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写景抒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2197324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八十四盘

范成大

冥鸿无伴鹤孤飞,回首尘笼一笑嬉。

八十四盘新拄杖,万千三乘旧牙旗。

石梯碧滑云生后,木叶红斑雪霁时。

说与同行莫惆怅,人间捷径转嵚巇


【注】①八十四盘:在峨眉山巅的金顶下面,盘回纡折,以形得名。②嵚巇:山峰对峙而险峻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笑嬉”表现自己的心情,一扫“无伴”“孤飞”带来的孤凄氛围。
B.诗人登上山巅,纵览壮丽景色,有着和“荡胸生曾云”一样的豪迈气概。
C.颈联通过写下雪前后的对比,着重色彩描绘,以美丽图景寄寓诗人的政治理想。
D.本诗语言通俗,写景中含情,情中又含理趣,表现出诗人的胸襟怀抱。
2.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是怎样自然揭示的?请简要赏析。
【知识点】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词作,完成下列小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下列对本词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怅寥廓”抒发了词人的情怀,“问苍茫大地”蕴含着词人的忧思和责任,这两句都运用了拟人手法。“谁主沉浮”暗含以身许国之志。
B.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
C.“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几句运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俯仰结合等景物描写手法,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激流勇进的知识青年的形象,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2.两首词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有何异同,请结合全词分析。
2022-11-05更新 | 44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登楼【1】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2】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3】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4】


注释:【1】此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杜甫52岁。写这首诗歌的前一年,接连发生两起吐蕃入侵的事件,一度威胁到唐朝廷的统治地位。【2】玉垒:山名。【3】西山寇盗:指吐蕃。【4】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花近楼台”四字下接“伤客心”,造成了强烈的反差,也引发了读者疑问。
B.首联的下句概括地回答了诗人登楼伤心的原因:百姓多灾多难。“此”指登楼的特殊时刻。
C.颈联上句中的“终”,表达了对唐朝政府地位巩固的自信,下句“莫”又隐含了对吐蕃再次入侵的忧虑。
D.尾联上句“可怜”是可叹的意思,后主刘禅至今仍然留有祠庙,让诗人欣慰不已。
2.从景和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021-12-01更新 | 22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①渭川: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田家:农家。②雉(zhì)雊(gòu):野鸡鸣叫。《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③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
B.第三、四句诗人看到了更为动人的情景: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这种朴素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深情,感染了诗人,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归家的乐趣。
C.第五、六句写麦地里的野鸡叫得多动情,似乎呼唤另外的野鸡回窝;桑林里的桑叶已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营就自己的安乐窝。
D.全诗重在写景,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象,抒发了诗人享受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和乐在其中的闲情逸致。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又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说明你的理由。
2022-04-12更新 | 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