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写景抒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0 题号:2201758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

(南宋)黄公度

后乐先忧记饱观,兹楼今始得凭栏。

吐吞五水波涛阔,出纳三光境界宽。

黄帝乐声喧广宙,湘君山影浸晴澜。

江山何独助张说,收拾清晖上笔端。

【注】①传说黄帝南巡时在洞庭湖之野演奏《咸池》之乐,广施教化于百姓。②张说:唐朝宰相,诗文兼擅,有“大手笔”之称,曾任岳州刺史,期间建造岳阳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引用范仲淹的名言,不仅点出自己登岳阳楼的缘由,也隐含着这首诗的主题。
B.颔联描绘出洞庭湖吞吐五江之水,融入日月星三光的壮阔景色,呈现出高远辽阔的境界。
C.颈联展开联想,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历史文化的厚重以及山光水色之美。
D.“收拾清晖上笔端”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写作才华的自信,也暗含对张说的轻视。
2.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吟咏岳阳楼的佳作,但两诗抒发的感情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曲江春感

罗隐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

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

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注]①曲江,在今西安。②罗隐,晚唐诗人,杭州人,连应进士试十多次,不第。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落笔即是春暖花开的气息扑面而来,诗人自言虽是行客,也悠然自得。
B.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多半已经凋零故去,终南山好景正等着自己去归隐。
C.颈联自比“弃物”“非才”,语面是说在人才荟萃的京城,自己终究难有机会。
D.尾联说要做回江南的湖上闲散人,和陶潜的“归去来”所表达的情怀一致。
2.前人评述罗隐此诗是“不哭反笑”之语,试以首联和颈联的词句加以分析印证。
2022-10-17更新 | 21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①旌旗在北门。

行子②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汉将:这里借指唐将。②行子:出行的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别具一格,与边塞诗常表现的战争激烈、思念家乡、苦寒苍凉等内容不同。
B.首联写远景,“晚虹”“斜日”“昏”点明时间,营造了低沉压抑的氛围。
C.颔联写近景,雨后的积水在青草路上到处流淌,轻烟萦绕着树木和村庄。
D.颈联是诗人面对着塞外景色的感叹,采用了因果倒装的手法来加以强调。
2.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2023-05-05更新 | 6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2.下列诗句的风格与这首词的风格不一致的一项是(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B.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2023-10-26更新 | 1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