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左丘明(前556-前451)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1 题号:2229996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宗老曰:“夫子属之。”子木曰:“不然。夫子承楚国之政,其法刑在民心而藏在王府,上之可以比先王,下之可以训后世,虽楚国,诸侯莫不誉。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筑豆、脯醯则上下共之。不羞珍异,不陈侈。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国之典。”遂不用,

(节选自《国语》)

材料二:

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君子曰:“违而道。”唐柳宗元非之曰:“屈子以礼之末,忍绝其父将死之言。且《礼》有‘斋之日,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子木去芰,安得为道?”甚矣,柳子之陋也。子木,楚卿之贤者也。夫岂不知为人子之道,事死如事生,况于将死丁宁之言,弃而不用,人情之所忍乎!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夺其情也。曾子有疾,称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孟僖子卒,使其子学礼于仲尼;管仲病,劝桓公去三竖。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今赫赫楚国,若敖氏之贤,闻于诸侯,身为正卿,死不在民,而口腹忧,其为陋亦甚矣。使子木行之,国人诵之,太史书之,天下后世不知夫子之贤,而唯陋是闻,子木其忍为此乎?故曰:是必有大不忍者而夺其情也。然《礼》之所谓“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此言人子追思之道也。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母没而不能执母之器,皆人子之情自然也,岂待父母之命耶?今荐芰之事,若出于子则可,自其父命,则为陋耳。岂可以饮食之故而成父莫大之陋乎!曾子寝疾,曾元难于易箦。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若以柳子之言为然是曾元为孝子而曾子顾礼之末易箦于病革之中为不仁之甚也

(节选自苏轼《屈到嗜芰论》,有删改)

【注】①芰:菱角。②祥:丧祭名,此处指父母死后十三个月的祭祀。③屈建:字子木,屈到之子,春秋时楚国令尹。④若敖氏:春秋时楚国的芈姓家族,屈到和屈建都是该家族成员。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若以柳子之言A为然B是C曾元为孝子D而曾子顾礼之末易箦E于病革之中F为不仁之G甚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没有,与《烛之武退秦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微”词义相同。
B.庶,众多,与《陈情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的“庶”词义不相同。
C.训,教诲、教导,与成语“不足为训”的“训”词义相同。
D.是,宾语前置句的标志,与《归去来兮辞并序》“觉今是而昨非”的“是”用法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建最终没有使用菱角祭祀自己的父亲,他认为这种做法有悖于祭祀的典礼。
B.曾子、孟僖子、管仲这几位君子,虽然追求不同,但都重视大义,不偏爱自己。
C.《礼记》中提到斋戒时要想着死者生前喜爱之物,苏轼认为这是说子女追思父母的方式。
D.曾子卧病,他的儿子曾元对更换竹席感到为难,因此柳宗元认为曾元是孝顺的。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
(2)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5.柳宗元和苏轼对“屈建去芰”各有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文本加以解说。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谁不知?”公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①,尔墓木拱矣。”

蹇叔之子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②。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于周,遇之。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③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④,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崤之战》)


【注释】①中寿,指一般人的寿命,这里的意思是“如果你只活到一般人的寿命”。
②超乘:刚一下车又跳上车去。按照礼,诸侯军队路过周天子的城门,一定要脱下铠甲、收束好兵器、小步快走。秦军只是行了脱帽礼,已是无礼,又有很多士兵刚一下车又跳上车去,就更加无礼而轻狂了。
③吾子:这里是古时候对别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④不腆敝邑,即敝邑不腆。腆,富裕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                  管,钥匙
②穆公访蹇叔                                诸,兼词,之于
③公焉,召孟明、西乞、白乙        辞,告辞
④蹇叔之子                                与,和
⑤无礼则                                      脱,散漫,纪律不严明
⑥郑商人弦高将于周                      市,买
⑦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秣马矣        兵,兵器
⑧吾子久于敝邑                            淹,淹留,停留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①②⑦⑧D.①④⑤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行千里,谁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
B.尔墓木拱矣厚,君之薄也
C.乘韦先,牛十二,犒师使工药淬之
D.秦师轻无礼∕余亦悔其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下列特殊句式和“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尔何知B.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C.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D.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2021-08-01更新 | 4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选文一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④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左传》)

选文二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庄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行李之往来   (2)欲其西封   (3)刀而藏之   (4)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2021-08-25更新 | 4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二年,晋公子重耳出亡卜适齐楚狐偃曰夫齐楚道远不可以困往若以偃之虑其狄乎夫狄近晋走而易达乃遂之狄。公子在狄十二年,狐偃曰:“初,吾不齐楚,避其远也。蓄力一纪,可以远矣。齐侯长矣,而欲亲晋。”众皆以为然。乃行,过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举块而与之,公子怒,将鞭之。子犯曰:“天赐也。民以土服,又何求焉!天事必象,必获此土。二三子志之。”再拜稽首,受而载之。遂适齐。齐侯妻之,甚善焉。有马二十,将死于齐而已矣。曰:“民生安乐,谁知其他?”齐姜氏曰:“齐国之政败矣,晋之无道久矣,时日及矣,公子几矣。君国可以济百姓,而释之者,非人也。败不可处,时不可失,怀不可从,子必速行。”公子弗听。姜与子犯谋,醉而载之以行。醒,以戈逐子犯,曰:“若无所济,吾食舅氏之肉,其知餍乎!”遂行。过卫,卫文公有邢、狄之虞,不能礼焉。过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曰:“若不礼焉,则请杀之。”公弗听。遂如楚,楚成王以周礼享之。既飨,楚子问于公子曰:“子若克复晋国,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复晋国,晋、楚治兵,会于中原,其避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秦伯召公子于楚,楚子厚币以送公子于秦。秦伯归女五人,怀嬴与焉。公子使奉匜沃盥,既而挥之。嬴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囚命。秦伯见公子曰:“公子有辱,寡人之罪也。唯命是听。”十月,晋惠公卒。十二月,秦伯纳公子济河归晋。辛丑,秦、晋大夫盟于郇。

(节选自《国语·晋语》)


【注】①象:征兆。②橐鞬:箭囊弓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晋公子重耳出亡/卜适齐楚/狐偃曰/夫齐楚道远/不可以困/往若以偃之虑/其狄乎/夫狄近/晋走而易达/
B.晋公子重耳出/亡卜适齐楚/狐偃曰/夫齐楚道远/不可以困往/若以偃之虑/其狄乎/夫狄近/晋走而易达/
C.晋公子重耳出亡/卜适齐楚/狐偃曰/夫齐楚道远/不可以困往/若以偃之虑/其狄乎/夫狄近晋/走而易达/
D.晋公子重耳出/亡卜适齐楚/狐偃曰/夫齐楚道远/不可以困/往若以偃之虑/其狄乎/夫狄近晋/走而易达/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适,往,到。它和《孔雀东南飞》中“始适还家门”中的“适”意义用法相同。
B.再拜,指拜两次。这和《鸿门宴》中张良所说“再拜献大王足下”的意思一致。
C.乘,古代一车四马叫“一乘”。文中的“有马二十乘”意即二十辆车、八十匹马。
D.三舍,九十里。古时行军三十里则驻扎,日行三十里则一宿,故三十里为一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子重耳在狄国流亡了十二年,狐偃认为这时已经具备了远行的条件,建议到齐国去寻求机会。
B.路过五鹿时,农夫拿土块给公子重耳,子犯不以为忤,说这是上天的恩赐,是夺得政权的征兆。
C.公子重耳到齐国后,贪图安逸,想要老死于齐国,齐姜氏深明大义,极力劝说他马上离开齐国。
D.公子重耳到秦国后,秦伯送给他五个婢女,其中包括自己的女儿,并护送他渡过黄河回到晋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无所济,吾食舅氏之肉,其知餍乎!
②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5.文中哪些情节和《烛之武退秦师》有关联?请简要概括。
2023-01-25更新 | 1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