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房玄龄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2209784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大将军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节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材料二:

何充,字次道,庐江人。丞相王导妻之姊子,故少与导善,早历显官,明帝亦友昵之。成帝即位,迁给事黄门侍郎。平苏峻乱,迁东阳太守。在郡甚有德政,王导、庾亮并言于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由是加吏部尚书。及导薨,转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参录尚书事。庾冰兄弟以舅氏辅王室,权侔人主,虑易世之后,戚属转疏,将为外物所攻,谋立康帝,即帝母弟也。每说帝以国有强敌,宜须长君,帝从之。充建议曰:“父子相传,先王旧典,忽妄改易,惧非长计。故武王不授圣弟,即其义也。昔汉景亦欲传祚梁王,朝臣咸以为亏乱典制,据而弗听。今琅邪践阼,如孺子何?社稷宗庙将其危乎!”冰等不从。既而康帝立,帝临轩,冰、充侍坐。帝曰:“朕嗣鸿业,二君之力也。”充对曰:“陛下龙飞,臣冰之力也。若如臣议,不睹升平之世。”帝有惭色。建元初,出为骠骑将军,假节,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以避诸庾。俄而帝疾笃,冰、翼意在简文帝,而充建议立皇太子,奏可。及帝崩,充奉遗旨,便立太子,是为穆帝,冰、翼甚恨之。充居宰相,强力有器局,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凡所选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此重之。然性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百数,糜费巨亿而不吝也。于时郗愔及弟昙奉天师道,而充与弟准崇信释氏,谢万讥之云:“二郗谄于道,二何佞于佛。”永和二年,时年五十五,赠司空,谥曰文穆。

(节选自《晋书·何充传》)

【注】康帝,即后来的晋康帝,当时身份是琅邪王。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凡所选A用B皆以功臣C为先D不以私恩E树亲戚F谈者G以此H重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狼籍,文中指名声不好,与《赤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的“狼籍”意思不同。
B.稍,即“逐渐”的意思,与《登泰山记》“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的“稍”意思相同。
C.临,指执掌,与《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临”意思不同。
D.卒,在这里指去世。按照古代礼制,士死谓之“卒”,大夫死谓之“不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王敦特意在众人面前夸赞担任庐江太守的哥哥王含政绩斐然、广受赞誉,作为下级的何充对此却持有异议。
B.何充在东阳太守任上有很多有益于百姓的政治措施和成就,颇受王导和庾亮的赏识,在二人力荐之下,得到提拔重用。
C.外戚庾冰兄弟权倾朝野,为了继续保有自己的地位,他们希望让太后的弟弟康帝即位,并最终实现了这一目标。
D.何充担任宰相,才能度量出众,一心为公,正直无私,深受人们赞誉,但又笃信佛教,花费无度,受到时人讥讽。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说帝以国有强敌,宜须长君,帝从之。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后世评价何充“抗直不谄”,文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华谭,字令思,广陵人也。太康中,刺史嵇绍举谭秀才。同郡刘颂时为廷尉见之叹息曰:“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博士王济于众中嘲之曰:“五府初开,群公辟命,采英奇于仄陋,拔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人,亡国之余,有何秀异而应斯举?”谭答曰:“秀异固产于方外,不出于中城也。是以明珠文贝,生于江、郁之滨;夜光之璞,出乎荆、蓝之下。故以人求之,文王生于东夷、大禹生于西羌。子弗闻乎?昔武王克商,迁殷颂民于洛邑,诸君得非其苗裔乎?”济又曰:“夫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至于君臣失位,国亡无主,凡在冠带,将何所取哉!”答曰:“吁!存亡有运,兴衰有期,天之所废、人不能支。徐偃修仁义而失国,仲尼逐鲁而逼齐,段干偃息而成名,谅否泰有时,曷人力之所能哉!”济甚礼之。寻除郎中,迁太子舍人、本国中正。以母忧去职。服阕,为鄄城令,过濮水,作《庄子赞》以示功曹。而廷掾张延为作答教,其文甚美。谭异而荐之,遂见升擢。

及谭为庐江,延已为淮陵太守。又举寒族周访为孝廉,访果立功名,时以谭为知人。寻除尚书郎。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甚有政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时石冰之党陆圭等屯据诸县,谭遣司马褚敦讨平之。

又遣别军击冰都督孟徐,获其骁率。以功封都亭候,食邑千户,赐绢千匹。又在郡政严,而与上司多忤。扬州刺史刘陶素与谭不善,因法收谭,下寿阳狱。镇东将军周馥与谭素相亲善,理而出之。后为纪瞻所荐,而为顾荣所止遏,遂数年不得调。

(节选自《晋书·华谭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甚有的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
B.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甚有政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
C.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甚有政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
D.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甚有政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岩穴,山洞,代指隐士居所。人们常用“岩栖穴处”指隐居,用“岩穴之士”指隐士。
B.荆、蓝,荆山和蓝田山的并称。荆山相传是卞和得玉璞之地,蓝田山因产蓝田玉而闻名。
C.母忧,母亲的丧事。“忧”在这里特指父母丧事,父亲的丧事称父忧,母亲的丧事称母忧。
D.寒族,也称“寒门”“庶族”,魏晋时期官员选拔实行察举制,寒族有了阶层跃迁的机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谭才华优异,尤为能言巧辩。他被嵇绍推举为秀才,受到刘颂赞叹,也被王济大加嘲讽和责难,他应答机敏,最终赢得对方尊敬。
B.华谭识才爱才,乐于推举后进。属吏张延和寒族周访,皆因文采出众、德行卓异而得到他的举荐,终建立功名,他也得到时人认可。
C.华谭为政有方,兼具军事才能。对饱受战乱和饥荒之苦的百姓,他善加抚恤;对盘踞作乱的石冰党羽,他调遣军队讨伐,立下大功。
D.华谭受人排挤,导致仕途不顺。他治理严苛,多次忤逆上级官员,被刘陶依据律法拘捕下狱;出狱后得人举荐,又被顾荣从中阻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同郡刘颂时为廷尉,见之叹息曰:“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
(2)昔武王克商,迁殷顽民于洛邑,诸君得非其苗裔乎?
2021-07-08更新 | 4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抱朴子①者,姓葛,名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其先葛天氏,盖古之有天下者也。后降为列国,因以为姓焉。

洪者,君之第三子也。生晚,为二亲所娇饶,不早见督以书史。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失庭训。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垄。又累遭兵火,先人典籍荡尽,农隙之暇无所读。乃负笈徒步行借,又卒于一家,少得全部之书。益破功日,伐薪卖之,以给纸笔。昼就营田园,夜柴火写书。坐此之故,不得早涉艺文。常乏纸,每所写,反覆有字,人鲜能读也。

洪之为人也,性钝口讷,形貌丑陋,而终不辩自矜饰也。冠履垢弊,衣或褴褛,而或不耻焉。俗之服用,俄而屡改,或忽广领而大带,或促身而修袖,或长裾曳地,或短不蔽脚。洪期于守常,不随世变。言则率实,杜绝嘲戏,不得其人,终日默然。邦人咸称之为抱朴之士。是以洪著书因以自号焉。

洪禀性厄赢②,兼之多疾,贫无车马,不堪行,行亦性所不好。又患弊俗舍本逐末交游过差故遂抚笔闲居守静荜门而无趋从之所。至于权豪之徒,虽在密迹,莫或相识焉。

衣不辟寒,室不免漏,食不充虚,名不出户,不能忧也。贫无僮仆,篱落顿决,荆棘丛于庭宇,蓬莠塞乎阶靄,披榛出门,排草入室。论者以为意远忽近,而不恕其乏役也。

洪自有识以逮将老,口不及人之非,不说人之私,乃自然也。虽仆竖有其所短所羞之事,不以戏之也。未尝论评人物优劣,不喜诃谴人交之好恶。或为尊长所逼问,辞不获已,论人也,则独举彼体中之胜事而已;其论文也,则撮其所得之佳者,而不指摘其病累,故无毁誉之怨。

贵人时或问官吏、民甲乙何如。其清高闲能者,洪指说其快事;其贪暴暗塞者,对以偶不识悉。洪由此颇见讥贵,以顾护太多,不能明辩臧,使皂白区分,而洪终不敢改也。

(选自《抱朴子外篇·自叙》)

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赜③,析理入微。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视其颜色如生。时年八十一。

(选自《晋书·葛洪传》)

[注]①抱朴子:葛洪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抱朴子》是其代表作。该书分内、外两篇。该书将神仙道教理论与儒家纲常名教相联系,开融合儒、道两家哲学思想体系之先河。②尪(wāng)羸:瘦弱。③赜(zé白):深奥、玄妙。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失庭训                                          夙:早
B.邦人咸称之为“抱朴之士”               故:因此
C.贫无车马,不堪                         徒:空手
D.不能明辩臧                                 否:坏、恶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夜柴火写书                                身翼蔽沛公
B.虽在密迹,莫或相识焉               臣所以去亲戚事君者
C.未尝论评人物优劣                      不知东方既白
D.论人也                                      孰能讥之乎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又患弊俗/舍本逐末交游/过差故遂抚笔/闲居守静荜门/而无趋从之所
B.又患弊俗舍本逐末/交游过差故/遂抚笔闲居守静/荜门而无趋/从之所
C.又患弊俗/舍本逐末/交游过差/故遂抚笔闲居守静荜门/而无趋从之所
D.又患弊俗舍本逐末/交游过差/故遂抚笔闲居/守静荜门/而无趋从之所
4.“抱朴”就是怀抱纯朴,下面葛洪的性格、经历及行为完全符合“抱朴”的一组是(     
①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夙失庭训。             ②性钝口讷,形貌丑陋。
③言则率实,杜绝嘲戏,不得其人,终日默然。④衣不辟寒,室不免漏,食不充虚,名不出户,不能忧也。
⑤论者以为意远忽近,而不恕其乏役也。        ⑥口不及人之非,不说人之私,乃自然也。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D.③④⑤
5.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葛洪少年时丧父,家境渐贫,在艰苦的环境下,勤学苦读,卓有成就。
B.葛洪因为长相丑陋、内向自卑、不修边幅,因而经常足不出户,很少与人来往。
C.作者在自叙自己的住所之简陋、生活之贫困时,看似夸张,实则反映出其淡泊宁静的处事态度。
D.葛洪一生著述颇丰,安然离世时享年81岁。
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洪者,君之第三子也。生晚,为二亲所娇饶,不早见督以书史。
(2)常乏纸,每所写,反覆有字,人鲜能读也。
2023-05-06更新 | 11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麹允,金城人也。与游氏世为豪族,西州为之语曰:“麹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洛阳倾覆,阎鼎等立秦王为皇太子于长安,鼎总摄百揆。允心害鼎功,且规权势,乃与冯翊太守纬等攻鼎,走之。会雍州刺史贾疋为屠各所杀,允代其任。愍帝即尊位,以允为尚书左仆射、持节、西戎校尉、录尚书事,雍州如故。时刘曜、殷凯、赵染数万众逼长安,允击破之,擒凯于阵。曜复攻北地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次青白城以救之曜闻而转寇上郡允军灵武以兵弱不敢进曜后复围北地太守麹昌遣使求救允率步骑赴之。去城数十里,群贼绕城放火,烟尘蔽天,纵反间诈允曰:“郡城已陷,焚烧向尽,无及矣。”允信之,众惧而溃。后数日,麹昌突围赴长安,北地遂陷。允性仁厚,无威断,吴皮、王隐之徒,无赖凶人,皆加重爵,新平太守竺恢,始平太守杨像、扶风太守竺爽、安定太守焦嵩,皆征镇杖节,加侍中、常侍,村坞主帅小者,犹假银青、将军之号,欲以抚结众心。然诸将骄恣,恩不及下,人情颇离,由是羌因此跋扈,关中淆乱。刘曜复攻长安,百姓饥甚,死者太半。久之,城中窘逼,帝将出降,叹曰:“误我事者,麹、索二公也。”帝至平阳,为刘聪所幽辱,允伏地号哭不能起。聪大怒,幽之于狱,允发愤自杀。聪嘉其忠烈,赠车骑将军,节愍侯。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麹允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曜复攻北地/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次青白城以救之/曜闻而转寇上郡/允军灵武/以兵弱不敢进/曜后复围北地/太守麹昌遣使求救允/率步骑赴之
B.曜复攻北地/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次青白城以救之/曜闻而转寇上郡/允军灵武/以兵弱不敢进/曜后复围北地/太守麹昌遣使求救/允率步骑赴之
C.曜复攻北地/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次青白城以救之/曜闻而转寇上郡允军/灵武以兵弱不敢进/曜后复围北地/太守麹昌遣使求救/允率步骑赴之
D.曜复攻北地/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次青白城以救之/曜闻而转寇上郡允军/灵武以兵弱不敢进/曜后复围北地/太守麹昌遣使求救允/率步骑赴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太子,即太子,一般指预定继承帝位的皇子,秦汉时也指诸侯王国的预定继承者。
B.持节,指官员或使臣外出时持有皇帝授与的标志威权的节杖,后逐渐演变成官职名。
C.胡,古代泛指居住西北部的少数民族,《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中“胡”指匈奴。
D.谥,帝王、大臣等有特殊地位者死后所获评价性称号,麹允之谥“节愍”含赞美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麹允出身豪族。当地歌谣说他家牛羊数不清,宅邸大门漆朱、墙壁漆青,富贵逼人;晋愍帝即位前,麴允已经官至雍州刺史。
B.麹允颇有战功。晋愍帝即位不久,敌将刘曜、殷凯、赵染等人率军进攻西晋京师长安,麹允击败他们并在战场上活捉殷凯。
C.麹允仁厚但缺乏威断,希望用高官重爵团结属将,但他不辨人物贤否,恩惠不及一般士兵,结果事与愿违,终致关中大乱。
D.麹允忠于帝室。长安难以坚守,晋愍帝出降受辱,被押至平阳幽禁,麹允伏地痛哭不起触怒刘聪,被关进监狱,含恨自杀。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允心害鼎功,且规权势,乃与冯翊太守纬等攻鼎,走之。
(2)纵反间诈允曰:“郡城已陷,焚烧向尽,无及矣。”
2021-12-11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