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标点符号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6 题号:2203102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电影《长安三万里》以诗人高适的回忆为线索,带着观众一起梦回大唐,呈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数十位大唐“顶流”诗人的群像。观众在“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感受繁华都市,也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穿行大漠边塞;一起在江城五月的黄鹤楼共赏玉笛飞声,也在烟花三月一同徜徉锦绣扬州。有网友评价说这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浪漫。

这种“浪漫”,包含中国式的视觉表达和审美理念。电影里,李白吟诵《将进酒》的片段被许多观众。倏然间出现飘逸的白鹤、激荡的江浪、璀璨的银河,上天入海、自由驰骋,诗仙的想象力通过先进的光影技术展现出来,带来视觉的享受,也蕴含辽阔的诗心。

这种“浪漫”,离不开古典诗词的魅力和意蕴。据统计,《长安三万里》中出现了48首诗词,有小朋友们能跟着背诵的《静夜思》《春晓》,也有《燕歌行》《蜀道难》等流传千古的名篇。“小时候背的诗,是长大后才懂的人生。”儿时即便是全文背诵,也不过是,只有体会过人生百种况味,才能真正读懂此中真意。短短几行文字,能穿越千年时光,让一代又一代人,其间蕴含的追寻理想、不畏艰险、积极乐观等精神气质力透纸背,历久弥新,这正是中国诗歌文化的魅力所在。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双引号和文中加点词语“浪漫”的双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电影《长安三万里》以诗人高适的回忆为线索,带着观众一起梦回大唐,呈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数十位大唐“顶流”诗人的群像。
B.袁隆平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
C.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字形,中间一块空地长了许多野草。(茹志鹃《百合花》)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鲁迅《拿来主义》)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颇具特色,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体免疫系统担负着抵御外来细菌、病毒、异物等入侵的职责。它会对不属于人体的物质进行分辨,帮助人体排除异己,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但若免疫系统的反应超出了应有的程度,就会对自身正常的组织或器官造成误伤,从而使人体出现过敏症状。

我们知道,过敏常发生在一部分相对固定的人群中,某类人先天的免疫系统就存在缺陷,他们的免疫系统异于常人,易做出不辨敌友、无端攻击的举动,___ ① ___。我们称这类人具有过敏体质。过敏体质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双亲都是过敏体质,那么其子代是过敏体质的概率为60%到80%。___ ② ___,但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并非一定会发生过敏,这是因为过敏还需外因即环境因素——人接触到过敏原及其他刺激因素。

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被称为过敏原,当具有过敏体质的人首次接触到过敏原后,机体并不会立刻产生过敏症状,但是免疫系统会将这类物质识别为有害并保存记忆。___ ③ ___,他们的免疫系统就会快速做出反应,从而产生一系列过敏症状。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B.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C.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D.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3-06-14更新 | 4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的大运河是先人赠给我们的需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流动文化。2500年来,它是运河两岸人民世世代代生存的沃土,见证了两岸人民痛快淋漓的劳作场面,也承载了两岸人民滚滚而来的乡愁记忆。随着大运河进入世遗时代,千年运河需要出使新征程,勇担新使命,焕发新生机,这些是其不可回避的历史选择,(       ),这也将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和依据。

我们要援古证今,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将运河文化传承下去的同时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运河生态休闲绿带。这需要通过把运河两岸景区勾连起来放大旅游功能的方式,协调重组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同时抓住运河通水复航的机遇,引进民间资本与政府共同建设,使人与运河和谐共生,从而衍生出相关产业。《遇见大运河》就是运河相关产业的典型代表,历经三年的创作打磨,以现代舞形式展示了大运河被开凿、被建设、被遗忘和被保护的过程,包含了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对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运河承载千年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厚重遗产,它定要与当地环境协调,与当地居民生活适应,才能获得新生。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使我们确立新的选择
B.新的选择要求我们确立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
C.我们确立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体现着我们的选择
D.我们对新理念和新思路的确立,影响着我们的选择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你真走得开,(暗指地)你放得下这好的地方么?你放得下周家——
B.我们舔盐,眼睛看着远方,但谁也不敢嚼盐。嚼——盐?那可太厉害了。
C.长长的一带沙滩上,满放着些藤篓子——实在是些轿式的藤椅子……
D.“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现代舞形式展示了大运河被建设、被遗忘、被保护和被开凿的过程,实现了对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
B.以现代舞形式演绎了大运河被开凿、被建设、被遗忘和被保护的过程,包含了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对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
C.以现代舞形式展示了大运河被开凿、被建设、被遗忘和被保护的过程,包含了对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
D.以现代舞形式演绎了大运河被开凿、被建设、被遗忘和被保护的过程,实现了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对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
2019-08-07更新 | 14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雷雨》运用三一律,让周、鲁两家两代人之间三十年的恩怨、矛盾在周公馆的一个夏日午后集中爆发。这场控诉旧中国社会罪恶的大雷雨,在今天读来依旧有___①___的力量:第二幕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___②___地再现了当年的纠葛,也让人___③___了剧中人物的亲缘关系。这段剧情,在全剧的情节结构上至关重要:过去与现在的复制与重叠,虽是周鲁两家纠缠不清的因由,也导致了无法避免的悲剧造成的根源。《雷雨》在紧张激烈的冲突中,用鲜活生动的剧本语言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现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即便是集中了大量反面性格特点的周朴园也不例外。他怀念记忆中的旧时恋人或许不假,但现实中他又虚伪自私、冷酷无情。痛苦悲愤、善良自尊的鲁侍萍认清周朴园面目后,虽想尽快离开周公馆,可又忍不住要看看自己分别三十年的大儿子,但见到周萍与鲁大海的冲突,她极度失望、悲愤,以至差点失言,曹禺非常巧妙地运用语言转换,让鲁待萍的内心痛苦与克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可见作者在创作上的___④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振聋发聩            拨云见日            洞察            独辟蹊径
B.振聋发聩            抽丝剥茧            洞悉            匠心独运
C.摄人心魄            抽丝剥茧            洞察            独辟蹊径
D.摄人心魄            拨云见日            洞悉            匠心独运
2.下列选自《雷雨》的台词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句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C.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周萍忍不住气,走到大海面前,重重地打他两个嘴巴)
D.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
2023-10-25更新 | 1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