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2203774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①娟娟:美好的样子。②月姊:月宫中的仙子。③风姨:传说中司风之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双星”,指牵牛、织女二星,与后文的“耕”“织”相呼应。
B.上阕后三句承接上句的“妒”字,具体描写群仙相妒的表现:嫦娥蹙眉,风姨吹雨。
C.下阕着力刻画相会时的复杂心态,短暂见面徒增新愁,表达了不愿再见的心声。
D.下阕辞无丽藻,语不惊人,但通过反衬笔法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独具匠心。
2.试比较本词与秦观《鹊桥仙》所抒之情的异同。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注】①乾元元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次年七月,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橡栗自给度日,《佳人》就写于这一年秋季。②合昏:夜合花,叶子朝开夜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A.诗中人物悲惨的命运与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既让人同情,又令人敬佩。
B.“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两句开篇点题,上句写其貌之美,下句写其品之高。
C.“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二句,在强烈的对照中突出了新人春风得意的喜悦。
D.“天寒”二句画面感极强:寒风中,黄昏里,佳人独靠修竹,不胜清寒又孤高雅致。
2.清人黄生认为杜甫创作《佳人》是因为“偶有此人,有此事,适切放臣之感,故作此诗”,请结合诗歌内容及你所了解的杜甫,对“适切放臣”进行分析。
2023-10-03更新 | 9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品茗

苻旻

匆匆旧年随风尽,迢迢老友馈茗珍。

汤沏紫砂叶逸宕,烟腾绿波香氤氲。

松涛山岚景归梦,水光云影春入襟。

卧石眠云饮幽寂,翘首虚席跂望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品茗的缘起。“匆匆”突出时光流逝,“迢迢”则从情谊层面突出茗之珍贵,为全诗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B.三、四句写沏茶的过程,主要描写了茶具,茶叶,茶汤,还有杯中飘出的热气以及茶的香味,意象丰富,色彩鲜明,意境雅致。
C.中间两联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之茗,虚品内心之味,通过想象将无形之美妙化为有形之山水,从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四个方面,由外到内,具体描写品茗的过程及感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D.五、六两句中“归”“入”两个动词运用精当,将虚景写得真切生动,仿佛就在眼前,就在胸中;同时也突出了因品茗而浮现在眼前的春景的生机和活力。
2.作者从“茗珍”中品出了什么?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2-09-20更新 | 10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忆庐山旧居

处默

粗衣粝食老烟霞,勉把衰颜惜岁华。

独鹤只为山客伴,闲云常在野僧家。

丛生嫩蕨粘松粉,自落干薪带藓花。

明月清风旧相得,十年归恨可能赊。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即回忆多年前在庐山旧居时的粗朴穿着、粗糙饭食和优美的山水风光。
B.“衰颜”表明诗人在庐山时年龄已大,但“勉”“惜”透露出晚年生活的不幸。
C.颔联中描绘的“野鹤”“闲云”富有人情,表现了诗人的惬意闲适、悠然自得。
D.全诗紧紧围绕“忆”字,所写庐山旧居胜景动静结合、高下搭配,富有层次感。
2.有人评论诗歌的结句“一‘恨’有余音”,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2022-11-19更新 | 1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