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汇 > 一般词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8 题号:22322568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的创新融合一直是央视春晚的一大亮点。今年春晚同样坚持传统根脉与当代律动的结合,一方面从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养分,一方面努力为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活力。创意年俗秀《别开生面》通过TD交互技术与投影技术使非遗面食表演与舞蹈表演同框,画面极具新意与趣味。节目编排巧妙地将方言与各地美食结合呈现。舞台上不仅有众多明星以家乡话出场,令人(       )亲切,创作者更邀扯面师傅等普通劳动者现场制作(       )的美食,在展现文化底蕴的同时,热闹欢快的情绪自然累积,与春节氛围紧密贴合。

时光流转,今年春晚特地“请”唐代诗人李白再来看看“今日长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当“李白”在节日灯火中再次吟诵起熟悉的诗句,华夏儿女也在那一刻完成了穿越千年光阴的又一次相见。陕派说唱抑扬顿挫、创意舞袖灵动多姿、鼓乐交响悠远绵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目最后,众多文艺名家朗诵流传千古的诗篇,使观众仿佛能听见那些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音符,感受到中华诗歌不朽的魅力。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融入       倍感       饕餮盛宴
B.融入       备感       热气腾腾
C.注入       备感       饕餮盛宴
D.注入       倍感       热气腾腾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山河诗长安》让观众沉浸在古韵盎然的诗词世界,更是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实现了一次古今文化的深度交融与碰撞。
B.《山河诗长安》不仅让观众沉浸在古韵盎然的诗词世界,更是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实现了一次古今文化的深度交融与碰撞。
C.《山河诗长安》不仅让观众沉浸在古韵盎然的诗词世界,更是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实现了一次古今文化的深度碰撞与交融。
D.不仅《山河诗长安》让观众沉浸在古韵盎然的诗词世界,更是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实现了一次古今文化的深度碰撞与交融。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进酒》是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七言歌行。
B.“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李白曾写过《蜀道难》《蜀相》《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
C.选文中“陕派”的“陕”泛指贾平凹散文《秦腔》中“八百里秦川这片土地”。
D.《山河诗长安》中“长安”与《琵琶行》诗中琵琶女“自言本是京城女”的“京城”所指相同。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身处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信息,光是__       __浅阅读远远不够。 能够引发读者思考的深度阅读,与研究学习探索辨析、欣赏品鉴等密切相关,(             )。 对此,作家们往往采取截然不同的阅读方式,以接近深读状态。比如,王安忆每天浏览十万字不在话下,笑谈自己“泡在文字里才能喂饱”;毕飞宇则以“把玩古董”的_         __细读作品妙处,好的作品一下午品读四五页心里就“美得不行”。“我们或许可以天赋异禀地成为过目不忘的读者,却无法天生成为             的读者。领会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去感受,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方可获得。”法国作家梭罗在经典著作《瓦尔登湖》中说过,“读书需要训练,就如同运动员所接受的训练那样,而且,人们差不多要终其一生,追求这个目标”。如果说有的阅读只是为了简单的        ,那么真正的阅读“不是那种用奢逸麻痹我们、让更高贵的感官一直沉睡的阅读,而是必须踮起脚尖、用我们最警觉和清醒的时间去进行的阅读”。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领会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感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方可获得。
B.领会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享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方可获得。
C.觉察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感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方可获得。
D.觉察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享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方可获得。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阅读高质量的核心指标B.是高质量阅读的核心指标
C.核心指标是高质量的阅读D.核心指标是阅读的高质量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走马观花       心态       洞若观火       功用
B.浮光掠影       心情       明察秋毫       功利
C.走马观花       心情       明察秋毫       功用
D.浮光掠影       心态       洞若观火       功利
2020-03-12更新 | 19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2】那是怎样迷人的景色啊!暮霭沉沉下垂时,月亮尚未升起,萤火虫却已从夜帷里钻出来,就像从夜空里飘洒下来的星星,忽高忽低,忽上忽下,无声地__________着,在瓜棚、瓜园的周围飞舞起来了。当月亮升起的时候,田野就像洒了一层银粉。远远的树林,近处的田陌、沙冈,__________出一派既清晰、明亮,又空灵、柔和的景色。

我们常常结群打伙地去偷瓜,在月色里演出一幕幕喜剧、闹剧和恶作剧来。看瓜的是三老瘪——一个瘦瘦的老头儿,我们都叫他鳖三爷。偷瓜时,我们先派一个侦察兵,悄悄地溜进瓜棚,在他眯着眼打盹儿的时候,在他的鞋壳里放一把干蒺藜,然后,在瓜园小径上也_________蒺藜。一旦他发觉有人偷瓜时,跳下床铺,脚一着鞋,就被扎得_________,光着脚追我们,小径上的蒺藜又扎得他直吼直骂。叫骂声中,我们早已抱着几个甜瓜或西瓜像小狗獾似地跑远了。于是,我们就躲在河滩里,趴在草地上,尽兴地享受战利品,吃饱了,打着饱嗝,带着一种满足,一种快意,一种甜蜜,宿窝去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漂浮   表现      横眉立目
B.飘荡   表现      呲牙咧嘴
C.漂浮   呈现      横眉立目
D.飘荡   呈现      呲牙咧嘴
2.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C.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带着满足、快意和甜蜜睡觉去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3-11-19更新 | 8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词人柳永写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黄叶飘零,兰舟催发,一声声凄切的蝉鸣,竟然让人无语凝噎。

有时候它们喜欢成群结队端坐树梢,顶着明晃晃的日头叫。那鸣叫声连天接地,密密实实,杂乱而悲怆,整个世界再无其他声音了。那种肆无忌惮的鸣叫声,让人心烦意乱。是为即将消失的秋天送行,还是为它们自己即将结束的生命唱一首挽歌呢?它们已经乱了方寸,顾不得自己的形象了。一只蝉的鸣叫,还是颇有意境的。

深秋时节,每当月上柳梢头的时候,我的窗外总会有一只蝉儿鸣叫。很准时,像是跟谁有过约定。先是怯怯的、低低的,然后轻柔的,那么几声,像游丝,像花瓣轻吻微风,像一对情侣窃窃私语。

1.下列选项中,蝉声表达的意境与上文第二段中蝉声表达的意境最接近的一项是(     
A.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B.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C.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D.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2.请简要阐释文中加点的“肆无忌惮”和“乱了方寸”的含义。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如何描写蝉鸣声的?请简要分析。
2024-02-16更新 | 1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