季子。季子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则吾与尔为共篡也。卒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君子以其不杀为仁,以其不取国为义。夫不以国私身,千乘而不恨,弃尊位而无忿,可以庶几矣。

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召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为之。博士七十人未对。鲍白令之对曰:天下官,则让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秦始皇帝仰天而叹曰:吾德出于五帝,吾将官天下,谁可使代我后者?鲍白令之对曰:陛下行桀纣之道,欲为五帝之禅,非陛下所能行也。秦始皇帝大怒曰:令之前!若何以言我行桀纣之道也?趣说之,不解则死。令之对曰:臣请说之。陛下筑台干云,宫殿五里,建千石之钟,立万石之簴。妇女连百,倡优累千。兴作骊山宫室至雍,相继不绝。所以自奉者,殚天下,竭民力。偏驳自私,不能以及人。陛下所谓自营仅存之主也,何暇比德五帝,欲官天下哉?始皇闇然无以应之,面有惭色。遂罢谋,无禅意也。

(节选自《说苑·至公》)


【注释】①庶几:差不多,在文中指接近(“至公”的境界)。②官:公有,与“私”相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的字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季A子B贤C使D国E及F季G子H则I吴J可K以L兴M乃N兄O弟P相Q继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薨,是古代对死亡的一种隐晦说法,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去世。
B.“事”指侍奉,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的“事”意思相同。
C.“捐”的意思是舍弃,与成语“细大不捐”的“捐”意思相同。
D.“将”指将要,与《五石之瓠》中“吴王使之将”的“将”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谒不得已继承王位,他每次饮食都虔诚祷告,祈求自己早日死去以传位贤能的季札。
B.季子一直不愿接受王位。夷昧死时,他借出使逃避继位;光让位给他时,他逃到延陵。
C.鲍白令之认为是实行禅让制还是世袭制,取决于君王是以天下为公还是以天下为家。
D.鲍白令之以事实为依据批评秦始皇行桀纣之道,令秦始皇哑口无言,面露惭色。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继嗣之法,则我嫡也,当代之君。僚何为也!
(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5.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治国者怎样做才能达到“至公”的境界。
2023-10-31更新 | 7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攻韩。韩恐,使阳成君入于秦,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命韩阳告上党之守靳𪏘曰:“秦起二军以临韩,韩不能有。今王令阳成君以上党入和于秦,使阳言之太守,太守其效之。”靳𪏘曰:“人有言:‘挈瓶之知,不失守器。’臣请悉发守以应秦,若不能,则死之。”韩阳趋以报王,王乃使冯亭代靳𪏘。

冯亭守上党三十日,阴使人请赵王曰:“韩不能守上党,且以与秦,愿献之于王,唯王才之。”赵王喜,召平阳君而告之,赵豹对曰:“臣闻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怀吾义,何谓无故乎?”对曰:“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且夫韩之所以内赵者,欲嫁其祸也。秦被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强大乎?今王取之,可谓有故乎?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其图之。”王大怒,赵豹出。

王召赵胜、赵禹而告之曰:“韩不能守上党,今其守以与寡人,有城市之邑十七。”二人对曰:“用兵逾年,未得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乃使赵胜往受地。赵胜至,曰:“敝邑之王使使者臣胜谓曰:‘请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爵三级,民能相集者,赐家六金。’”冯亭垂涕曰:“是吾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而不能死而以与人不义一也主内之秦不顺主命不义二也卖主之地而食之不义三也”辞封而入韩,谓韩王曰:“赵闻韩不能守上党,今发兵已取之矣。”韩告秦曰:“赵起兵取上党。”秦王闻之,怒,令公孙起、王龁以兵遇赵于长平。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主守地而不能死/而以与人/不义一也/主内之/秦不顺主命/不义二也/卖主之地而食之/不义三也/
B.为主守地而不能/死而以与人/不义一也/主内之/秦不顺主命/不义二也/卖主之地而食之/不义三也/
C.为主守地而不能死/而以与人/不义一也/主内之秦/不顺主命/不义二也/卖主之地而食之/不义三也
D.为主守地而不能/死而以与人/不义一也/主内之秦/不顺主命/不义二也/卖主之地而食之/不义三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入谢于秦”的“谢”指道歉,与《鸿门宴》中“哙拜谢,起,立而饮之”的“谢”含义相同。
B.“若不能卒”的“卒”指“保全”,与《荆轲刺秦王》中“卒惶急无以击轲”的“卒”含义不同。
C.蚕食,像蚕食桑叶一样一点一点侵吞他国领土,比喻逐渐侵占。现代汉语中仍沿用这一词义。
D.“诸吏皆益爵三级”的“益”指“增加”,与《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益”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国受到秦国的攻击,不敢与之抗衡,于是派阳成君前去讲和,并表示愿意将上党之地割让给秦国,后来又派遣冯亭替代靳任上党太守。
B.冯亭驻守上党三十天后,秘密派人向赵王进言,表示愿意投奔赵国,并将上党十七座城池献给赵王,赵王听了非常高兴。
C.平阳君认为上党地区从中间割裂了秦国,使其两边不能相互联通,因此秦国对上党虎视眈耽,势在必得,一定不会坐视赵国平白地从中获利。
D.赵王派赵胜去接收上党之地,并且赏赐冯亭,但冯亭以自己向赵国进献上党有三点不义为由拒绝封赏返回韩国。这是冯亭用心良苦的计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韩不能守上党,且以与秦。愿献之于王,唯王才之。
(2)秦被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强大乎?
2023-08-17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