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论说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6 题号:2218036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农时,其可得乎?”王跬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之。然在初则,终之实难。伏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贞观十六年,太宗以天下粟价率计斗值五钱,其尤贱处,计斗值三钱,因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但令天下皆然,朕不听管弦,不从畋猎,乐在其中矣!”

(节选自《贞观政要·论务农》)

1.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既属丰稔A若斯B朕C为亿兆人D父母E唯欲躬F务俭约G必不H辄为奢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夺农时”的“夺”意为“耽误”,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夺”含义不同。
B.“害于百姓”与《赤壁赋》中的“徘徊于斗牛之间”句式相同。
C.“知所以易之”中的“易”为意动用法,意为“认为容易”;“然在初则易”中的“易”意为“容易”。
D.乡闾,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皇帝认为守住国本就应该施政以简,不能屡兴兵戈土木,强调为人君必须深加克制、节欲抑情。
B.太宗皇帝善纳雅言。王畦认为做事始易终难,君主安民宁国的举措应该慎始敬终,太宗对此十分赞同。
C.太宗皇帝重视民生。蝗灾肆虐,为了天下百姓的利益,他甘愿冒着感染疾病的风险吞食蝗虫,代民受过。
D.太宗皇帝认为民为国之本,若谷贱伤农,必然导致财富大量流失,从而动摇国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
(2)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
5.太宗皇帝使天下人富贵的举措是什么?请分条概述。
【知识点】 论说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宫子谓西门子曰:朕与子并世也,而人子达;并族也,而人子敬;并貌也,而人子爱;并言也,而人子庸;并行也,而人子诚;并仕也,而人子贵;并农也,而人子富;并商也,而人子利。朕则裋褐,食则粢粝,居则蓬室,出则徒行。子衣则文锦,食则粱肉,居则连欐,出则结驷。在家熙然有弃朕之心,在朝谔然有敖朕之色。请谒不及相,遨游不同行,固有年矣,子自以德过朕邪?西门子曰:予无以知其实。汝造事而穷,予造事而达,此厚薄之验欤?而皆谓与予并,汝之颜厚矣。北宫子无以应自失而归中途遇东郭先生先生曰汝奚往而反,踽踽而步,有深愧之色邪?北宫子言其状。东郭先生曰:吾将舍汝之愧,与汝更之西门氏而问之。曰:汝奚辱北宫子之深乎?固且言之。西门子曰:北宫子言世族、年貌、言行与予并,而贱贵、贫富与予异。予之曰:‘予无以知其实。汝造事而穷,予造事而达,此将厚薄之验欤?而皆谓与予并,汝之颜厚矣。’东郭先生曰:汝之言厚薄不过言才德之差,吾之言厚薄异于是矣。夫北宫子厚于德,薄于命;汝厚于命,薄于德。汝之达,非智得也;北宫子之穷,非愚失也。皆天也,非人也。而汝以命厚自,北宫子以德厚自愧,皆不识夫固然之理矣。西门子曰:先生止矣!予不敢复言。北宫子既归,衣其裋褐,有狐貉之温;进其茙菽,有稻粱之味;庇其蓬室,若广厦之荫;乘其筚辂,若文轩之饰。终身逌然【注】,不知荣辱之在彼也,在我也。东郭先生闻之曰:北宫子之寐久矣,一言而能寤,易悟也哉!

材料二:

力谓命曰:之功奚若我哉?命曰:汝奚功于物而欲比朕?力曰:寿夭、穷达、贵贱、贫富,我力之所能也。命曰: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颜渊之才不出众人之下,而寿四八。仲尼之德不出诸侯之下,而困于陈、蔡;殷纣之行不出三仁之上,而居君位。季札无爵于吴,田恒专有齐国。夷、齐饿于首阳,季氏富于展禽。若是汝力之所能,奈何穷圣而达逆,贱贤而贵愚,贫善而富恶邪?

(以上材料节选自《列子·力命》,有删改)

【注】逌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北宫子A无B以应C自失而D归E中途F遇G东郭先生H先生曰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衣,指穿,与成语“锦衣玉食”中的“衣”意思不同。
B.语,文中的意思是“告诉”,与《苏武传》中“以状语武”的“语”意思相同。
C.矜,指夸耀,与《陈情表》“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矜”意思相同。
D.若,代词,你,与《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的“若”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宫子觉得自己与西门子的家族、言行等都相同,但两人的地位、财富却大不相同,起初北宫子心里很是不平。
B.西门子认为自己做事总是顺利,而北宫子做事总是不顺利,这就是厚薄不同的证明,因此不能说两人是相同的。
C.东郭先生理智而通脱。在他看来,北宫子仁德厚、命运薄,而西门子命运厚、仁德薄,北宫子不必自觉惭愧。
D.材料一与《愚公移山》都选自《列子》,两则故事都反映了人对命运的态度,其中,愚公与东郭先生观点相同。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奚辱北宫子之深乎?固且言之。
(2)奈何穷圣而达逆,贱贤而贵愚,贫善而富恶邪?
5.北宫子悟到了什么?你认同他悟到的道理吗?为什么?
2024-05-28更新 | 4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救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三: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

(节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1.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纵不能增A益B德行C敦厉D风俗E犹为F一艺G得H以自资。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焉,兼词,相当于“于此”,与下文“蛟龙生焉”“圣心备焉”中的“焉”用法相同。
B.爪牙,指动物的爪脚和牙齿,也比喻卫士、武臣,现在常用来喻指坏人的党羽。
C.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
D.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与《师说》中“六艺”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巧妙设喻,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两两对举,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
B.材料二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肯定地指出圣与愚的分界就在于是否从师而学。
C.材料二用“久矣”表达了作者对师道现状非常痛心,“惑矣”则表达了对耻于从师行为的批判。
D.材料三指出读书是广交朋友、见多识广的重要方法,只是很多人耽于空想,没有落实到行动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5.三段材料论述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概括。
2024-02-21更新 | 4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长松、文梓、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困有余。公输盘屈,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选自《墨子·公输》)

【注】①争:劝谏。②守圉:守卫。圉:通“御”,抵挡。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B.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C.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D.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墨子,前一个“子”指先生,是学生尊称墨子;后一个“子”是尊称男子。
B.“公输盘不说”与“客得之,以说吴王”(《五石之瓠》)中的“说”词性、用法和含义均相同。
C.再拜,指拜两次,与“再拜献大王足下”(《鸿门宴》)中的“再拜”含义相同。
D.“臣以攻宋也”中的“攻”与“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兼爱》)的“攻” 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对公输盘说有一个人欺侮他,希望借助公输盘的力量杀了那个人,并愿奉上十金,公输盘拒绝并说自己坚守道义坚决不杀人。
B.墨子批评公输盘说,既然他崇尚仁义不肯帮自己杀人,那么他将要用制造的云梯攻打无罪的宋国而杀死很多人,就是不明事理。
C.墨子见了楚王后,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引发楚王对患有偷窃病之人的批判,然后将楚王同这个人进行比较,引发了楚王的反思。
D.墨子与公输盘模拟攻和守,公输盘方法用尽,墨子的抵御器械还绰绰有余。墨子警告对方即使杀死自己也无用,因为自己的学生已做好准备。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2)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
2023-09-02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