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白(701-76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6 题号:2209701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与“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两句分别从空间与时间范畴开篇。
B.“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这一句,短句连用,在充满口语化色彩和浓烈的生活场景中,表现了诗人豪迈之情。
C.“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诗人采用夸张、比喻、用典等表现手法,渲染了宴饮的欢畅及个人怀才不遇的悲愤。
D.整首诗歌感情奔放起伏,在悲喜、愤激、狂放的转换之后,以“万古愁”作结并且巧妙地呼应篇首,大开大合,极具感染力。
2.本诗情感丰富,兼具哲理。请结合第一节简要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知识点】 李白(701-762)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浦歌十七首(其一)

李白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注]①李白怀着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时写下此诗,此时李白因受谗言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此前,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坐大成势,已成朝廷隐患。②秋浦,地名,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区西。③侬,人称代词,我。④扬州,走水路而北上长安的必经之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浦长似秋”写秋浦老是像秋天的样子,自然引出下句“萧条使人愁”。
B.诗人感受到秋天的萧条,再写愁怀,顺理成章,读来顿生冷落、寂寥之感。
C.诗人登上大楼山,站在山顶,向西眺望长安,只见长江之水滚滚东流。
D.“汝意忆侬不”,诗人把江水比喻为人,与他对话,问他是否还记得自己。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的含意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
2021-12-21更新 | 12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上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下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看来,诗人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
B.首联下句中的“带露浓”,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C.颔联诗人写自己在林间小路上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却没有听到道院打钟的声音传来。
D.本诗含蓄蕴藉,比如用“时见鹿”反衬不见人,因为鹿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以“不闻钟”暗示道士化缘去了。
E.尾联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正面写出了“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 动作寄写出了“不遇”道士的惆怅。
2.颈联中的“分”“挂”的使用,妙在何处?
2018-03-03更新 | 15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关山月①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B.“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C.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
D.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归”对举,“望边色”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
2020-02-24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