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2213875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避地过雷霹滩

邓肃

门前又见马如流,兵革缤纷几日休。

岭似车盘方税驾,滩如雷霹更行舟,

豺狼敢侮乾坤大?江海徒深虮虱忧。

安得将坛登李郭,挽回羲御照神州。

[注]①避地:迁到安全地方以避灾祸。金兵入侵,汴京沦陷,诗人随逃难人群至雷霹滩。②税驾:解开车驾,指停车休息。③李郭:唐代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李光弼、郭子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起笔描述门前的车马如水奔流,“又”字写出战乱之频,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B.颔联以“方”“更”二字,写出路经车盘岭,稍事休息后又换船行进的仓皇之状。
C.诗人善于设喻,“豺狼”喻指入侵金兵,“虮虱”喻指朝中皇帝身边的奸邪小人。
D.诗人期望自己能够像李、郭一样得到朝廷重用,重整山河,挽回北宋覆亡的败局。
2.杨载在《诗法家数》云:“颈联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请简要分析本诗颈联是如何“变化”的。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将进酒

陆游

我欲挽住北斗杓,常指苍龙无动摇。春风日夜吹草木,只有荣盛无时凋。

我欲划断日行道,阳乌当空月杲杲。非惟四海常不夜,亦使人生失衰老。

如山积麴高崔嵬,大江酿作蒲萄醅。颓然一醉三千杯,借问白发何从来。

【注】①此诗写于南宋庆元三年。时宁宗在位,韩侂胄为相,权倾朝野。作者已75岁(biāo):北斗星斗柄部分。③苍龙:星宿四象之一。北斗星柄指向苍龙时为春季。④杲杲:明亮的样子。⑤积麴():堆积的酒麴。麴,酒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诗人展开想象,想要拉住北斗常指苍龙,使天地长春
B.中间四句写诗人想要日月同辉四海永昼,是因为他惋惜人生之半沦为黑夜,没有更多时间行乐。
C.末四句与李白《将进酒》的末四句颇为相似,都以一种狂放不羁的酣饮来表达貌似旷达实则悲愁的情感。
D.全诗诗人借助夸张手法和非同凡俗的想象力来抒情达意,全诗情感自然流露,真切动人。

(2)诗歌末尾“颓然一醉三千杯,借问白发何从来”一句传达无限感慨。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诗人“白发何从来”。
2024-04-05更新 | 1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① 姜夔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②,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③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④。问当时依依种柳⑤,至今在否?


注:①姜夔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韵脚填写本词。②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相传孙权曾据其上与刘备共商抗曹大计。③使君:指辛弃疾。④金鼓:出征的队伍。⑤依依种柳:《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北伐看到自己任琅琊太守时种的柳树,都已十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由楼前风景开篇,点出英雄遗迹,写江山依旧,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已经作古。
B.“数骑”三句与辛词同位句“舞榭”三句表意略同,都寄寓了江山寂寞、时势消沉之意。
C.下片“楼外”三句,词人采用远近结合的手法,点明京口的重要性,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D.全词慷慨激昂,笔力雄健,虽刻意效法辛词的风格,却也突显了词人清刚、疏宕的特色。
2.本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2022-03-30更新 | 54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品茗

苻旻

匆匆旧年随风尽,迢迢老友馈茗珍。

汤沏紫砂叶逸宕,烟腾绿波香氤氲。

松涛山岚景归梦,水光云影春入襟。

卧石眠云饮幽寂,翘首虚席跂望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品茗的缘起。“匆匆”突出时光流逝,“迢迢”则从情谊层面突出茗之珍贵,为全诗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B.三、四句写沏茶的过程,主要描写了茶具,茶叶,茶汤,还有杯中飘出的热气以及茶的香味,意象丰富,色彩鲜明,意境雅致。
C.中间两联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之茗,虚品内心之味,通过想象将无形之美妙化为有形之山水,从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四个方面,由外到内,具体描写品茗的过程及感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D.五、六两句中“归”“入”两个动词运用精当,将虚景写得真切生动,仿佛就在眼前,就在胸中;同时也突出了因品茗而浮现在眼前的春景的生机和活力。
2.作者从“茗珍”中品出了什么?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2-09-20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