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高适(700-765)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2209307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人日寄杜二拾遗             

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人日这天写诗寄给远在成都草堂的友人杜甫,表达对朋友的挂念之情。
B.柳叶残色毫无生机,梅花满枝却不够素雅美丽,这残春之景烘托了诗人的感伤。
C.诗人本应积极参与朝政,建功立业,却远离京国,身在南蕃,空有一番文才武略。
D.“愧”字内涵丰富,既有自己身居高位却无所作为的感慨,又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
2.杜甫读到本诗时,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杜甫如此伤心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高适(700-765)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别韦司士

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注】①司士:官名,唐代州县设司士参军及司士,掌管工役事务。②啼鸟堪求侣:《诗经·小雅·伐木》中有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句子,鸟儿嘤嘤地叫,欢快地呼唤同伴。作者即用此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馆舍夜宴。连用“夜钟”“残月”“雁归声”三个意象,既显示时间之推移与宴席时间之长,又渲染了浓郁的别离氛围。
B.颔联用典,作者庆幸自己能够结识韦司士这样的才士为新交。“啼乌”与“春风”一虚一实,形成对应。
C.颈联写景,只用淡笔轻点,不施浓墨重彩,不加渲染刻画,但却显示出一种天然的风韵。
D.尾联的“暂离别”,是希望友人不要因离别而伤感;“有逢迎”说明韦司士是一个深谙官场之道的人。
2.本诗与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是送别之作,都含有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但两首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情感侧重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3-10-24更新 | 12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别韦司士

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注】①韦司士,要从甘肃武威前往河南洛阳赴任。②无那:无奈。③黄河曲:黄河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馆舍夜宴,高大客馆张灯夜宴,酒清香冽,可见待客之殷勤。
B.第二句连用“夜钟”“残月”“雁归声”三个诉诸听觉的意象,渲染出凄清寂寥的氛围,既显示时间之推移与宴席时间之长,又渲染浓郁的别离气氛。
C.颔联以啼鸟求侣来比喻诗人与韦司士的情感,将“春风”赋予人的性情,借春风送行说不能长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遗憾之情。
D.颈联通过想象,描写出了韦司士的行程。整首诗虚实结合,既写了眼前的实景也写了别后的情形。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另一首送别诗《别董大》中的名句,说说此句与《夜别韦司士》的尾联表达了哪些相似的感情。
2022-06-02更新 | 22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钜鹿赠李少府

高适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①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②。

【注释】①投壶:古代饮宴时的一种游戏。设投壶一个,宾主依次向壶中投矢,胜者罚负者饮酒。②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此句意谓李氏堪为楷模,以辨友之损益。

【补充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北游燕赵期间。钜鹿:县名,唐时属河北道邢州,今属河北省。少府:县尉的别称。②籍籍:形容声名显盛。③神仙:用梅福事。此指李少府。薄宦:卑微的官职。有时用为谦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李少府的“薄宦”与其“时誉籍籍”形成对比,突出李少府的声名卓著。
B.尾联中“神仙”指李少府。诗人以此称之,包含着对李少府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C.“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D.全诗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的真挚情意,风格不同于其边塞诗的雄壮浑厚。
2.请结合诗歌的中间两联,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点。
2019-04-25更新 | 1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